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0-07-04 02:24李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培训

李新

摘 要:本文针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可能性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一是通过寻求校企深度合作的核心问题,对企业参与、校企深度合作可行性分析;二是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实践案例,探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产教融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改革任务。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加强政府引导、强化企业主导,将“渴求人才”的社会共识转化为“投资于人”的现实行动,既符合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也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要求。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也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势在必行,因此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

如何实现校企合作育人与共同发展是目前职业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其关键问题是企业如何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如何实现企业的主导作用,并确保其持久性,寻找出各方的核心需求,探索适合我国现代企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我们探究的方向和目标。

我们知道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等等。

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邓泽民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更具体地讲道: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职业教育教学实施、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与国外的先进职教方式等。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如何实现、怎样实现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问题。通过上述对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阐述的理解与国内职业教育现状的研究分析,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与实践。

一、寻求校企深度合作的核心,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可行性分析

首先根据我院专业特点,我们选择生产效益较好的机械制造行业进行调研。调研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四个方面:(一)在企业文化方面,被调研的所有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和职工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人文关怀,入职前要经过企业文化的培训。企业文化融入方方面面之中,对中职毕业生提出较高的要求。1、首先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2、岗前企业文化培训,企业各种规章制度、企业管理等。但对于新入职的老员工来说会出现企业文化的冲突问题。(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1、企业需要毕业就能上岗,但往往是实现不了。刚分配的毕业生对企业了解甚少,对岗位的胜任度较差,企业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进行再培训。大部分企业要进行1-3个月的培训,有的企业要6-12个月之久的培训才能够达到上岗的标准。有的培训时间更长。2、知识、技能与企业的实际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学校的教学内容相对企业的发展滞后,学生所学的部分理论与实训内容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学习的技术与企业脱轨。3、企业反映部分学生缺乏对自己的认识,缺乏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清晰规划。这导致学生缺乏奋斗目标,工作流动性大。4、学生的意志品质较差,脏苦累的工种招人比较困难。(三)校企合作方面:所调研的这些企业里,都有合作意愿,可做订单式、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培养形式等,也可以企业大师进校授课等。

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到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相差较大,而企业对人才的实用性与适用性也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通过分析,校企深度合作的核心一是企业文化易于植入与员工的塑造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的发展,各企业对企业文化和职工素质与职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传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能凝聚员工的归属感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核心需求之一,在新员工的使用方面,考虑企业文化易于植入与塑造问题,企业更希望新员工能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给企业带来新鲜血液与活力,有利于树立企业文化精神。这使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成为可能。二是学校的教学内容相对企业的发展滞后,学生所学的部分理论与实训内容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学习的技术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轨,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物力进行培训。这使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成为可能。但由于企业毕竟不是教育机构,因此,人才的培养,我们认为还应是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一起制定教学计划,而在实训方面则以企业为主导,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编写教材,选用企业综合素质好、技术过硬的骨干人员做教师,由企业提供教学环境,学校参与共同进行教育管理,让学生真正融入企业、了解企业,在企业中学到实训知识。通过上述企业调查、分析研究,校企合作势在必行,学校接受,企业愿意。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1.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参与

锦祥照明系统(大连)有限公司是奥地利独资企业,该公司2016年在我院电气与模具专业二年级学生中经过公司的笔试与面试,各选出20名学生,命名为锦祥班。这些学生两周在校學习理论知识,两周在企业进行实操学习。在人才培养方面经过多次的交流与沟通,无论是基础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整个理论课教学模式与在校其他学生是一样的,不同的是锦祥班实训课教学全部由企业完成,包括实训的教材由企业编写,教师是在企业中挑选的综合素质好、职业素养高的业务骨干、班长担任,整个实训全部在企业完成。

2.实战式培训教育落地

企业实训计划按学期实施,五个学期分成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除了学习各岗位上各种设备的使用与维修技术知识外,企业文化、企业5S管理,各种安全知识的学习与操作贯穿始终。第一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这一阶段观察了解学生的特点,以便日后的因材施教;第二阶段开始轮岗实训,采取双向选择的方法,学生有权选择岗位与培训老师,老师也可以选择学生;第三阶段深入岗位培养,定岗实训培养;第四阶段上白天班,参与大型设备的拆装与保养工作,同时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第五阶段与正式员工一样由班长也是培训老师带领完成三班倒的工作,由于夜间人手少,有时学生就会一个人面对问题,这样也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在这两年半的实训过程中,实训教材也在不断调整。为的是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实际知识,提高应变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和发展。在实训过程中,老师言传身教,用他们朴实、落地的教育,让学生们更深入的了解适应企业,也成熟懂事多了。

在即将结束的第五阶段调研中,这些学生已基本达到企业对员工的综合评价水平,技能水平100%达到预期目标,到目前为止缺少的只是实战经验,我院与锦祥照明系统(大连)有限公司合作的第一批学生已向社会交出了让企业满意的答卷。企业近期对新员工与学生做了一次综合评价,(新员工是指具有5年工作实践经验的新入职2个月员工),根据企业对员工的综合评价分析,学生在社交和方法胜任力、专业胜任力、个性胜任力、语言和其他胜任力都高于新入职员工,领导力胜任力持平,只有社交胜任力低于新员工。这个综合测评充分进一步证明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通过实践我深深感到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也从我院即将毕业的第一批锦祥班学生身上欣喜地看到我们这种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成功。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