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2020-07-04 02:24张旭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困生课堂教学教师

张旭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在它的理念的影响下,广大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的确发生了转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已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的现代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又能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但是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学习方式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只是表面化、形式化的理解其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反而影响了学习品质的提升。现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见的“六少”问题及其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少变化

正确把握能进行小组学习的教学内容,动员全员参与是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可是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地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

(1)由于不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而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由于单一方式方法的刺激,学生逐渐感到厌倦。

(2)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充斥其中,使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二、少训练

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心向和倾向性,学生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有的小组一看就知是在公开课、研讨课时临时凑合而成的,缺乏必要的训练。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正确的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冲突。

三、少讲述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由于已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或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同样由于缺乏必要的讲述,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位置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少思考

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结果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大家各说各的,互不相干。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五行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

五、少参与

学有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与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与深刻性稍逊,往往落在后面,有的甚至悄悄嬉闹,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成都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六、少调控

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基本对策:

鉴于以上诸多问题,我认为症结在于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理解,片面地、形式化地理解了合作学习。因此,在大力倡导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全面地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正确把握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但是,我们应明确,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地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实现访法方式的多样化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将所有的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

其次,要有一定的准备。小组学习成员一般控制在4—6人,由于是一个小集体、小社会,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要有一定准备和必要的训练。比如教师要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是有用的,,它是如何展开的,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等等。教师要交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对方、善于倾听对方;有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特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等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当然,这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

第三,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礎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来替代的。

第四,要正确处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好中差混合小组居多。在组成小组成员时,一些学优生处于小组荣誉考虑,会拒绝或排斥学困生,此时教师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并要激发起互相帮助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学优生凭借其优良的素质,很可能在小组中扮演着核心人物的角色,主宰整个小组。为了不使学困生变得胆小怯懦,避免学困生的被动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心。

最后,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实施这种学习方式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个成功的指导者、促进者。如具备对小组进行调控、促进等组织技能,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帮助。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长期指导,长期熏陶,长期训练,最终走向成熟,增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猜你喜欢
学困生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教师如何说课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