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孵化器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0-07-04 02:23蔺燕杨洁
科技风 2020年17期
关键词:孵化器创客产业链

蔺燕 杨洁

摘 要:孵化器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地区的孵化器如何克服筹集资金困难、区域发展不平衡、高层次人才短缺等短板,充分优化组合已有资源,提升孵化器的孵化能力和服务能力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西部孵化器建设面临的困境和问题,结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的实践,提出了以创客为核心,精准匹配产业链,从而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西部地区如何建设和发展孵化器提供了有意的探索。

关键词:孵化器;创客;产业链;生态

曼库索在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孵化器,之后出版的《企业孵化器基于全国的调查》一书给出了孵化器的定义,并对美国孵化器的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从此孵化器研究引起学术界和实践界的重视并形成共识孵化器能为创业企业提供运营环境和服务,是创业企业间的创业精神桥梁,孵化器自身及其形成的网络能给入驻企业带来增值效果。

国内孵化器建立得比较晚,相关研究也滞后于国外。国内学者们李志能、吴寿仁通过研究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孵化器建设的经验指导国内孵化器建设。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国内外企业孵化器的专著《企业孵化器——连接知识、技术与市场的桥梁》的出版使孵化器的概念不断普及。一些研究者指出国内孵化器行业经过模仿、学习、实践,正朝着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资源配置网络化、效益化、资本化等方向发展。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创新战略实施的关键,更是孵化器存在并得以发展的支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足和人文地理文化的差异,西部地区在人才引进方面极度困难,科技型人才往往会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选择创新创业条件更加优越的东部地区。在此形式之下,如何充分利用政策和已有条件,挖掘自身潜力,抓住创新创业的时代机遇,提升西部孵化器的双创水平,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亟需有效的措施和大胆的尝试。

本文在简单梳理西部孵化器所面临的困境后,着重探讨适用于孵化器生存和发展的措施。

1 西部孵化器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剖析

1.1 区域发展不平衡,专业人才匮乏

孵化器,特别是专业型的孵化器,它的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对创客的指导程度,创客往往因为自身专业的限制,对具体的创新项目不能做到全方位把握,这的就需要孵化器能够提供专业的技术、融资、政策等方方面面的指导。但是恰恰在这点上,西部地区孵化器的各类专业技能型人才都非常缺乏,各孵化器的相关人才则更是匮乏。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主要是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协调,造成原有人才的大量流失,在与东部经济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高端人才往往会选择福利待遇、基础设施更加优越的东部地区,更加不愿意来西部,这就导致高端人才的引进愈发困难,造成人才上“存量不断减少,增量微乎其微”的局面。

1.2 区域经济欠发达,创新创业融资渠道窄

在国家制定双创的决策和部署后,各地方政府的执行程度不一。政府出资是扶持孵化器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西部地区受限于其经济水平,造成创客申请政府创业资金时程序繁杂、申请资格条件过高、创业启动资金难以解决等问题。再加投资发展孵化器和推动创新创业本身就是高风险的投资,在融资中进行风险评估时,银行、风投等金融机构对创新项目的前景研判、风险控制以及投资回报等了解不深,在贷款方面的要求就会更高,这就导致西部地区孵化器项目从其他方式融资时同样受到严苛的限制。

1.3 模式照搬,缺乏本土化的创新

虽然孵化器在全国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树立了行业的品牌,但是对于西部来说孵化器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它们发展的方式通常是“现场取经”,照搬照抄发达地区先进典型的发展模式,缺少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深入了解,这样的创新就缺乏与当地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在发展中难以融入当地,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孵化器应该是各地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来的孵化器会出现“水土不服”,甚至会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累赘。

2 西部孵化器的探索与实践-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例

2.1 人是第一要素

这主要体现在创客和专业技术人才两个方面。西部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再加上述分析的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这两个方面极大的限制了孵化器在西部地区的发展,为此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把解决人的问题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办学定位,着眼于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以增强专业素养、训练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创造性人格为主脉,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牢牢把握创业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塑造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三个立足点,充分调动党政领导、教职员工和青年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深入推进创新創业教育普及化、融合化、实战化和全程化的四化并进工作,构筑搭建创业团队(社团)、创业工作室(实体公司)和创业园(创业基地)的三级实践平台。

在孵化器专业技术指导方面,依托现有各专业人才,制定出各个相关专业的技术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指导课程+专创融合课程+众创空间实战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通过对已有人才的有机重组,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专长,来尽可能为创客做好专业技术指导。

2.2 产业链打造是主题

脱离自身所处环境,照抄照搬建设的孵化器会缺乏战略规划,使得孵化器与外部资源之间缺少有效协同合作,这就导孵化器很难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完善的全程服务。为了更好的促进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功能,有必要使孵化器走产业链式发展路径。所说的产业链模式,具体是指在充分调研孵化器所处具体区域环境的基础上,明确特色化的发展定位,打造产业链发展模式。

在这方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在深入了解当地实际的基础上,探索形成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当地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针对各专业特色,建立了面向区域特色行业的“敦煌壁画文创产品设计”、“养殖技术”、“酒泉特色餐饮运营”的相关微小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正在投资建设精密机加工、3D打印、激光雕刻、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创客实验室,在这些实验室建成后,我们以其为依托,制定一些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的项目,按照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面向相关专业师生、面向区域产业,形成依次递进的将其融入专业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预习”创业的所有环节,同时;按照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师生、面向相关专业、面向区域产业,各单元纵横交叉,相互促进,全面覆盖,螺旋上升,实现理论与实践、实践与实战、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创新与创业、创业与专业的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实现学生岗位创业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双提升,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众创空间的专业指导能力,完善专业服务链和产业链的建设。

3 结语

随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和“双创”工作的不断持续,孵化器将会在创新创业方面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西部地区孵化器在这个过程中争取政策,引进人才的同时,利用好已有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打造符合当地情况的产业链,提升孵化器的专业指导能力,这些角度或许是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尽量促进西部地区孵化器持续发展的一些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王莉雅,戴维奇.众创空间集群与产业链式发展模式[J].科技创业,2018,04(12):46-47.

[2]顾滢.众创空间发展与国家高新区创新生态体系构建[J].改革与战略,2015,(4):66-69.

[3]吴文翠.众创空间对新型创业孵化器功能影响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9):5-6.

项目来源:甘肃省2019年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西部高校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路径研究-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省级孵化器为例》

作者简介:蔺燕(1982-),女,汉族,甘肃酒泉人,本科,高校讲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和专创融合研究;杨洁(1982-),男,汉族,甘肃酒泉人,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孵化器创客产业链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湖南省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48家
孵化器清场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创客时代
天蓝蓝,海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