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熟练应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境

2020-07-04 02:09王才让草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教材

王才让草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有效的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感情表达,促进互动学习,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的学习水平。情境教学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快速融入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构建高效的中学语文课堂。随着情境教学法的推广与应用,已经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针对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对于情境教学还需要更多的创新和研究,需要老师和学生沟通参与课程学习。本文就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以期提高中学语文情境教学应用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境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061-0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常见的课堂教学方法,也是教育的一个创新型教学模式。情境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对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精心设计,构建与教学内容契合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心理分析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所传递的思想,从而达到学生与教材思想的共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的差异,在情境教学法运用中存在一些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的情况,这样以来就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甚至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效果。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情境教学方法运用途径,以期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1.以情生情,激发情感

教师的态度决定着整堂课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热情还是冷漠,对教材中人物、事件的情感取向是赞赏还是批判,都会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带着充沛的情感进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全身心投入,真实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对教材所蕴含的情感的体验。比如:对课文中的伟人、英雄,教师首先从自己的心中崇敬、仰慕,在教学时就会自然而然表现出敬爱和激动的情绪。针对一些抒发性的散文,要有感情的朗读,词句的强调音做好标记,让学生跟随学习感情朗读,自我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所在。教师要用最真诚的情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用最精练的语言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唤起学生的共鸣,点亮学生情感的火种。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仿佛身临其境,因此,情境教学的“情”不是简单的情感加上场景,而是情与境的交织、融合成一个整体,产生一种氛围,影响学生的心理世界。要营造这种氛围,就需要教师的精心設计,教师的语言要有吸引力,要用教辅手段来渲染这个情境,用美感唤起、熏陶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愫。在课堂学习中,跟随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发展,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可多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图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文言文《桃花源记》一文时,处于对文言简化语句的理解难度大,可以播放古人探索桃花源的过程视频,在视频中把握好细节的讲解,既能够让学生投入情境,又能轻松的理解课文内容。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带动课堂气氛,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讲解思路和细节的把握。

3.课堂互动,学生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面对传统单一的老师授课模式,学生对其课堂会产生厌烦无奈。情境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实践参与。一方面是师生的交流互动,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给予合理的指导评价。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创造力。带动学生进入课程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4.联系生活,进入情境

情境教学要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产生丰富的体验,并通过学生将这些体验表达出来。有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提问,学生不愿意回答或回答不出来,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情感还没有达到足以推动他们想要表达的程度,甚至他们当时几乎没有什么情感体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要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再现情境。以《傅雷家书两则》教学为例,傅雷在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谓是以“聪,亲爱的孩子”为开头,并在信中表达的多重意思,以一系列句式表达了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从引导学生进入孩子的角色或父亲的角色,以此感悟家书中的深刻情感。在板书设计时,教师可进行提问:“___”这句话打动了我,因为它告诉我___;“___”这句话打动了我,因为它使我联想到___。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分析教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此引起学生的互动和讨论。同时,教师接着提问:家书中以太阳、雨水、五谷、庄稼和古战场等比喻句,分别表达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太阳、雨水比喻情绪,傅雷要求儿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部分学生回答到:古战场表达了傅雷要求儿子应以平静的心态回首往事。此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出总结:第一封家书的主旨: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平衡的心态,理智分析问题,并从教训中吸取经验。

5.表演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加深学生对教学文本的理解,实现学生与教材人物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体会教材中所描绘角色的思想活动。为实现该目标,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分配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和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快速融入。以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为例,该文描绘了法国沦陷前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社会经验、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对人物内心思想的理解不透彻、不深入,针对该问题,笔者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扮演教师、学生,体悟文中所传递的思想内涵,以此帮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由某一学生诵读“我直呆呆地望着大门,仿佛听到了爸爸咚咚的有力敲门声和那嘎吱的咬牙声”,并提问:该情境是真实的情境还是梦境?为什么在此描绘这种梦境,其体现了“我”的什么情绪?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回答:作者通过梦境表达了对前途莫测的伤感和忧愁,对梦境的描绘是人物心理的一种变形。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有助于学生融入教材、融入人物,实现思想的共鸣,从而实现情境教学的目的。

6.适当激励,增强自信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阶段的特性给予适当的课堂学习表扬,所有的教育教学方法都是建立在学生收获的基础上。只有学生拥有知识的收获,才愿意更多的去学习。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当有度的去激励学生跟上课程进度。

总而言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情境教学方法应用要点,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与情境教学的契合点。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阶段的学习特点进行,不可急于求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老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开展情境教学,抓住课堂学习的技巧,精心组织与设计,以情境教学方法实践为契机,构建生动、活泼的中学语文课堂。让学生通过情境教学更加快速有效的开展学习,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