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法的策略

2020-07-04 02:09罗小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策略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思想道德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必要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而情感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帮助教师实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对此,本文结合具体教学事例,对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具体应用做具体的阐述,具体从创设教学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利用时政热点以及利用实践活动四个方面来做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情感教学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072-02

随着初中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发展,情感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和采纳。而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思想道德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调动自己情感经验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反馈,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趣味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对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事例,对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做具体的阐述。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1.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情感教育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提高对学科学习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科的教学效果。整个情感教学的过程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精神情感交流的过程。

2.情感教育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影响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而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有用的教学方式,首先能够降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难度,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来理解和领会道德与法治,并发展道德和伦理的价值观;第二能够让学生在调动自己情感经验领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反馈,让学生在一个安全的空间中,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并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促使学生自己能够教育自己,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第三能够让师生在愉快的教育环境中,不仅仅只是师生之间的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接收的关系,还是师生之间某些态度品质坦诚相见,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让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情感交流,使教师以及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与学以及情感的交流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促使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更具有实效。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首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建立起沟通道德与法治学习之间的桥梁,从而促使学生更加自主的参与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创设情境时,要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青春的证明”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这首诗词来进行新课导入,让学生在感受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的诗词中,来激发起自己面临青春的憧憬和理想;第二在新课导入之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自己想要做的事,如参加公益活动,每个月读一本书,又或者培养一项运动技能等,让学生自己来思考自己如何走过自己的青春之路;第三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关于青春的经典影片,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人的青春故事。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情感表现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教学功能来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直观形象的教學中完成对知识的内化,从而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最大程度上发挥信息技术在表现教学内容上的作用。

例如在“我们的情感世界”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影音播放功能,播放《游子吟》、《满江红》、《望庐山瀑布》以及《相见欢》四首古诗词,在播放古诗词的同时播放轻音乐《风的呢喃》,让学生在听朗诵时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并思考交流自己对古诗的感悟;第二利用信息技术播放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在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奖后的演讲,并让学生模拟角色来有感情的发表获奖感言,让学生在聆听欣赏中来感受屠呦呦发言所表达的情感;第三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爱的奉献》,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情感经验。通过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促使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网络。

3.利用时政热点,增强教学时代感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时政热点来进行教学,既能够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还能够充实学科内涵,体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代性。在利用时政热点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符合教学需要的时政热点,第二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媒体等现代媒介来了解当前国内外的时政热点、时政动向。

例如在“生活需要法律”教学中,首先在教学前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播放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工商、卫生、税务、房管等行政主管部门查处的发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然后让学生利用现代媒体来了解当前法律维护消费者的案件,如66万奔驰漏油事件,让学生能够根据了解的时政热点来找到与课本材料相结合的点,能够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4.利用实践活动,增强情感体验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利用实践活动,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中,能够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教师在布置实践活动时要开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联系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情感体验,从而提高社会适应力。

如在“法律伴我们成长”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学生生活中的事件,将生活事件赋予教育的意义,在教学后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法律,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道德情感,进而让学生的情感和行为都得到发展。

结语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情感教育法能够激活课堂,提高道德与法治的学科魅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从而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座桂.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探讨[J].南北桥,2017(9):186.

[2]侯立波.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86-87.

[3]朱俊梅.论情感教育[J].情感读本,2014(2):67-69.

作者简介:

罗小华(1978-),女,福建三明人,汉族,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分析情感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