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1+X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2020-07-04 02:09谭文琴梁艳兰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词诗词

谭文琴 梁艳兰

【摘要】通过对近几年来各地区的语文中考试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考生在古诗词阅读方面失分严重。这说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还存在很大的弊端。针对古诗文教学出现的问题,我们想出了一些对策,在教学的过程中,把1作为教学的主题,把X作为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多注重对诗词意向方面的知识积累和整体把握,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形象的理解意象,在诗词方面也能有一些延伸,真正做到1和X二合一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层次的领悟中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1+X模式  策略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089-02

近年来,由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中考时,语文老师的阅卷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古诗文阅读部分,纵观大多数省市的中考试卷,采用课内古诗文阅读的几乎没有,大多是来自课外。作为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就应该要意识到,我们以往的古诗词的教学方式和相应的复习的方法得转型了。如果我们只是追求将课堂中出现的古诗进行反复的记忆和练习,那绝对是不够的。如果不对古诗词阅读进行专项训练,集中练习,那肯定没有好的效果。一旦换了一首古诗,考生还是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何去何从。就我们对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可以得出我们需要更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问题体现在教学不集中,没有连贯性,教学方法不灵活。在近几年,我们才在中考中出现了阅读理解类型的古诗词的题目,往常我们都是做古诗词的默写,过分的拘泥于考试的形式,老师也就忽视了教育学生去咀嚼,去深层发掘古诗词的内涵这一方面,而且学的内容太零散,没有系统的整理,从而导致学生学到的都是浅薄的知识,缺乏深度,本来课堂应该是充满诗韵的,令人向往的,可是在老师的错误的,古板的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学生成了一个只会盲目的进行背诵默写的机器,在诗词鉴赏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培养,诗词积累量不够。

仅以17年苏州的中考试题为例,古诗词阅读的第一题请考生概括词人在渲染自身的愁苦方面运用的手法,很多同学在作答时只是机械的记忆老师在课堂上不断重复提到的渲染手法,只是按照老师教的套路来进行答题,没有自我深层次的领悟,无法挖掘作者内心深层次的想法,给出的答案不仅是要考生体会作者的渲染手法,还要感受作者的内心,可考生只是机械性的答题,没有更深层次的领悟,考生就像被考题支配的死物。学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面太过机械,学生可能可以默写出他们学过的古诗词,可是如果要他们说出古诗词的意思,他们会说看不懂古诗词表达的内容,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更不用说隐藏的诗人情怀了。学生可能会出现情感混杂的情况,此外,因为他们没有将学习的知识连通起来的意识,知识的积累不够,如果碰到两首相同的都是表达壮丽的景象的古诗词,他们也不会去挖掘两首诗的不同之处,不会考虑他们在表达的意象方面的差异,以及表现手法的相似之处,他们缺乏归类整理的意识,以至于他们很难有深层次的思考,更不用说有什么感悟。

考试范围在不断的更新,我们应该理性的思考初中这三年来古诗词的教学方面的现有概况。老师应该选择高效,符合学生现状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与吸收。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做好对主题的把握,了解意象的传达,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古诗词中各种意象所对应的情感,不断的将了解到的意象进行积累,我们就可以在对古诗词方面的分析与理解上一个大层次。

一、把主题比作1,意象比作X

在我们的课本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类型的古诗词,如果按照主题来划分,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思乡,励志,表示自己壮志难酬,对生活的热爱,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很多主题相近的古诗词,然而,在这些相同的主题的表达中,我们会发现作者不一样的情思。如果说我们想要研究不同的作者笔下对愁绪的表达,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愁會有轻重之分,通过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诗人笔下愁绪的重轻的差别,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所借用的意象也会很不一样,比如范仲淹的诗,渔家傲,写了秋雁,落日等景象,将边塞的那种打仗时的气氛给烘托出来,特别的独到。后半段又借泪水,边疆特有的乐器来表达茫茫无归期的惆怅,以及思乡,忧国忧民的情感。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我们更能够让学生做到以主题为核心,在对意象的找寻和体会,摸索中充分的将自我融入诗词,这样,学生可以更近距离的走近古代文人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情怀,感受他们的爱恨,领悟各个诗人的相同与不同,把他们的诗结合起来深入研究,让心里头感受到文化的洗礼,这样能够让学习内容优质,紧致教学,灵活的教学,引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把意象比作1,主题比作X

一方面,我们可以让古诗词的内涵更加深入,让其文化底蕴更加浓厚,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系统性的加强对课外的古诗词的拓展,就我们所知,很多意象都深受广大诗人的喜爱,好像很多诗词都是围绕这些意象展开的,在植物中,四大君子,还有荷等;在动物中,有一些表示宏图大志的意象,大雁,鲲鹏,山水篇里的高山流水等意象,在历史不断的演练,文化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常见的意象一步步的成为我们中国的特色元素,传言至今。中国古代的诗人比较注重将意与象的结合,将物与自我相结合。就拿酒来说吧,我们知道有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有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他们都是以酒为意象来传达感情的,却有喜怒,有悲欢,各种不同的感觉涌现出来。

和酒有关的诗句有很多,比如王瀚的凉州词,它的第二句意思是说如果你在战场上醉了就醉了吧,不要太在乎,要释怀,因为在战场上经历了拼杀之后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完好无损的回来,虽然它没有和酒有关的字眼,却借酒表达出了对战争的抵触,是为了通过奉劝大家不要停下喝酒的步伐,借酒浇愁,表达抱怨与忧愁,无奈。再者,还有李清照的如梦令,里面有一句被千古传诵,“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前面描写景物,渲染氛围,十分的压抑,沉重,后面写一夜过去了,作者醉了一夜,第二天起来还是醉醺醺的,酒劲还在,作者喝了这么多的酒,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内心十分喜悦,必然是生活中出现了很让人高兴的事,另一个是十分惆怅,喝再多的酒也抵消不了。就我们对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来看,作者内心必然十分哀愁。还有就是范仲淹写的苏幕遮里出现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里明确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愁绪,看到相思,我们可以联想到作者是有思乡的情感在里头。酒,可以表达离愁,助兴,欣喜,乡愁,悲伤。

结束语

如果我们要做好对古诗文的意象和主题的分类,老师肯定要走在学生的前面,做一个领路人,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此外,老师也要注重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将自己学到的尽可能的传授给孩子们,这样学生在初中毕业时,他们能感觉到自己在这三年里有很大的收获,这也会为他们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还有很多有待挖掘的东西。如果想要在教学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我们必须多角度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魏杰.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诗词之页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