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修课混合式教学实效性研究

2020-07-04 02:24郑丽宋伟李梦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路径

郑丽 宋伟 李梦瑶

摘 要:高校公共选修课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公共选修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师生教学积极性、实效性的提高,但还存在学生群体差异大、学习观念弱、互动交流不充分及媒介平台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提出了改进学生群体学习观念、师生双向选课、教师合理设计教学、优化考核机制与打造个性化创意平台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 混合式教学模式 实践路径

一、高校公共选修课混合式教学现状分析

为充分了解学生对公共选修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的观点,通过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的方式对二者融合过程中所显现出的优势、不足以及学生的建议等方面,线上、线下同步进行,调查问卷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共收集到472份线上问卷,168份线下问卷,有效问卷总数为631份。项目成员深入课堂一线进行调研,去到《中国近代史纲要》、电影中的古典音乐赏析等课堂,通过体验、观察、采访以及发放线下调查问卷采集到了更为丰富的数据。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1)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主体学习意识增强

与公共选修课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有31%的学生表示兴趣度提高,获得感得到满足;57%的学生认为较满意,愿意参与课堂环节;12%的学生表示益处不大明显,更喜欢传统教学。公共选修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汲取了传统模式优势,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提升。

(2)师生互动交流增多,提升学习实效性

公共选修课与混合式教学相结合,师生互动交流明显增多。学生实时反馈学情,教师针对性地设计线下课堂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便于引导学生。师生互动增多,有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地提升自我、报效祖国。

(3)教师群体创新教学思路,提升业务素质

公共选修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知识把握、时事理解、教学设计等相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团队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思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紧跟时代发展,学习新思想、新理念,从而武装学生思想,满足学生需求,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升。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年级、专业等差异影响学习效果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课程的功底和理解能力有很大差别,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倾向于价值观引导、理论普及和视野的开阔,高年级的学生则更注重理论的深入研究和自我独特思维方式的形成等。高校的公共选修课不同年级、专业混合教学,虽高效省时,但易忽视了专业与年级差别带来的学习目标、思维方式及兴趣点的差别。混杂的大课往往影响教师对学生能力、水平的把握,也给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出了难题。

(2)学生学习自主性、参与度不高

关于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情况,调查主体中有62%的学生表示会认真观看视频、回答题目;38%的学生表示会粗略浏览视频、简单应付题目;0%的同学不参与线上学习。走访中发现混合式教学下线下课堂中抬头率、问题回答率和讨论环节参与度较低。公共选修课普及性较强,受众性广泛,理论逻辑严密,在混合式教学中对学生态度、能力的要求有所加大,而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高,学习态度和效率参差不齐等,势将影响公共选修课混合式教学的良性循环。

(3)师生互动交流不够及时充分

调查的主体中62%的学生能够及时有效地与教师进行沟通,31%的学生表示会为了完成任务简答交流,7%的学生表示除必要情况较少沟通。公共选修课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相结合,较好地发挥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势,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渠道和方式增多,但还是出现学生学情反馈积极性不高、教师解答疑问不够及时、探讨问题时间差较大等问题。师生互动交流不够充分及时,应付性或者象征性的“动”没有实质作用[1]。

(4)教师群体中各有所长,但并未实现有效交流

走访中有学生反映年轻教师课程设计经验不足,年长教师技术应用能力欠缺等。公共选修课亦博大精深,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对教师知识把握、时事分析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的能力要求,因此师队伍在实践中有效沟通、共同成长显得至关重要,而实践教学中教师之间定期有效的实时沟通交流较少,阻碍教师队伍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综合提升。

(5)线上平台个性化特色不明显,网络信息设备不夠完善

不同公共选修课程承载app多样,平台公共选修课特色尚待进一步凸显。首先,公共选修课不同科目往往采用不同的线上平台,繁杂的平台难以形成公共选修课的活跃氛围。其次,线上、线下公共选修课采用的平台大多个性化特色不明显,未根据公共选修课的教育特色合理组合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1]。例如,相关理论、新闻、名著等的推荐版块缺失,考核评价实时直观性数据较少等。此外,校园免费WiFi并未全覆盖,部分学习软件线上视频需下载后才可观看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二、优化公共选修课混合式教学的路径

目前高校公共选修课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相结合的认可度较高,但仍需不断优化,使公共选修课铸魂育人之效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1.加强学生学习意识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教师在课程内容、实践活动中对学生学习意识、学习观念做出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并认可学科意义,尽快融入学习的大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毅力,公共选修课实践性、开放性的理念下,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实践调研等形式在具体的活动中磨炼意志、提升毅力。比如用“放权”的方式,通过学生组织自主举办学习娱乐活动、开展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积极鼓励学生组队撰写实践报告、论文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进步中逐渐养成吃苦耐劳、奋进向上的态度和毅力,进而规范学生学习状态。另外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信息技术优势,将学生线上学习的时长、习题正确率、实践报告质量等学情实时公布,并纳入期末考评中,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意识。

2.师生双向民主选课

教务管理人员应统筹把握学生诉求、教师特点,合理分配课程。公共选修课面向高校全体学生,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对于公共选修课的理解力、学习目标等不尽相同;不同教学风格、经验阅历的教师亦各有千秋。教务管理人员安排学期课表之前协调教师选择契合自身的課程,教师公开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目标等供学生自主选课,以此形成师生积极开展学习活动的良性有机循环。教师可以在公开教师简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在线上平台以自述、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教学经验阅历、研究方向透明化,从而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教师。

3.教师灵活设计教学

在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年级、专业采取差异设计。将学科特色与专业特色结合,比如在《形势与政策》线上平台中根据相关章节推荐《China Daily》、《21世纪报》中的时事新闻给英语专业的学生;推荐热点漫画、视频等给艺术专业的学生等。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灵活性、技巧性。教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实践调研等活动。

4.完善师生考核评价体系

学生考核评价中公共选修课的教育能动作用和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应该得到有效发挥。第一,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结合公共选修课开放性、公共性的特点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灵活、高效的特色,设置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系统评测等环节。第二,注重过程性评价。针对线上、线下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考核测评,增大学习过程在学生评价考核机制中的比重。第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公共选修课线上学习平台的相关数据,在线上平台建立直观化数据区,实现考核成绩分布图、个人分析评价图等公开透明[2]。

公共选修课对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要求只高不低,学校应不断完善教师的奖惩考核机制,通过教师内部研讨讲评、学生评价及科研成就汇报等形式,有目的地对教师工作业绩与效率进行评价,形成内部高效的互助竞争氛围,优化教师队伍水平。每个学期末学生对本学期授课课程的教师进行打分评价,并举办相关教师评选活动,以此来加强师风建设、鼓励优秀教师,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5.课程媒介个性化

学校应打造统一的个性化特色平台,形成相互关联融会贯通的学习氛围。第一,充分利用并择优选择网络媒介,减少线上平台的繁杂。第二,打造个性化线上平台。在线上平台的设置中推荐相应的要闻、时评、书目、学科前沿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勇立时代潮头的责任与担当。第三,及时优化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学校应及时关注师生的反馈,适时更新线上平台及线下网络设备,改善教学楼内基础设施,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振宇.浅谈网络教学平台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N].教育论坛2017年02期

[2]谢欣,陈燕飞,刘先凤.基于学生自建微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研究[N].现代教育技术2019-01

猜你喜欢
公共选修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路径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浅谈西藏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公共选修课的慕课模式探讨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高等院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探索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