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2020-07-04 02:09杨玉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传统模式高效性语文阅读

杨玉林

【摘要】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莫过于阅读,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手段,也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初中语文的有效性阅读教学并不理想,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初中生身心特点,打破传统阅读模式的制约,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来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学思路的提高方向,探讨一些可行的具体教学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  传统模式  高效性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097-02

作为初中语文的基础内容,阅读不仅有助于我们收获知识与能力,同时也对语文素养的培育有重要辅助价值。新课改的当下,越来越注重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语文教学改革力度变动最大的部分就是阅读。虽说大多数老师意识到了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却难以摆脱传统模式的固性枷锁,阅读教学却时常被忽视,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输,教学效率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从提升初中语文阅读实效性这一问题来展开讨论。

一、初中语文有效性阅读的提升方向

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大多活泼贪玩,自制力不强。再加之受到信息化产品的冲击,以往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所以说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必行之路,创新阅读要从激发初中生的学习阅读兴趣入手。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想象力丰富,以往的阅读模式,扼杀了初中生的思维拓展以及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因此,我们也应当重视对初中生发散、创新创造思维的培养,要让大家的想象力得到锻炼而不是限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对每节课程文本都有全面的解读与分析,并且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给予初中生一个科学正确的引导。

举例:我们在教授《祝福》这一文本时,将教学目标定义为“探究祥林嫂的死因”,让大家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阅读,通过自我的理解来分析,个人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总结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结论,采用这样的自主探究模式,要比老师直接按照大纲灌输,封建礼教的黑暗性更为明确,让大家的思维意识得到锻炼和开发,实现有效性阅读的提升。

二者,大语文观念的树立。前面提到初中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因此我们要挖掘开发大家的大语文观,通过生活化课外阅读的引入,来实现阅读的积累与量化,让大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质量。让大家不在拘泥于课本内容与教室,迎合新时代特点向社会拓展,借助贴合生活实际,来让初中生产生阅读共鸣,感受阅读的乐趣与实际价值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初中生的主体阅读地位得以体现,自主探究能力得到锻炼与强化,告别传统模式下的一言堂,实现自主完成阅读任务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总之,我们不仅要让阅读变的有趣,也应当注重创新、想象能力的锻炼,在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开发的前提下,实现实效性阅读。

二、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创设情境,从兴趣入手。语文本文内容本就是,一个个情境的再现,作者赋予了文本生命。因此,我们也应当借助情境模式来还原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境内容,让大家看到的不只是文字,而是有趣味的真实情感与感受。教学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新时代下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实现情境的最直接引入方式,弥补学生自身经验的不足,可视化的内容更具备吸引力与真实感。

举例1:我们在学《变色龙》这一文本时,许多学生只是听说过变色龙,但却没有看到过实物,就算在一些视频中有所涉猎,也都是片段化的记忆。我们不仅要让大家明白变色龙会因环境变化而改变自身颜色的本能,还应该从文本内容中引申出奥楚蔑洛夫性格中的悲剧色彩。借助多媒体,我们让大家通过观看变色龙相关视频,来感受主角为何会被比喻成变色龙的深层次含义。

举例2:在《雨说》这一诗歌美文中,为了让大家能够融入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我们借助多媒体来播放春雨映像,以及当时社会的一些视频,让大家步入情境之中明白雨的关爱。如此一来,初中生更容易产生带入感,更容易激发对文本内涵的感悟,学习兴趣也被有效调动起来,从而达到理想阅读效果。

三、教学引导主体学习地位的强调

迎合新课改,我们注重对初中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强调,对于语文阅读来说,绝不是简单的记忆与强行背诵,而是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多面性认知升华过程。要想实现阅读能力的实质提升,我们就必须强调对初中生实践阅读过程中的思维锻炼。所以说,在实践课堂构建过程中,我们应当创设好课堂活动的框架,初中生为自主阅读的主线,以思维与能力为目标,从语言风格、思想内涵、写作技巧、表达方式多个线条角度来解读。我们要让初中生体会到文本内容的内涵,是优美的、伤感的、积极的、趣味的、寓意深刻的、敬畏的,对文章的表达技巧进行掌握,自我品格与素养得到熏陶。同时,我们还应当注重阅读的速度与技巧的传授,如:略读、精读、速读等等,在理清文本的思路的前提下,进行有效信息的归纳和中心思想的总结。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美文的教学过程中,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精准动词。我们可以借助此文来挖掘其中對大家阅读审美能力提升的部分,来进行专门教学设计。通过让大家再现表演文中捕鸟的一系列动词如: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罩等等,借助这种与学生们的课堂互动,既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氛围,又可以调动大家的课堂积极性与注意力,并且会不自觉地对动词进行揣摩和分析,感受不同动作的区别以及具体特征和表现。在这样的情境带入下,更有利于初中生自主思考探究与深入解读文本。

四、强化阅“读”教学

在阅读方式中,略读是感整体,精读是得神韵,默读是体内理。我们不仅需要让初中生掌握这些阅读方法,还应该让大家灵活应用于阅读过程中。默读中大家能潜心领悟文章底蕴,精读中品味文本内涵,略读中掌握文本大意。

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可以融入范读和导读功能,采用范读模式的特质在于强调披文入情和情感熏染,以及文本环境氛围的营造。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来锻炼初中生的写作技巧与能力水平的提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五、师生互动交流

阅读可以是一个人读,也可以是大家一起读,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我们可以借助互动来实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每次课前我们可以留出一定时间来让大家展开小组阅读的形式进行略读,整理疏通字词,探讨文本的大意思想,以及记录出文本中不解的问题,进行交流尝试自行解答。课堂中,我们将大家最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详细答疑解惑,通过学生自主提问的模式来进行有效课堂互动,并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点拨。从而达到所有学生当堂理解文本的理想阅读效果。

总结

阅读可以说是陪伴我们一生的必备技能与能力,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知识在于积累,阅读在于坚持。无论哪一学科,都离不开借助阅读来学习,阅读的价值重之又重,所以说我们更应该注重阅读的实效性培养与提升,才能将阅读的价值最大化。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开展教学,融入多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与策略,最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丽盼.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2018(08)

[2]韩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7(06)

猜你喜欢
传统模式高效性语文阅读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探究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以非课程教育培养大学生学业规划能力的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性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