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沉迷网络的成因分析

2020-07-04 02:09陈朝阳董银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成因分析初中生农村

陈朝阳 董银林

【摘要】网络开阔了农村初中学生的眼界,已经成为了农村初中学生了解世界的全新载体。但由于农村初中学生自控能力差、家庭教育缺乏、文化生活较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农村初中生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为此,本文从农村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入手,探究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沉迷网络  农村  初中生  成因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初中学生沉迷网络的成因及预防措施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406。

【中图分类号】G63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190-02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网络的使用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关键内容。特别是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农村青少年网民越来越多。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中,中学生更是网民中的主体,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初中生都难以正确合理的使用网络,从而过度沉迷网络,极大地影响了自身的学习、生活。

一、农村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原因

(一)缺乏自控能力

农村初中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涉世不深,接触网络之后,就会被内容丰富,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所吸引,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初步觉醒的时期,对网络充满了好奇,但又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而网络又是一个充满了诱惑的虚幻世界,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就会获得无比的自由,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与现实世界里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人。再加之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家人的不理解,压力无处释放,因此十分叛逆。

网络由于平等、匿名等特点,让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用担心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但他们的意志、自控力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面对网络中形形色色的诱惑时,难以控制自我,极易导致农村初中生逐渐沉迷网络而不能自拔。

(二)农村缺乏丰富的文化生活

当前,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于城市而言还是差距很大,大量的农村中青年人外出打工,导致农村文化生活非常的贫乏,各种文化娱乐设施比较少,缺乏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场所,因此文化活动很少,与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农村初中生放学后还会在家用电脑和手机上网,用手机上网的特别多,加之农村初中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家长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网络吸引,网络游戏的影响、黄色网站的诱惑、无拘无束的聊天,让农村初中生产生了强烈的网瘾,让他们找到了打发闲暇时光的方法。虽然有的中学生已经意识到网络的危害,但是却已经无法自拔。

(三)家长没有尽到监护责任

在农村家庭中,很多家长或忙于农活或外出打工,对孩子缺乏教育与监督。同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十分粗暴与简单,只会用金钱去满足孩子的欲望或通过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初中生长期与爷爷奶奶相处,而爷爷奶奶只能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帮助,无法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关注,很多初中生都得不到家长的关爱,因此通过上网的方式来满足情感的缺失,在网络中寻找归属感,用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学生可以很容易的体验到网络带来的平等感和成功感,因此能够轻易得到别人的掌声与夸奖,满足农村初中生的虚荣心。

二、解决农村初中生沉迷网络的措施

(一)引导初中生正确地认识网络

农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课、主题班会等向农村初中生讲述网络的利弊,对其展开网络知识教育。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从学校层面上教育农村初中生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从而从心底树立正确对待网络的思想。

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的上网情况,就应及时引导初中生正确的对待和认识网络,及时提醒和教育,而不是以压制的方式不让学生上网,或放任不管,让学生自主在网络中探寻相关的知识而误入歧途。同时,家长也需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

(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为了让农村初中生远离网络,正确地使用网络,因此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通过丰富的农村文化娱乐活动,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对于农村初中学校,要积极主动的办好运动会、歌唱比赛、舞蹈比赛等活动,充分发挥乡村少年宫的优势,尽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乡村少年宫,让每一个孩子能学会一种特长,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识到学习生活的美好,以兴趣和爱好来转移学生对网络的注意力,从而主动远离网络;对于农村村委会,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各种活动,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积极举办乡村歌咏比赛、科技文化知识博览会等活动,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群体的文体活动中来,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由于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性,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规范,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正确地对待学习生活。

同时,作为初中生的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外出打工,也要关注学生的情况,通过电话、视频来与学生教育,给予学生父母的爱。作为家长,还应当学习正确先进的教育方法,放弃粗暴的教育方式。对于有沉迷网络地孩子的家庭,家长要及时的给予正确的家庭教育,要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采取正确的方式,其展开深入的沟通、交流,让孩子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通过构建和谐、温暖的亲子关系,从而让孩子主动远离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走出网络沉迷。

(四)完善法律法规

单从家庭、学校出发,是难以较好地解决农村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我国的相关部门也需要从法律出发,制定出严格的法律法规。

例如,要在网吧的显眼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标志,并依法取缔学校周边的黑网吧;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的抽查力度,对抽查到的允许让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进行严厉地惩罚;对于有暴露、黄色、性暗示等内容、题材的游戏要予以关停,并追究其法律责任;要在游戏中构建出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限制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间,或者对网络游戏实行实名制,从而通过主动的措施预防学生沉迷网络。

三、结语

由此可见,网络在开阔农村初中生视野,给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展现出了自身的诸多弊端。在面对农村初中生沉迷网络的问题时,家长、教师、社会不能采取回避的、粗暴的方式予以对待,要努力分析学生沉迷网络的根本原因,从而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面对、使用网络,从而充分展现网络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腾采秀. 农村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探析[J]. 科学咨询, 2015(26).

作者简介:

陈朝阳(1972-),男,汉族,甘肃武威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教育教学。

董银林(1977-),男,汉族,甘肃武威人,本科,二級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化学和计算机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成因分析初中生农村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