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20-07-04 11:48廖秋红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廖秋红

【摘要】目的:分析安全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共10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安全护理干预,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13.46%,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8.08%(51/52)高于对照组75.0%(39/5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于围手术期阶段开展安全护理干预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护患关系有重要帮助,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詞】安全护理干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 R4

心脏介入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其在数字减影的投照指引下,沿血管送入心脏导管可以到达心脏。虽然心脏介入手术具有手术床上小、时间短、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1]。本次研究重点分析安全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共104例,纳入标准:均符合心脏接受手术指征;患者的意识清晰,可正常沟通;临床资料完整;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书面同意。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身心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完善者;文盲者;依从性极差者;房颤合并左心房有血栓者;合并严重出血倾向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52)患者中男30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信息数据记录为39-79岁,平均年龄(64.25±3.29)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02±0.62)年。观察组(n=52)患者中男28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信息数据记录为41-77岁,平均年龄(65.02±3.32)岁,病程为1-5.5年,平均病程为(2.03±0.59)年。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差异,采用P>0.05表示。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围手术期护理。

观察组:于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安全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人员需在手术开展前确认各项事宜,包括手术签字单、手术材料、手术名称、手术所需器械等,是否都已经准备妥当且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完成术前各种核对工作。通过术前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对手术的理解以及心理耐受力,有针对性的开展术前心理安抚工作。通过术前全面、完善的心理安抚,尽可能降低患者术中应激反应。(2)术中:护理人员在做好基本的配合操作者开展手术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生命体征等数据的监测。为避免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体位过低的情况,给予覆盖保暖、床单位预热等。(3)术后:护理人员需严密挂差患者术后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①避免跌倒:跌倒是最常见的安全问题,导致跌倒的原因包括环境和设施因素、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等,针对上述因素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工作。在预防跌倒方面需要先确定高危人群,护理人员需要充分熟悉患者的环境状态并实现针对性改善,结合每一个因素可能导致的影响,开展针对性护理,要求做好术后病房内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地板要防滑,在浴室和卫生间安装扶手,保证病床高度适合。告知患者,术后起床、站立、行走都需要等待30秒。②预防压疮发生:在确定高危人群的基础上嘱咐患者勤翻身,必要情况下使用充气床垫等。尽可能避免物理因素刺激,床单平整、干燥无渣屑,做到勤更换、勤整理、勤擦洗、正确使用便器。③管路护理:根据不同的管路,分为高危风险(红色标示)、中危风险(橙黄色标示)、低危风险(绿色标示)。根据导管风险的不同等级,每天定时给予相应观察及评估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导管的安全固定方法,可灵活采用S型固定、螺旋型固定、高举平台法以及敷料贴膜的固定等。护理人员需掌握正确更换导管的方法,并知晓防导管防滑脱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引流管的固定方法,保障各种导管的通畅、安全,避免不良事件。在更更换引流袋前,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在夹止血钳处,应先用无菌纱布包裹,再用止血钳夹闭,防止引流管受损断裂。(4)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培训: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手术室安全管理体系开展相应工作,通过安全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安全培训,要求护理人员知晓手术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整个围手术期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能够掌握各种风险处理措施与应急预案。

1.3 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电子满意度调查器于患者出院时进行患者满意度的调查,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其中非常满意和满意均计入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13.46%,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表2)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8.08%(51/52)高于对照组75.0%(39/52),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在心脏介入手术开展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制度和安全文化、工作环境、仪器设备、患者因素[2]。在认清楚可能影响到手术安全的因素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其中在整个围手术期阶段重视护患沟通对降低护理风险事件有重要帮助[3]。护理人员多站在患者角度去体验患者心情,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这对于客服患者心理障碍、缓解紧张心情,于术前建立安全感有重要帮助。

于手术围手术期阶段积极开展安全护理干预工作,其不仅可有效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其对于减低手术风险也有重要帮助[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13.46%,有统计学差异,P<0.05。

安全護理干预工作的开展,不仅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循相关护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在准确无误的基础上执行医嘱,并针对性的针对患者开展护理操作[5]。特别是在术后,由于大部分患者均为老年人,其在术后发生跌倒、压疮等的可能性明显增加[6]。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护理人员从预防角度积极开展对患者的安全护理,其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发生跌倒、压疮等的可能。患者接受了整个围手术期阶段的安全护理,高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让护患关系得到改善,这对于实现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有重要意义[7]。而这一点,也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得到体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8.08%(51/52)高于对照组75.0%(39/52),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针对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于围手术期阶段开展安全护理干预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护患关系有重要帮助,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静.护理干预对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2):244-245.

[2] 车鑫霞.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后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149-150.

[3] 王蕊,姜雪,陈志会,王玲,刘祥瑞,刘丹.安全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0):164-166.

[4] 黄鸣,楼娟.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5):210-212.

[5] 李红梅.护理干预对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2):143-144.

[6] 施韶华.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围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5):220-221.

[7] 张恒.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实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2):245-246.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100例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8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干预对利普刀治疗宫颈锥切术的影响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