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危险点及防控措施探讨

2020-07-04 02:41邵凤云
机电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电位器具带电作业

摘要:简要介绍了3种带电作业的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存在的危险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

0 引言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是指在10 kV线路上完成的带电作业,整个作业过程在不断电状态下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作业的难度和风险,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分析帶电作业的危险点,并研究防控措施,以保障带电作业人员在带电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1 带电作业原理

带电作业通常是指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对配电线路进行检修、维修的一种作业方法。根据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关系,带电作业可以分为地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

1.1    地电位作业工作原理

地电位作业位置如图1所示,作业人员与地(杆塔)处于同一地位,经计算,泄漏电流仅为微安级。因此,在采用地电位方式进行带电作业时,只要作业人员与带电物体保持在规定的安全距离内,并使用规范的绝缘器具进行作业,通过人体的电流为微安级,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人体造成威胁。

1.2    中间电位作业工作原理

中间电位作业位置如图2所示,当作业人员采用中间电位作业时,人体电位处于中间位置,即高于地电位、低于导电体电位。在这种状态下,绝缘杆和绝缘平台这两部分绝缘体将作业人员分别与地(杆塔)和带电体隔绝开,起到了限制电流经过人体的作用,进而达到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的目的。

1.3    等电位作业工作原理

当人体与带电体形成等电位时,即人体与带电体处于同一电位。假设:

(1)作业人员两手接触带电导线,且两手间距为1 m;

(2)导线电阻为0.000 21 Ω;

(3)负荷电流为200 A;

(4)人体电阻为1 000 Ω,则电位差为0.042 V。

经计算,通过作业人员的电流为42 μA,远小于人体可以感知的电流值1 000 μA。在作业人员穿着屏蔽服作业时,经过人体的电流值会更小,作业人员不会产生任何不适感。

2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分析

2.1    线路结构特殊

10 kV配电线路是常见的一种配电线路,其结构具有多样性。最常见的结构是单回10 kV三相线路,配电线路比较简单,易操作;还有相对复杂的配电线路,如同杆双回线路,即同一个杆塔上有两回10 kV三相线路,在这种配电线路结构中,有两回10 kV三相线路并排通过,在带电作业时,常常会因线路密集而加大斗臂车操作的困难度,给带电作业维修带来一定的难度。

2.2    特殊气候影响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工作原理非常复杂,必须在满足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进行,同时各类环境因素也会对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产生影响。常见的影响带电作业的自然因素,如强风、强降雨雪等极端天气,会使维修人员无法正常开展检修维修工作。强风天气时,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很难保持身体平衡,给作业带来一定困难;强降雨天气时,导线电阻会对电力数值波动产生影响,易导致绝缘器具的绝缘性丧失,直接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使用不规范作业器具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时,通常会使用大量绝缘器具。在使用及储藏过程中,绝缘工具会发生磨损或损坏的情况,使绝缘性降低甚至丧失,形成带电作业危险点。此外,如果绝缘器具超出了规定的使用年限,其绝缘性也会受到直接影响。一旦工作人员在带电作业中选用了超出使用期限或失去绝缘性的绝缘器具,将会对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产生危害。

2.4    忽视安全距离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存在一定危险性,为了保证带电作业的安全性,要确保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但这一问题常常被作业人员忽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风险。

3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的防控措施

3.1    加强人体电流防护措施

带电作业最大的安全问题就是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带电作业是作业人员在不断电情况下进行的作业,在作业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微电流的影响。虽然这些微电流在人体可承受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但是在作业过程中,使用的作业工具难免会出现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工具的绝缘性变差,进而危害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要做好电流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3.2    避免恶劣天气作业

为保证带电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需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在进行带电作业之前,应掌握天气情况,并预测工作区域温度、湿度,确保工作区域内的气候条件符合作业要求;避免在强风、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情况下进行带电作业,如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带电作业,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3    合理选择、科学管理绝缘器具

为避免绝缘器具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适用等问题,要根据带电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绝缘器具;绝缘器具应由专人管理、运输;企业内部还应该制订绝缘器具管理规范,科学管理、存放绝缘器具,保证绝缘器具在通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存储,以防发生因绝缘器具保存不良引发的安全事故。

3.4    控制作业安全距离

在进行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时,必须遵循各项操作的安全距离规范,以确保带电作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带电作业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10 kV配网的空间安全距离包括:最小安全距离(0.4 m)、最小对地安全距离(0.4 m)、最小相间距离(0.4 m)和最小安全作业距离(0.7 m)。如果作业现场无法保证最小安全距离,则需要根据作业现场实际情况,选用如绝缘挡板、绝缘布等绝缘装备进行遮蔽。同时还需保证绝缘臂的有效绝缘长度最小为1 m。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应不断完善带电作业的防控措施,确保电力作业中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要根据10 kV配电线路的变化与发展,及时做好配电线路的危险点预测工作。

[参考文献]

[1] 方旭东.10 kV配网架空线路运行检修带电作业解析[J].科技传播,2013(15):93.

[2] 魏晓伟.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J].通讯世界,2017(23):247-248.

[3] 程会领.简析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J].南方农机,2018,49(11):192.

收稿日期:2020-01-14

作者简介:邵凤云(1969—),女,吉林扶余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仪器仪表检测、实验室及检测机构评审。

猜你喜欢
电位器具带电作业
5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
带电作业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
10kV配网带电作业绝缘斗臂车专用照明设备的研制
10kV配网带电作业绝缘斗臂车专用照明设备的研制
水产养殖中氧化还原电位的监测与调控技术
古代器具灌农田
地极布设对电位降法测量接地电阻值的影响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34
简析线性电路电位与电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