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低年级学生英语说明文阅读现状的差异性分析

2020-07-04 02:13李海涛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阅读现状说明文差异

李海涛

【摘要】  本文对高三88名学生和高一7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研究高低年级的高中生在英语说明文学习中是否存在差异,主要存在哪些差异。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学生在(1)说明文难度认知和训练重视程度(2)个人词汇量与专业词汇熟悉度(3)句法理解和长难句分析三方面有差异。本文建议,高一侧重引导学生克服对省略、强调等句法现象的畏惧心理,高年级加大长难句分析和框架结构构建。

【关键词】  高低年级 说明文 阅读现状 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026-0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课程内容和内容标准的六个要素,第一次把“语篇类型”融入其中。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具有语境和语用目的(梅德明 王薔,2018)。语篇通过提供语言与知识素材,可传递文化知识,锻炼语言技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是我们常见的语篇类型,它的体现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示、歌曲、音频、视频等多模态形式,而其中说明文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充当着阐明事理、介绍和解释客观事物的作用,而说明文语篇的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文本结构和语言特征。而当前的学者的主流研究,较多地关注说明文阅读教学,但是针对高低年级学生的对比分析并不多。

为了讨论高低年级的高中生在英语说明文学习中是否存在差异,主要存在哪些差异,本次研究选取佛山市顺德区某中学高一和高三普通班学生,分别由对应老师进行组织阅卷调查,其中高一学生采集有效问卷75人,选取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后进行取样;高三学生采样88人,在二轮结束三轮开始前取样,旨在拉大两组研究对象的说明文阅读的差距。问卷调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主要关注说明文阅读难度认知程度,影响说明文阅读理解的因素,生词处理策略和句法处理策略等方面。经过调查,笔者发现以下差异。

一、高一学生不够重视,高三学生重视说明文阅读训练

高一超七成同学认为说明文阅读难度一般或难度不大,认为难度大或较大的占比也较高三少;高一有4%认为说明文难度大,而高三对其难度认知升至19.32%。持“难度一般”的人数占比,高三比高一少24.82%。由此可知,高三学生普遍把说明文当作阅读或训练重点,比较重视说明文阅读。

二、专业词汇和个人词汇量影响高一学生理解度,高三学生把个人词汇程度列为重中之重

生物科技类说明文,与高一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加之初中升高中过渡期,词汇量也不足以支撑其自信心,因此高一新生认为个人词汇量(80%)和专业词汇熟悉度(72%)直接影响其在说明文上的表现。而高三学生经过学习,已经接触到较多类型的说明文,个人的词汇量比专业词汇熟悉度更能影响个人对说明文文本的理解与分析。因此,尽快让高一新生涉足新素材,拓展话题广度,有助于增进对说明文的了解与认知。

三、高一新生与高三学生说明文阅读中生词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高一新生有58.67%(高三52.27%)认为生词不影响理解文章主旨,但影响理解细节;高一仅有17.05%的人觉得遇到生词就心烦,失去阅读兴趣和信心,这一比例在高三降为10.67%,说明生词不会过度干扰学生的阅读进程。

四、非谓语、省略、倒装、插入语等句法现象影响高一新生,长难句分析仍是高三生面临的 “拦路虎”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例如下文中的句子时,信息量偏大,结构分析难,思维伴随跳跃,因此高一新生和高三学生都会面临困境。高一学生主要受到非谓语、省略、倒装、插入语等句法现象的影响,而高三则在长难句的分析与翻译畏难。

TOKNOW Magazine is a big hit in the world of childrens publishing, bringing a unique combination of challenging ideas and good fun to young fans every month.(2017北京卷B篇)

在主旨大意把握和词义句义的深层次理解上,高三比高一低了12.17%。这说明,随着阅读材料难度加大,高三学生开始出现力有不逮,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框架结构,通过串联关键词或分析句和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逐步建立清晰的段落大意概念和全文结构图式。尤其是科技类说明文,为了把事物的本质属性说清,涉及较多因果关系,是培养语言能力和锻炼逻辑思维的绝佳素材(黄科,2015)。

反思高中阶段的说明文教学,我们应从宏观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在此过程中,专业领域的生词不会对他们造成较大困惑,更需关注的是去拓展基本词汇库,真正将词汇的内涵与外延吃透。在篇章中出现的各领域的专业词汇,并不是摆在高一学生面前真正的拦路虎。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基础年级应当侧重一些省略、强调等句法现象的分析与翻译,引导学生克服畏惧心理,高三则进行长难句分析与框架结构的构建,将对推动学生向高层次语言水平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基于图式理论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实践”成果(课题编号:GDXKT21961)】

[ 参  考  文  献 ]

[1]黄科.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以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为例[J].英语教师,2015,15(09):119-124.

[2]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04:97.

[3]吴芳燕.浅谈高中英语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J].英语教师,2020,20(02):110-112+1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1:17.

猜你喜欢
阅读现状说明文差异
相似与差异
说明文阅读专练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浅析农村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初中学生读书类课程开发思路
理工科研究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