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

2020-07-04 02:13吴楚洪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核心素养

吴楚洪

【摘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初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在简单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之后,又着重探讨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 核心素养 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031-01

近几年来,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本身就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所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需要积极发挥这一学科固有优势,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培养学生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作用:首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够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法治观念,为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更加积极健康地生活,让学生的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总之,教师需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确定方向

教师在尝试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时候,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并以已经设立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需要设置总体的教学目标,还需要尝试着设置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断的推动量的积累,为达到质的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为了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首先,教师需要积极地根据自身目前拥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来确定自己的培养方向,即教师需要确立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已经确立的教学目标,在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程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尝试着对课本中包含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再梳理出相对科学的教学方案。最后,教师则需要根据确定的教学方案实现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的目标。当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也没有必要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能够全放位地包含所有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根据教材适当地调节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方向。

(二)开展探究体验的活动,增添助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尝试着开展一些具有探究体验性质的活动,让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添助力。

首先,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积极地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到这些有趣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其次,教师需要尝试着将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引入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之中,将符号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反思教学法、交流教学发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在丰富教学活动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作为一线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保持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和前瞻性。因此,教师需要尝试着引入当前的教学热点,让学生结合这些热点开展教学活动,在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的同时,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最后,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的同时,重视体验过程。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积极地利用并尝试着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并且深化自己的思想认识。比如说,教师在讲解《珍视生命》这一节课的时候,就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言,讲述自己曾经遇到的比较危险的状况,并进一步阐述自身对于生命的一些看法,尝试着探索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尝试着找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定位,尝试着分析哪些掠夺他人生命的人是否也做到了珍爱自己的生命。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够将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说出来,满足自己的倾诉欲,又能够对生命有更为深刻的体会,让学生认识到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是非常重要的,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法治精神。

(三)借助互联网搜索信息,联系热点

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要社会相结合才能取得突出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尝试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时候,就应该积极地去借助互联网技术去了解更多更新的消息,积极地联系热点,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发挥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优势,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张婷婷,李洪祥.注重核心素养考查彰显学科育人价值——2019年湖北省各地中考道德与法治经典试题赏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2):61-65.

[2]陈福海.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地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路径探析[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48+119.

[3]张淑华,陈玉琼.核心素养视域下《道德与法治》学科发展性评价应用的新思路——例谈七上“情景课本剧展演”期末考查方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1-12.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核心素养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德才铸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