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理念下促进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2020-07-04 02:13何新国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何新国

【摘要】  在日益严重的教学压力之下,生态课堂用崭新的教学观点唤醒了教师的思维方式,促使其在教学中采取更积极化的尝试,满足初中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而不是过去由教师主观臆断、指导学生学习的这样一种模式。通过生态课堂理念的灌输与融入,初中语文课堂产生了更多的变化,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化、自主化、开放化的教学环境,在良好的互动中来适应学生的发展。本文从生态课堂的角度对教学做出了解读,希望能借此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生态课堂 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044-01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个方面,初中阶段的教学在于建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独特观感,通过多方面的渲染,使学生可以亲近语文学习,在核心素养的发展中提高自己的基础认知与语文能力。而在生态课堂理念的应用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努力与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在课堂的构建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教学效果。整体上,生态课堂提供了一个平等、和谐、合作、开放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能够更为自在地交流,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中使学生领略语文的魅力。以下给出了对应的策略,在方法的统合下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创造语言情境,细致品读语言

从语言这一方面来看,对语言的了解与掌握是语文知识基础,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透过语音、文字去体会情感与含义的变化,通过对修辞手法的赏析来打好阅读基础,巩固语言积累。在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方面,教师应该去创造与语言相符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对应的情境中组织自己的语言,从表达效果、思想情感方面来进行解析。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展开自主合作,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合理分配,对语言做一个全面且细致的解析,从而使整体的教学效果更为理想,初中生表现出了更高的学习积极性,与生态课堂的理念融合在了一起。

如,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标题来引导,是学生在自由讨论中解决“悲剧因何而伟大?‘伟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在以提问开始的教学中作基本讲解,观察学生理解语言的角度与方向。对此,教师需要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代入感,体验当时探险队所遭遇的绝望与理解他们闪亮的高贵品质,从“伟大”一次的词性解读到探险队事例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去进行自主化、充分化的思考,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组织应用能力,深化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二、注重教学设计,联系教学整体

在语文的课堂生态的构建与完善中,教师应注重设计,需要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在激发学生天性的过程中使学生进入到好学、乐学的学习状态。通过设计来引导出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与环境背景的理解,有力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此外,还需要联系整体的教学内容,统合多方面的语文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从而对学生施加正确的引导,在正能量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语言形成积极化的联系,提高了学生个人的核心素养。

如,在《藤野先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展示鲁迅先生前后期的作品,从“弃笔从文”的教学背景开始导入,讲述先生在修学时期产生的心理变化,从人物与心理的影响上来分析课文的主旨。这样,学生能够把《藤野先生》一文与其他的作品放在一起做一个对比,可以看到先生的成长历程,突出了当时的一个社会环境与人物性格,切实深化了主体思想。

三、倡導学习自主化,优化学生学习体验

初中语文虽然有一定的阅读材料,但是相较于整体的阅读也只是沧海一粟、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阅读基础的问题。因此,在贯彻落实生态课堂理念的前提下,教师应倡导学生学习自主化,通过给予其大量的阅读书目与学习材料,并加入一些其他方面的信息介质,使得初中生能够在阅读学习中充实自己。此外,广泛的阅读材料也可以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自己的阅读审美,对文字与写作风格产生自己的偏好,从而推动了学生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素养提升。另一方面,一些传统诗歌、辞赋也能够推进学生消化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不同传统文化的理解,拓展个人的文化视野。

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荷马史诗》与《诗经》,同样是诗歌体裁,使学生在阅读中分析两者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领会不同体裁形式对表达效果的影响。在短小精悍的诗歌与长篇巨作的交融中,学生能够初步鉴赏其中的语言艺术,对口头与书面寓言产生一定的认知,逐渐形成自觉的审美观念,对个人审美情趣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这样,在自主化的学习中,学生表现出了更高的积极性,非任务式的兴趣驱动下,学习体验得到了优化。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努力打造生态课堂,在和谐氛围的营造中巩固师生关系,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有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的模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良好反馈,对语文学科产生信赖感、认同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科的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何玉霞.中学语文生态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与实践[J].林区教学.2017.

[2]吴嘉琛.探究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态建构[J].电脑迷.2018.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