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2020-07-04 20:35吴必书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程策略

吴必书

【摘要】  化学是我国初中阶段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拓展学生基础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理性思维和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面临着全新的任务与要求,需要做出根本性的转变与改革。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营造宽松课堂气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三个维度出发,分析新课程下初中化学开展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045-01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调整课堂教学的策略、结构和体系,改变和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实现“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有效转变,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广大的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来探索科学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促进化学课堂的转型和升级。

一、营造宽松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课堂气氛是整个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心理环境和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态度、情绪和心理状态。因此,在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改变落后观念和思想,从过去的“以师为本”转变为“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与学生展开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激发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和消极心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和意愿。

例如,在教授《金属材料》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课程难度并不大,需要学生们掌握的知识点也不复杂。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加剧了学生们的心理负担,所以,为了改善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们拥有合理的自学时间来消化本节课程的知识。通过这个环节,不仅让课堂氛围得以改善,同时还激活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这样,笔者通过营造宽松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来,对于教学方法的革新和教学容量的拓展带来了新的机会与可能。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意识,善于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将知识和信息以图片、动画或者短片等形式呈现、展示出来,营造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让知识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以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层面的感官冲击,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快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授《质量守恒定律》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通过实验测定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直接开展实验活动会让学生们的感到压力。所以,笔者决定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内容,让学生们初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知识有了全新的认知。这样,笔者通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了学生的知识理解,培养了学生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动手操作是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分割和替代的一部分,实验则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動手操作的基本载体和主要形式,能够从根本上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助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从“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和转变出来,加大实验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积极地组织和开展各项实验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实验设备、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的结果,紧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能从中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与实践探究的能力素养。

例如,在教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们学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因此,结合课程特点,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实验活动。在上课前,笔者便为学生们准备好了本节课程所需的实验材料,上课后,笔者让学生们根据实验过程操作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实验结束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汇报实验结果。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个学科教育教学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都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要求,迫切需要做出转变与改革。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我们,需要把握教育教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核心要求,以科学的观念和思想作为指引,通过营造宽松课堂气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等策略的运用和实施,来创新和优化化学教学的过程,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以最大限度地让初中化学教学的效能实现发展、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白小芳.探析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方案[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181-182.

[2]傅建勇.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73-174.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新课程策略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Passage Four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