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剪纸艺术 丰富高中美术课堂

2020-07-04 13:07李娅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剪纸艺术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李娅

【摘要】  剪纸艺术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且特色鲜明。将剪纸艺术引入高中美术课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而且能够以剪纸艺术为支点带领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民间文化,促使学生深化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知,切合课程标准对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要求。依托剪纸艺术,更是能够从题材和内容层面丰富高中美术课堂的综合内容,为美术教学增添一抹亮色。

【关键词】  高中美术 剪纸艺术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083-01

由于受到教学环境和学生美术水平的限制,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时,美术课堂往往以基础的艺术理论和绘画教学为主,侧重于对学生审美能力及情趣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借助剪纸艺术丰富高中美术课堂不但在形式和题材上具有较高的吸引力,而且其动手操作、自主剪裁的形式和雅俗共赏的审美价值更是有助于推动课堂氛围走向高潮。教师要善用剪纸艺术这一优秀的艺术形式作为教学素材,主要从丰富课堂趣味、培养审美情趣和深化艺术素养等方面着手,打造优质高中美术课堂。

一、借助文化丰富课堂底蕴

剪纸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是在形式方面,其镂空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效果与学生熟悉的绘画、雕塑差异很大,所具备的新鲜感和趣味色彩更强烈。二是在文化背景方面,剪纸艺术是来自中国民间的古老艺术,历史悠久,并和历史进程、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呈现出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特点。那么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就可以着重从剪纸文化诞生、发展所依托的文化背景入手,向学生介绍剪纸艺术作为优秀民间文化的生活化特征,同时也带领学生通过了解剪纸艺术发展、演变的历程增强学生对剪纸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剪纸练习创造条件。

在介绍剪纸艺术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所熟知并接触频繁的现代剪纸说开来,简要介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与一般的现代剪纸之间的区别,接着通过时间和地域两条线索追溯剪纸文化的发展历史。为了在丰富文化底蕴的同时突出美术课堂特有的趣味性和教学特色,教师可以在讲述和介绍的过程中配合预先准备好的课件或图片,呈现经典的剪纸艺术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特色与突出特点。并尽可能从生活化的视角出发,从像节日窗花这样细微又生动的角度切入,引入民俗风情元素和历史典故,丰富课堂的文化底蕴。

二、设置任务锻炼学生能力

剪纸的教程、技巧和手法等硬性知识可以由教师现场演示或借助微课视频细致地呈现出来,从教学效果来看,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剪纸过程的微课视频要优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手动示范,当然借助投影仪或步骤拆解图来讲解剪纸步骤相比单纯的语言讲解和远距离手工示范也表现出更好的课堂效果。在学生基本掌握剪纸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将课堂教学推进到实践练习环节。高中学生学业压力较大,教师需要突出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因此可以采取情境式的任务设置,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想象和自我创作的空间。

比如教师可以创设婚庆、节日或生日这样的情境,通过教学引导增强学生沉浸感,明确练习指向性的同时也为学生适应相关场景、在美术课堂之外制作剪纸打下基础。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假设明天你的一位哥哥或姐姐即将步入婚姻殿堂,你想为他们制作怎样的剪纸作为祝福呢?”也可以融合班级中常见的交际场景:“你的好朋友,某某同学,明天过生日,邀请你参加他的生日聚会,你认为怎样的剪纸图案适合这样的场合呢?”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和要求选择自己理想的剪纸图样,并很快动手剪裁起来。如此既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发散延伸,深化课堂教学影响

高中阶段美术课程无论是课时安排还是内容设置都远不能和语数外这样的学科相比,其承担的教学任务与其说是丰富学生在绘画或是雕塑、剪纸这些方面的知识、提升能力,倒不如说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在调节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時塑造积极的价值观念与文化艺术态度。也正因此,美术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把教学局限于具体课程和技能的教学指引上,还需要从学生成长、发展和个人培养的角度就课堂知识进行发散延伸,由此深化美术课堂的积极作用和正面影响。

例如在依托剪纸艺术开展课堂教学之时,教师就可以从单纯的剪纸技能教学延伸出去,向学生介绍剪纸艺术作为古老民间艺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民生活、对民族艺术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通过强调剪纸艺术在中国艺术宝库和世界艺术之林当中的重要地位来加强学生的重视,再借助优秀剪纸作品的欣赏调动学生对剪纸这一独特艺术门类的兴趣。教学情境式活动任务的引入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练习、使用剪纸技艺,推动剪纸艺术从美术课堂走入学生的生活之中,在传承、发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塑造和价值观念的引导产生积极影响。

结语

根据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课程标准的最新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融入美学色彩和美术趣味,依托剪纸艺术这样的民间艺术形式拓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激发学生动手参与美术课堂的能动性,提高整体课堂教学的活跃程度。同时,在教学设计和方案准备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更优开展形式,锻炼学生的技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借助民间艺术的渗透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 参  考  文  献 ]

[1]许钦敏.指向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实践策略——以剪纸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1):134-135.

[2]兰卫军.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尝试[J].山海经:打拼,2019(6):48.

猜你喜欢
剪纸艺术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剪纸艺术元素在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