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020-07-04 13:18梁少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语言积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梁少霞

【摘要】  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起点、基础就是语言积累。现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常用模式大多呈现“灌输传授”,忽视“听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忽视“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阅读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在理论逻辑上的不完善,不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与拓展应用能力的提升。然而,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课内外多渠道搭建积累平台,让学生于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语言积累,提升语言表达,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言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112-01

叶圣陶先生提出:“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感、思维都得以提升,并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但目前来看,大部分学生呈被動积累状态,切断了记忆储存与理解、感悟、鉴赏的联系,使积累变成了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因此无效积累居多。

鉴于以上情况,我开展了小课题研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策略研究》,在一年来的行动研究中,我积极探索学生语言积累存在的问题,寻找到最有效的语言积累策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积累兴趣,还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也逐步提高。

1.在听中积累语言

儿童阅读是从“听”开始的。“听读理解”是一种更为先天和根本的阅读能力,可是听读理解能力训练的素材和要求教材中没有专门规定,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很少关注学生“听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实践中我们发现,其实每篇课文都是发展学生“听读理解”能力的好素材,每篇课文的学习过程,就是“听读理解”能力学习的过程。

听读理解。就是通过教师朗读课文1-2遍,学生聆听,听读后,教师就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学生凭听读记忆组织语言有效地输出,这起到了自然状态的口头语言积累。

2.在读中积累语言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反复朗读可使作者的语言、体会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与体会感悟,这就是渗透积累。操作形式有:

课前诵读:课前的朗读和默读就是学生触摸语言文字的最好方式,学生只有通过切身的真实阅读,才能感受文字的温度和力量,进而理解文本,读着读着就背下来了。

课中引读:阅读教学中的各种形式的读,是一种理解渠道,也是把优美词句留在脑海的最好方式。另外,通过诗词、名言名句的一问一答,一呼一应进行课堂常规的纪律调控就是潜移默化式的积累。

课后背诵:背诵是语言积累和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课余时间,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背诵:如小组展示背诵或男女擂台赛,或接力赛,也可以老师“下水”背诵,给学生最好示范。课后的背诵或者拓展练笔,就是巩固和长足的语言积累和运用。

3.在交流中积累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内外的积极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储存和吸收。

师生:师生的交流,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反馈,导向性更强,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学伴:学伴的交流和分享可以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的可贵品质,交流可以个别或小组展示,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下同伴的观点或精辟词语。

书本:学生自由品读文本并进行标注就是与文本的对话、反思和积累。

4.培养阅读兴趣,多渠道积累

阅读是最好的驱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呢?语文老师,除了上好日常的阅读教学,根据课程进度制定同步阅读的计划,做好相关书目的推荐,每周给学生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同时取得家长的支持,推广亲子阅读。

(1)师生同读与课文有关的书。朱自清、老舍、冰心、曹文轩等著名作家的书可以大力最荐;泰戈尔、笛福、安徒生等的书。

(2)亲子共读名著。读名著,能够让学生更智慧,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如:《窗边的小豆豆》、《爱的教育》、《夏洛的网》等优秀名著。

(3)借读同龄人的书。读同龄人的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速度。如果能适当做些摘抄,如好词妙句,成语典故等,将更有助于学生对内容、形式等各方面的理解与掌握,积累写作素材。

5.日常实践积累,做好观察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从实践中积累生活经验、写作素材,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因此,进行语文学科的观察日记,采访活动或外出参观是很有必要的。

6.从活动中积累

除了课堂活动,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如:每学期开展的诗词大会,手抄报比赛,朗诵比赛以及每日的“朗读者”微信打卡,让学生展现风采,获得成就感,保持持续阅读积累的动力。

总而言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课内外多渠道搭建积累平台,让学生主动积累、乐于积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语言积累,形成积累的习惯,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在“听说读写”四个层面得到有效发展。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2534)】

[ 参  考  文  献 ]

[1]《新课程标准》2011.

[2]周宇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错层模式”的研究》.

[3]刘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摭谈[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2).

[4]周宇轩.《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操作特征》.

[5]张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10).

[6]许芳精读重感悟,积累重运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管见[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3):100-101.

[7]吕林萍.《小学语文积累策略研究》,百度文库.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