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职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

2020-07-04 13:18徐香莲吴中传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积累体验阅读

徐香莲 吴中传

【摘要】  文章针对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等特点,提出通过阅读、积累、情感体验,自我欣赏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从而达到让学生爱学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效果。

【关键词】  阅读 积累 体验 自我欣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115-01

形散神不散

叶老在《文章例话》的序中写道:“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临时搬出一些知识来,阅读该怎样,写作该怎样,岂不是把整段的兴致分离的支离破碎?所以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使它化为习惯,必须在不知不觉中受用它,才可以得到真正受用。”叶老这一看法是对语文学科特点的精辟论断。正因为语文既具有工具性,有具有文人性的特点,她才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规律可依,有公理可循,给人的感觉甚至是有点“泛”。所以学起来不那么容易找规律。

针对这一点,在语文课上,我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他们文学审美、结合日常生活运用语言文字等,而不是一味地“灌輸”语文知识点,语文考点以及语文的考试技巧。例如讲解“食不果腹”的“果”为什么不是“裹”的时候,就必须结合生活知识和生理知识:饱满才称果实,引申食物不能填饱肚子,如果理解食物包裹肚子,就不符合生理结构。在课下,同学生交流,在仔细倾听了学生们的感受之后,我提出一些相对有价值的思考问题,与生活联系的同时,紧密地与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顺利接轨。这样,看似有些闲话的课堂,其实一直是围绕语文的目标在进行。

有声胜无声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语文三五天不学习,没有任何影响。心血来潮,认真学个三五个月,也不见得有所增长。因此,大家会看到各种学科的补习机构遍地都是,而语文补课机构相当罕见。因为急功近利学习方法不适合语文的学习。语文的学习,是建立在长期阅读和积累之上,没有积累,就无法形成“内功”。没有“内功”,势必犹如武学中的花拳绣腿,好看不中用。

而我们的学生连鲁迅与周树人都会觉得是两个人,更别说知道《一千零一夜》就是《天方夜谭》。针对学生阅读量太小,基本没有积累的毛病,我勒令他们每人买一本好书,坚持每天阅读,并且每天课前十分钟必须阅读。一本书读完,全班互相交换,并定期交流读书心得。这个活动一直坚持到高考前一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许多活生生的材料,在阅读中感悟和体味语言的精妙,得到情感的熏陶。然后读写结合,最后形成语言的运用能力。有了能力,就有了“内功”。如果脱离积累这个根本,一味地让学生漫无目的,放任自流地“空感”,是得不偿失的。

多情恰似南山月

语文是有温度的学科,语文天生浪漫,需要学习者有情怀,多情善感,恰如陆游笔下的月亮。如果在你的世界里:听闻春雨,不就是春天的雨吗?瞅见夏松,就只有一个念头:能值多少钱?听见蝉鸣,烦躁;看着冬雪,好冷。那么,你永远无法想象,春雨和温馨的关系,夏松也是有内涵的精彩生命,秋蝉有着寂寥伤感之意,冬雪也孕育着新的希望。当然,你也没法学好语文。学语文就应该有情调,有情怀,有语文的思维。说白了,语文就是人的语言文字,是用来承载人的道德理念和生命感悟的。既为人,就应该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我们能够想象体会到作品人物在不同的境遇里的不同行为做法。而我们的学生阅读见识太少,生活阅历又不丰富。在学习当中,他们会浅薄到议论《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棺材的价格,纠结《卖白菜》中老太太的小气上。没有生活体验,他们无法理解艾青对保姆的母子情深,无法感知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对物质的渴求程度。这就告诉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世的生活,多创设情境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善解人意,学会以已之心推人之意,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吾辈岂是蓬蒿人

有人说:认可赞美和鼓励,能使白痴变天才;否定批评和讽刺,可使天才成白痴。这话可能有点夸张,但是赞美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百分之百受用。

就拿在我们膨胀赏识眼光下成长的2016届建工班的学生们来说吧。高一、高二他们纯粹是混日子过来的,打架斗殴,上网喝酒,玩得要多疯有多疯,我刚带他们时还心有余悸。高三分出一个快班后,学校领导告诉他们:你们是快班,你们是最优秀的,学校最好的老师教你们(当然是蒙他们的),你们要好样的。也许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这一年中,学生把自己当成学校最好的学生,把老师当成最好的老师,由刚开始的习惯玩手机,到上课习惯听讲。我们由刚开始的怀疑他们,到慢慢的欣赏他们。最后,师生居然能够达到一种默契,他们在意自己的成绩了,每次试卷一改完,就来问老师得了多少分,比上次进步还是退步,老师对他们的成绩是否满意等等。我总是不停地帮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我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是谁呀!学生也习惯回答:吾辈岂是蓬蒿人!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在膨胀驱使中成长的年轻人:虽然有点点笨,但是很萌;虽然有时考最后一名,但是也很阳光;他们不是很优秀,但很有协作意识,始终愿意帮助同学,始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老师。所以,他们的语文成绩由全班人均四十分(语文总分九十),到最后大部分同学都能过六十。全班四十位同学,有三十六位同学考起本科。

列夫·托尔斯泰说: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学生自我膨胀一点,学生让老师膨胀一点,更重要是老师要给学生自我膨胀的机会。这样,不愁学生不喜欢语文,喜欢了,自然要好好学。

[ 参  考  文  献 ]

[1]叶朗.《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化作用》.

[2]韩军.《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

猜你喜欢
积累体验阅读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