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导师制的实践研究

2020-07-04 13:18毛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

毛红

【摘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重视学生德育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现状,特别推出了中职学校德育导师制培养方案。通过构建完善的德语管理机制,使得中职德育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选用学生喜欢的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校外行业人士、校友、学生喜爱的教职工担任德育教育导师,以多元化的管理评价方式帮助中职学生解决不良行为习惯。德育导师制的开展给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学生带来的全新的德育教育体验。

【关键词】  精准指导 德育导师制 动态评价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992-7711(2020)18-128-01

引言

传统由班主任单项开展德育教育的模式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传统德育教育无法顾及到班级当中的每一位学生,导致学生积压的德育问题越来越多,班主任所选用的单一化的教育模式,反而会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一、中职学校德育导师制开展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德育导师制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求,学校是学生德育素养养成的主要阵地,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但是针对中职院校来讲,主要为国家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很多时候同学们内心认为,只要掌握了专业技能,其他方面问题并不重要,再加上传统中职德育教育任务仅仅落在了班主任与管理人员身上,班主任所要管理协商的班级事物较多,此时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内心就会产生厌烦等不良情绪。对此中职院校必然要转变仅仅依靠班主任与管理人员德育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喜爱的教职工、校外行业人士、校友担任学生思想教师工作,实行德育导师教育机制,根据中职学生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案。以导师制为载体,建立一支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使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二、中职学校德育导师制具体实施策略

(一)实行量化管理

在中职院校内要实行量化管理体系,通过多元化、全面化、系统化的管理方案,帮助学生找到德育问题。在量化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即使师生的关系,同样也是“导”与“爱”的关系,每位德育导师都具有双层身份,德育导师要有责任有耐心的做好中职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通过量化管理促进学生德育思想的发展。

例如,在开展德育导师量化管理机制时,必须要将强化纪律与德育教育区分开来。在传统德育管理中,班主任认为只要不断强化学生纪律问题,学生纪律分明就是进行了德育教育,其实这是错误的一种认知,学生只是畏惧教师,不得不按照班主任的要求来做,学生内心思想行为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机械化的应付班主任的要求。德育导师制为的是引导学生思想行为习惯,让学生内心自发做出正确的事情。这时更多情况下需要专业行业人士指导学生,根据中职学生现有的德育教育情况,从心理、生活、思想、德育等方面开展德育教育。我们可以看到行业人士的指导氛围更加轻松,会以更加专业更加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学生会融入到此种氛围当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生道德品质也会相应发生转变。

(二)进行精准施导

在中职德育导师制开展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德育教育方式,都要脱离克服传统空洞、脱离实际的教育模式。德育导师必须要付出真情,与学生坦诚相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施导,与学生平等的进行讨论,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克服错误的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

例如,在德育导师制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开展精准施导活动,针对学生某一种不良行为习惯,进行专门的引导。德育导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这时可以邀请校友为学生带来德育教育课程。校友先前学习生活轨迹与在校学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校友所说的话更具说服力。如中职学生学习中存在好高骛远,不愿意跟随教师教学方案走,课堂故意扰乱秩序等现象,就可以根据学生这些情况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由学生自主观看案例,并从中得出一些信息。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同样也是审视自己个人行为的过程。德育导师制的开展,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德育问题,将存在相同问题的学生划分成一个小组,根据学生存在的不同德育问题,可以委派不同的指导教师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三)实行分层评价监督管理机制

任何一项教育工作都离不开评价,德育导师制同样也例外,通过大量实践调查表明,全面化分层化的评价监督管理机制,有利于学生与德育导师的成长,对于双方都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例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不同,所呈现的德育问题也各不相同,在德育导师制开展过程中就要指定分层评价方案,根据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客观全面的评价。对于问题较多的学生而言,采用分层评价方式,可以看到学生每一点的进步,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会更高。对于德育导师考核来说,可以采用定期评价与全面评价两种方式,定期会诊可以一个月一次,全面检查可以一学期一次。另外,量化的方式可用导师自评+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评价+述职评分+班主任+学生评分的方法。学生成长的档案包括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与不足、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的记录,师生活动的过程等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导师制以导为主以管为辅,有助于形成全员德育格,提高教师德育能力,因而在中职学校有广阔的实践空间。在实践中要明确职责,给予学生关心与鼓励,夯实评价,就一定能其实有效的落实德育导师制管理工作。

[ 参  考  文  献 ]

[1]吴炎金.润物细无声——德育导师制的实践与心得[J].学周刊,2015

[2]吕相清.完善全员德育导师制为职校学生成才护航[J].成才之路,2014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汽车专业学生创业孵化园提升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水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分析系统及其在抽水蓄能电厂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