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与生涯规划融合 教学设计与职业环境接轨

2020-07-04 13:09罗婷婷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语文教学

罗婷婷

【摘要】  本文就当前学生选择专业和选择职业所面临的困境,探讨普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在语文学科教育中引进生涯规划课程的若干实践经验,探讨在当前社会职业环境下,创新性地设计语文教学课程,探讨生涯规划与语文教学融合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  生涯规划 语文教学 社会职业环境 挑战机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992-7711(2020)18-147-01

在高中教学课时奇缺的情况下,笔者决定利用语文学科特点,在课程中渗透生涯教育,不断挖掘蕴藏在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素材,努力创造职业生涯教育情境,有意识地把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

首先,通过“知人论世”环节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思想境界

在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知人论世”这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古代士子文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引导学生职业规划时必须把国家需要放在首位;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鼓舞着读书人“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苏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引导学生调节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的矛盾;李商隐“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的末世哀叹,激励学生在当下盛世中华要顺流而上,有所作为;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情壮志鞭策学生砥砺前行,激流勇进……著名作家柳青曾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高中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未来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阶段,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名人大家的介绍了解,让学生以这些名人大家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足够的力量,从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工作做好准备,为将来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其次,通过“表达交流”环节,培养学生的职场沟通交流能力

“讷于言”在当下已不再是美德,而是一种缺憾。曾经有多少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因为口头表达的拙劣而失去了宝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的表达交流环节里有演讲、辩论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过去领导人上台讲话带稿发言,但是现如今领导人风采不断超越和进步:习主席满腹经纶,名言掌故,信手拈来;各部长们在两会的部长通道上随机应变,侃侃而谈,挥洒自如;校领导讲话脱稿演讲、铿锵有力、声如洪钟。借此契机教师鼓励学生创设职业生涯教育情境,设计各种角色和主题进行演讲:“假如我是主席”、“假如我是校长”、“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是班长”、“假如我是一名心理医生”,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演讲来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创设情境,设计自己的未来人生。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壹周立波秀”“我是演说家”等视频,让学生总结演讲的技巧,从而吸取经验,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大方地在公众面前展现自我人格魅力。让学生分析各大名主持的主持风格,总结调动场面氛围,与观众沟通交流的经验。曾记否红遍大江南北的魔术师刘谦?他的魔术不是最精彩的,但是他将哑巴魔术变成了有声艺术。曾经当过主持人的他,调度场面,吸引观众注意力,语言的串讲,添加了语言这一根魔力棒,使得整场魔术腾挪跌宕、引人入胜。如果学生掌握了语言这根魔力棒,那么他们在许多行业都可以挥洒自如地展现自我。语文教学中的“表达交流”环节,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认识自己,为将来职场沟通交流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通过“梳理探究”环节,培养学生广阔的职业视野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专题的基本含义就是积累、整合、探究、创新。《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第二个理念就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中语文教材中有15个梳理探究专题,每个专题指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若能善加利用这些专题教学,对学生将来职业生涯规划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影视文化”梳理探究专题中,教师通过例举风靡欧美的动漫《木兰》在中国遭到冷遇这一事例,耗费巨资的动漫电影由于对中国文化的误读而遭到了中国影迷的排斥:他们误读东方女性的含蓄美,误读了中日文化的差异性,戏谑了中国神圣的龙图腾。只有正确解读中国文化,才能做一个成功的媒体人,否则血本无归。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内核,如果误读了,在巨大的市场面前你很有可能会遭遇滑铁卢。“梳理探究”专题里的民族观念与现代观念的价值相吻合,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指导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大致方向。

总之,生涯规划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提升了学生的能力素养,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生涯规划课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切近地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提升了核心素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学科与生涯规划的融合是一种重组,可以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当下学校专业和社会职业现状,培养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让学生做自己人生的摆渡人。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XB0500.

[ 参  考  文  献 ]

[1]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周小峰.好家长.2018(57).

[2]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实施及其优化——基于杭州市五所高中的调查研究[J].聂洋溢.教育科学研究.2018(06).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语文教学
生涯指导课程的开展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