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20-07-04 13:07李春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案内容评价

李春英

【摘要】  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摘自《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关键词】  有效开展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155-01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以学习小组为主体,是一种较“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更优化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紧贴时代步伐,走在时代的前沿,研究适合学生学、教师教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那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科学建组,合理进行组员搭配

导学案中的内容和题目有难易之分,每个学习小组内都要有一定的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是可防止因同类层次的学生扎堆而出现马太效应。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进行合理搭配,优化组合,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这样有利于实现组内的高效互动,不仅学优生在指導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而且中等生、学困生可以在学优生的引导下增加学习的动力,把握学习的方向,化解学习中的难题,最后实现组内成员的共赢。同时,合理搭建起来的学习小组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正当的竞争意识,更有助于合作探究实效性的提高。

二、要认真编写导学案,内容情境生活化

导学案承担着多种功能,它既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工具,又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自主合作建构知识的平台,还是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效途径。学生不仅是“书本世界”中的人,更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课程、教材与学生生活总是有一定距离,与学生的经验世界也有一定的差距。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和探讨的价值,讨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启发性、探索性,要能够引起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要能够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下的果子”,这样学生才更有兴趣合作研究。因此我们编写的导学案,就必须反映学生的生活背景与实际,回归生活,联系生活,着力打通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教材的知识内容,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点,让学生把自己摆进去,把现实摆进去,让学生明白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适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说得深入,而且还可以理解和解剖得更透彻,他们合作探究的内容才会更深入,对问题的理解也能够更深入和深刻。

三、要有互动反馈、分享交流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

如果在课堂上,老师只是一味地让个别学生讲,而忽略其他学生的话,那么这样的合作学习效果是不大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阐述和辩论,给他们思考和反思的机会,让他们进行互动反馈和交流,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容。作为老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一个旁观者。我们应作为一个参与者,主动走到学生当中去,善于发现和找到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给予正面的点拨。或者也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其中一个小组当中,提出自己的意见、观点、见解及解决问题的措施,供自己的小组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和教学指导,也可以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合作学习会更有效和高效。

四、要把握好时间的分配问题

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老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内容,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探索的时间。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要想提高合作效率,必须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老师应该要有强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上课过程中不要讲得太多,如果讲得过多,就突显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讲得过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少之又少,学生探讨合作的时间也会相应地减少,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就有点像走过场的形式,不能有效地开展合作探究。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不但会给学生留下遗憾,更重要是会浇灭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只有把握好时间的分配问题,也才能使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开展。

五、构建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

评价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失去了评价的制约,合作学习也将难以落到实处。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同伴之间的评价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评价的着眼点是不仅评价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参与的过程、合作的精神、创新的意识等。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水平作为评价的内容,要求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获得成功。当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在鼓励的同时,还可适时引导,采用“追问”的方法,激发学生进行更高、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激励全班同学在教师提问某一学生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我们也可以把老师的评价改为学生互评或学生自评,引发学生更有力的合作行为。

结束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也不可能获得全面的知识,我们就应大力贯彻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了师生教学相长。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当下,我们要时刻把握“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这一主线,才能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给课程教学带来的生机勃勃。

[ 参  考  文  献 ]

[1]孔艳萍.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J].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年.

[2]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G].中小学校长之家,2014年.

猜你喜欢
学案内容评价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