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参数对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性的应用价值

2020-07-06 07:33吴云华代前军
安徽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造影辅助乳腺癌

吴云华,代前军

作者单位: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滁州临床学院)影像超声中心,安徽 滁州239000

乳腺癌在国外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一直排名前位,近年来在我国女性中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此病临床特征隐匿,易漏诊[1-2]。目前,乳腺癌病人的治疗多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但化疗效果却因人而异,仍有少部分病人对化疗不敏感而导致其疗效欠佳,甚至延误病情[3]。故如何及时有效的动态监测及评估病人化疗疗效对临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有研究显示,超声造影是利用超声检查手段来检测肿瘤的常用检查方法,但是否能够监测化疗后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4-5]。本研究通过给予中晚期乳腺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并应用超声分析其化疗疗效,探讨超声检查对病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晚期乳腺癌病人50例,年龄范围为26~67岁,年龄(45.16±5.86)岁,体质量指数(BMI)范围为19.06~30.40 kg/m2,BMI(24.21±4.06)kg/m2。纳入标准:①均经影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中晚期单发乳腺肿瘤[6];②治疗前1个月均无放、化疗及手术等治疗史;③无精神病病史;④病人或其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哺乳及妊娠人群;②不能配合本次研究者。临床分期:Ⅲ期28例,Ⅳ期22例。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

1.2.1 化疗方案 所有乳腺癌病人给予AC-T化疗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2,表柔比星75 mg/m2,序贯多西他赛100 mg/m2,3周/次,共4个疗程。期间辅以制酸、止吐、保肝,扶正。化疗结束后择期手术。

1.2.2 检查 所有病人检查均采用菲利浦G4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检查前要求病人禁食6 h,检查采取仰卧位,依次进行多切面扫查,选择Cadence模式,在CA状态下观察肿瘤病灶的形状、大小及血流信分布。抽取2.4 mL造影剂(瑞士BRACCO公司的声诺维,生产批号J20170005,50 mg),与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约5 mL,迅速经上肢静脉,再用5 mL生理盐水冲注,立刻开始观察记录直到病灶增强影像完全消减,连续记录动态造影过程约2 min并储存图像。

1.2.3 参数分析 由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主治以上医师对采集的乳腺癌超声造影动态图像进行分析,获得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上升时间(AT)、达峰时间(TTP)、平均增强时间(MTT)以及化疗无效者的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等参数。

1.3 指标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肿瘤疗效评价标准[7],分析新辅助化疗疗效。进展(PD):肿瘤最大直径和最大垂直直径乘积(DV)增大>25%;稳定(SD):DV缩小<50%或增大≤25%;部分缓解(PR):DV缩小≥50%并持续≥1个月、无其他系统病变加重;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且无新病灶出现、持续≥1个月;疗效显著为CR、PR;PD、SD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组时间差异采用两两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癌病人化疗前后的AT、TTP、MTT比较中晚期乳腺癌病人在化疗前后AT、TTP、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乳腺癌病人化疗前后的PI、AUC比较 中晚期乳腺癌病人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有效者的PI、AUC在化疗前后差别明显,并且下降值也明显大于无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效能分析 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PI下降值>9.12 DB时,为86.11%(31/36)、71.42%(10/14)、82.00%(41/50);AUC 下降值>110.53 DB·s,为 88.87(32/36)%、78.57%(11/14)、84.00%(42/50);PI联合AUC下降值为94.45%(34/36)、85.71%(12/14)、92.00%(46/50);PI联合AUC下降值明显高于PI、AUC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中晚期乳腺癌50例化疗前后的上升时间(AT)、达峰时间(TTP)、平均增强时间(MTT)比较/(s,)

注:同类別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类别化疗有效者化疗无效者t值P值AT TTP MTT化疗后55.74±5.85 55.77±5.33 0.158 0.872例数36 14化疗前8.88±0.84 8.90±0.79 0.107 0.915化疗后8.92±0.86 8.95±0.83 0.156 0.876化疗前15.55±1.35 15.61±1.41 0.215 0.796化疗后15.60±1.52 15.63±1.53 0.155 0.877化疗前55.68±5.21 55.71±5.33 0.172 0.842

表2 中晚期乳腺癌50例化疗前后的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比较/

注:同类別化疗前后比较,化疗有效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无效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mages/BZ_136_236_402_2240_520.png化疗有效者化疗无效者t值P值122.36±11.58 1.02±0.25 54.269 0.000 36 14 33.56±3.66 33.55±3.61 0.115 0.956 23.66±2.85 33.58±3.66 14.273 0.000 10.05±1.05-0.03±0.02 49.720 0.000 666.21±68.58 665.32±67.75 0.121 0.963 523.89±51.37 664.31±65.52 15.668 0.000

表3 中晚期乳腺癌50例新辅助化疗的效能分析/%

3 讨论

乳腺癌是来源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在我国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乳腺癌病人被发现,且呈年轻化趋势。乳腺癌在早期无明显自觉性症状,等发现乳房包块就诊时,往往病程已经是中晚期,如果不经过规范的治疗,极易发生心、脑等器官的转移。失去最佳手术治疗时机[8-9]。现阶段临床对中晚期乳腺癌病人常采取新辅助化疗方案,此方案具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改善预后作用,疗效优良。但对于个别体质病人却有着疗效不佳,如不及时更改方案,易延误病情,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如何早期及时评估病人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0-11]。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回波技术,实时成像,具有无创伤、无辐射、多角度、重复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各系统肿瘤的常规检查手段[12-13]。而罗丽芳等[14]、金亚等[15]的研究文献报道:超声造影检查是利用血管内注入适量造影剂,通过超声波扫描,了解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的分布范围及密度,结合时间轴获得肿瘤组织血流容积及造影剂增强强度,来反映乳腺癌内部微血管变化情况。

对此,本研究通过给予所有病人新辅助化疗,并在此化疗前、化疗1个疗程后给予超声造影检测。结果发现本研究中,化疗有效者36例,有效率72.00%。提示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大多数中晚期乳腺癌病人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仍有少数病人的体质可能不适合化疗,此与Kawajirl等[16]、Pickles等[17]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同时本研究还发现有效者化疗后PI、AUC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无效者化疗后,有效者PI、AUC下降值也明显高于无效者。张萌璐与马步云[18]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超声造影可有效评估乳腺癌病人化疗前后的疗效评估。超声造影中PI、AUC参数与化疗疗效关系密切,究其原因主要是新辅助化疗的药物能够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周期生长,破坏肿瘤供血血管的内膜,使其血管闭塞,切断血供,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19]。而化疗无效的病人可能其体质对化疗不敏感,无法抑制乳腺癌组织微血管的新生,所以表现为PI、AUC无明显变化。此外,本研究在评价新辅助化疗对中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发现,PI下降值>9.12 DB时,为86.11%、71.42%、82.00%;AUC 下 降 值 >110.53 DB·s,为 88.87%、78.57%、84.00%;PI联合 AUC下降值为94.45%、85.71%、92.00%,PI联合AUC下降值明显高于单纯PI、AUC下降值,进一步提示PI、AUC下降值可作为评估化疗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且两者联合的评估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参数与中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性有关,PI、AUC可作为评价病人化疗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且PI联合AUC的评价效能更高。

猜你喜欢
造影辅助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倒开水辅助装置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