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农产品“农超对接”模式及路径优化

2020-07-06 03:17吴洋晖庞立伟李莹
商业文化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农超对接潍坊市农户

吴洋晖 庞立伟 李莹

近些年来,“农超对接”始终是政府以及农民关注的热门话题。“农超对接”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扩增农民收入以及缩小城市与农村的贫富差距。本文以潍坊市为例,首先分析了“农超对接”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的核心渠道,可以有效解决市场和农户的矛盾,深入开展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农超对接”工作自实施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颁布了不少相关政策,各大农民合作社与超市也主动参与,凭借行动进一步支持“农超对接”。

潍坊市“农超对接”模式存在的问题

潍坊市是个农业大市,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如玉米、花生以及小麦等,均可以变成“农超对接”的支撑,然而从“农超对接”实践来分析,存在如下问题:

政府支持力度欠缺,农产品标准体制过时。针对潍坊市来说,欠缺“农超对接”的指导性文件,农业发展的有关文件中也没有确定“农超对接”的详细条目。因为不具备政策体系保障,与“农超对接”有关的运输、仓储以及物流等因素容易变成阻碍问题。同时,“农超对接”的市场环境还未彻底形成,我国对农产品指定的种类不多,公司制定标准又具有公信力欠缺以及成本高等问题。于是,如今农产品质量一般很低,加上欠缺有关的农产品流通标准,使得很多生鲜水果蔬菜还没有具体标准,乃至在“农超对接”实施过程中产生农产品分级销售、包装、运输以及收购等不合理的行为,对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产生了直接影响。

信息沟通不对称,对接长效机制不完整。“农超对接”的重点是超市和农户的直接对接。如今大部分的“超”“农”之间尽管都愿意和对方开展业务合作,可是由于合作社、超市以及农户分属不一样的领域,欠缺互相交流的桥梁以及平台,联动体制欠缺,信息交流受阻,变成对“农超对接”产生影响的一个核心关卡。另外,超市欠缺向农业生产扩展的意识,很多超市没有积极与农业开展合作,也没有和农户创建紧密、稳定以及长期的产销关系,不能完善农产品的供应链,进一步降低了“农超对接”的质量。

合作社发育不佳,商家机制不利。第一,合作社本身发展阻碍了“农超对接”的实施。在具体的操作中,一些合作社在运营管理、资金准入、组织机构设置以及社员准入等方面还不太规范,缺乏对应的规章制度,管理时容易产生违法违纪的情况,对合作社的信誉产生了极大的损害,对农产品的销售产生了直接影响。第二,超市的每项经营制度也阻碍了“农超对接”的成功开展。如超市运营账期通常规定在15天内,合作社一定要垫付这一期间的货物周转资金,加上合作社担负了农产品随气候以及季节等因素价格变化很大的风险,进一步扩增了合作社的债务危机以及亏损风险。

解决“农超对接”问题的有效措施

充分制定有关配套政策。“农超对接”涉及消费者、超市以及农户等主体。农产品从生产至流通,只依赖超市以及农民的努力与意识是不可行的,各级政府应该出台对应的扶持措施以及倾斜政策。尽早出台本市“农超对接”的工作意见;创建“农超对接”项目的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农超对接”项目以及扶持超市;在制度上,及时优化“农超对接”冷链运输体系与物流配送中心等设施,对农产品市场秩序、检验检疫以及质量标准等深入开展规范化管理。

主动规范专业合作社。对合作社的领头人进行深入培训,并且强化培育以及重点扶持合作社的服务质量、食品安全以及产品生产等方面。指引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开展有效合作,借助“龙头企业+合作社+超市+农户”这一模式,可以生产品种丰富的农产品,扩大超市与合作社的对接口径以及能力,推动合作社拓展经营范围,扩增农产品的市场份额。超市也能够利用检测检验以及信息交流等方式督促合作社提升农产品质量以及服务水平。重视施展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特别在人员培训以及“农超对接”承办等方面提供大量的帮助,确保“农超对接”成功实施,进而实现双赢。

建立信息整体服务平台。将如今的网络平台以及资源整合起来,进一步借助于新媒体,创建“农超对接”的网络平台。在平台上创建“农超对接”的交易与供需信息服务系统,第一时间发布本地农产品、合作社以及超市的交易记录、基本情况以及对接信息。同时,在平台上主动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经过时点销售系统、条形码技术以及数字终端设备等的大力推广,一方面给予农产品溯源的依据,可以確保农产品的安全以及质量。另一方面,推动“网络销售”与“农超对接”的有效对接,可以形成产供销网络系统,进而有效实现农产品大流通与大市场。

推广“互联网+农业”,提升供应链效率。农超对接不仅仅只有线下零售的模式,超市能够创建App平台对生鲜等农产品进行售卖,对周围的客户进一步做到当天送达。并且客户能够利用App的追溯系统,掌握产品从生产至出售的整个过程,让客户放心。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农超对接”发展。借助于新媒体,把农产品技术以及管理指导有效传授给农民,使有一定文化水平以及产业基础的农民掌握越来越多的农业知识,加快创建现代化农业。如此在农超对接中,超市和农民的地位愈发平等,高效开展协商过程,也可以对超市和合作社之间的关系进行均衡。

结语

一言以蔽之,作为现代农业的创新以及改革,“农超对接”不但提升了农民的整体素质,而且强化了食品的质量检验环节,我国的传统农业不断迈向现代农业。虽然在发展的时候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在具体实践中持续探索供应链的最佳方式,为农民进一步提供更优良的市场。

(课题项目:基于商家、农民与消费者的共赢视角下的潍坊市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农超对接模式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9RKX047)

(潍坊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农超对接潍坊市农户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潍坊市“互联网+制造业”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山东省潍坊市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超对接”中违约问题研究
石门柑橘农超对接现状分析
潍坊市中小微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潍坊全市会展统计培训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