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的融资风险及改进措施

2020-07-06 03:17张军
商业文化 2020年11期
关键词:商业养老融资

张军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新世纪所面临的重要难题,这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了起来。人口老龄化对于养老产业来说既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同时也是重要的现实挑战。而金融是养老产业发展的基础,做好融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促进各种养老产品和养老服务的创新,提高国家养老的整体品质。但是,在养老产业融资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导致了融资难、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养老产业的融资风险与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融资风险

直接融资风险。直接融资指的是不需要金融机构介入的资金融通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没有经过任何的中间环节,而是由投资人与企业直接进行资金融通。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信息的透明度越高,融资者对风险的补偿就越低。对于养老产业来说,在融资过程中最常见的风险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是股票债券类的融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养老产业使用股票和债券发行这种方式来筹措资金的时候,出现了融资成本高、发行数量不当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产业的经营带來损失,增加融资风险。第二是租赁融资风险。养老产业在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设备,而有很多设备的价格比较高,因此企业就会通过租赁的方式来减少资金的投入。但是在租赁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租赁公司选择不当、租期选择不当以及设备选择不当等问题,这都会对养老产业的正常经营造成影响。第三是民间借贷融资风险。民间借贷在当前的商业环境当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优势,可以满足养老产业的资金缺口,但是这种融资方式本身存在的风险较大,比如经常出现跑路的现象,部分借贷的利率较高、缺乏法律保护。这也会增加养老产业的经营与财务风险。

间接融资风险。间接融资指的是通过金融结构来进行的间接资金融通方式,其中主要的形式就是银行借贷,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借贷也成为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间接融资方式。养老产业在银行贷款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融资风险主要是由于自身经营规模比较小,可抵押的物品比较缺乏,因此很难获得足量的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的利率并不是固定的,如果变化太大的话,还可能会导致养老产业融资成本增加。其次是互联网金融融资,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网络安全的隐患,这很容易导致养老产业的正常交易受阻,甚至使客户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能力产生怀疑。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相应的监管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也会增加养老产业的融资风险。

养老产业应对融资风险的措施

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养老产业的创新。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目前养老产业的融资体系比较单薄,商业文化的建设也并不完善。为了更好地应对融资过程当中产生的风险,养老产业需要不断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商业文化的建设。首先,养老产业可以推出新的财产管理制度——信托。投资者可以通过信托来开展多种金融业务,而信托公司本身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需要紧紧围绕养老企业和养老项目的特点进行,可以通过多种直接或间接地金融手段来为养老产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为了使信托这种融资模式更好地在养老产业当中发挥作用,养老产业需要通过信托公司发行债券,由信托公司出资购买产业所需要的设备,这样可以降低在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加强养老产业的信用体系建设。目前,我国信用管理体系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不对称的情况,因此,养老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养老产业需要加强商业文化的建设,将企业的文化与融资之间建立起联系,营造出商业文明的环境、提高商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融资商业的不断发展。在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养老产业在融资方面的特殊性,该产业的发展时间比较短,但是贷款的额度比较高、资金回收的周期比较长。因此,要做好对养老产业的综合性和周期性考察,关注产业财务运营的变化情况,尤其是要对其贷款使用的违约状况进行记录。而商业文化建设比较完善的养老产业在考察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在风险评价的过程中也能够展现出自身的优势。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更好地向各大商业银行进行信贷。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养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对融资风险的防控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会对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养老产业面临着多项直接和间接的风险,为了更好地面对这些风险,需要创新和拓展养老产业的融资渠道,同时完善产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山东省邹平市民政局)

猜你喜欢
商业养老融资
养老生活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