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实验教学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构建的培养

2020-07-06 16:40袁惠琴
商情 2020年27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构建

袁惠琴

【摘要】实验教学教师把实验微型化,让学生体会到仪器微、药品微、步骤微、污染微,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和探索,带给学生的是真实获得和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知识、方法升华到学生的思考、质疑,计划、实验、分析、总结,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构建起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微实验; 逻辑思维;构建

科学家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化学也是如此,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变化也是十分复杂的,这些都要依赖化学特有的思维逻辑方式去理解。这些思维方法中最重要的是逻辑思维。思维逻辑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智力的最主要的因素,因为智力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特别是思维逻辑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即逻辑思维能力,化学教学是以实验为主,在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操作繁琐,污染等问题,这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把实验微型化, 让学生体会到仪器微、药品微、步骤微、污染微,更重要的是在做这一切的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创新能力,促使学生思维能力构建。

一、要有意识地结合微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思维能力构建的培养

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首先每个教师应该认识到结合化学知识的教学,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除了应该考虑的本节实验内容外,还应该充分挖掘实验中的逻辑因素。

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构建可以是课堂上老师的引导,可以是课下找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让他们共同参与,最终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具体我们是这样做的:

(1)找出可以开发的微实验。在利用氨水做分子运动实验时,学生会提出课本中的实验出现的问题:时间长,氨气味太难闻。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可以开发的微实验。

(2)成立兴趣小组制定方案。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他们很愿意去探索,成立兴趣小组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可以对活动的实施进行分工,以减少他们的学习压力,例如在实验时,发现不足时,学生自己制定方案,有些是学生之间讨论出来的,有些是学生在网上查找出来的,兴趣小组共同讨论制定出方案。

二、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在微实验中获取知识的逻辑思维过程

微实验教学是通过不断的实验来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既要考虑到知识的培养,又要考虑到能力的培养方法。在讲授《燃烧和灭火》这节课时,我主要起到了引导作用,大部分活动都是由学生完成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于相关的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分组探究,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教材中的探究实验简单易行,现象明显直观。变量条件控制的很好,,对比性强,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容易让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通过听取其他同学的反驳意见及实验验证等方法对燃烧条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是学生在探究时也遇到了白磷燃烧的污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到既不污染空气,也能完成实验。这样引导学生去做这个微实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微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甚至还可以出现一些创造的效果。例如在“蜡烛的燃烧”一课中,都知道蜡烛可以燃烧,但是蜡烛燃烧会生成什么?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台上准备有实验用品,学生馬上会做实验,亲自体验问题的结论,这样既解决了问题,有掌握了知识。在每次实验以后老师也可以提出,拓宽学生的思路,反思实验中的得失。这样就可以通过问题带动实验,通过实验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慢慢形成,做实验也就不仅仅是课本中的实验,可以是自己设计实验,想着微实验的方向发展。

四、要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落到实处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以及实验的可行性分析,选择其中“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作为微实验案例进行研究。

第一次实验: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点燃火柴,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学生疑问:火柴燃烧的程度不易把握。火柴过早伸入,会大量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只能观察到火柴燃烧的现象;火柴伸入过晚,铁丝不燃烧;火柴燃烧后的产物落入集气瓶中,干扰学生对铁丝燃烧产物的观察;铁丝粗细程度影响实验现象。铁丝过粗不易燃烧,铁丝越细燃烧现象越明显,但过细时铁丝易断;铁丝盘成的螺旋状疏密不均导致燃烧现象不稳定。

第二次实验: 点燃酒精灯,用坩埚钳夹取钢丝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迅速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燃烧现象: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总结提升:该方案中药品取材方便,解决了铁丝粗细不均和每个人将铁丝盘成的螺旋状疏密程度不同导致的实验现象不稳定。在实验中,学生还提出用钢丝球代替细铁丝,其燃烧产物较少,积聚在钢丝球的末端不易落下,更易观察到铁丝燃烧产物,假若集气瓶内的水或细沙较少,不易炸裂集气瓶,安全性更高。老师适时引导,让学生联系生活,从身边常见的铁制品入手,寻找代替品,也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离不开生活,与生活的紧密相连。

微实验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途径,它必须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利用微实验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构建,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中去捕捉灵感,去解决他们应该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2016.6:1.

[2]刘克文.谈化学中的思维方式[J].中学化学教学教参,2001,(3):11-13.

[3]邓爱萍.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A] 宁夏教育宁夏出版社,2005:3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构建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