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准资助实行难点及优化研究

2020-07-06 16:40黄沁萍
商情 2020年27期
关键词:精准资助优化

【摘要】近几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现阶段我国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着贫困认定工作不够精准、资助资源调配分配不均、资助管理机构不够完善等难点,需要在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引下,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促使高校资助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资助;精准资助;资助难题;优化

根据《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资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档升级。其中高校资助资金持续增长,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387.89万人次,资助金额1150.30亿元,比上年增加99.56亿元,增幅9.48%。由此可见,我国在高校学生资助方面取得的成绩,但事物往往具有双面性,高校学生的精准资助是高校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未能彻底解决。

一、现存高校精准资助实行难点

(一)资助对象贫困等级划分难精准,资助资金分配不均、使用不当

高校资助对象贫困等级划分一般是依据“两表”+贫困证明辅助材料,其中两表指《家庭情况经济调查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而“伪贫困生”借机虚报家庭状况,骗取更高金额的资金补助也不难见。再者,按照高校贫困认定程序的规定,資助需要学生本人申请,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学生因为个人原因(如性格方面、自尊心作祟等),给高校资助对象的精准划分增大了难度。

资助资金分配不均、使用不当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不同等级高校对社会资金吸纳能力和获取国家补助资源的不同,致使弱者更弱,使得富裕地区不需要,贫困地区得不到。国家提供的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高校事业收入、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等途径为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主要资金来源。高校资助政策的制定是一个顶层规划,逐级实施的过程。在上级政策逐步推行落实过程中,政府和商业运转之间不能协调统一导致实际工作中助学贷款存在发放进度缓慢、时间滞后的问题。二是贫困生使用资助金不当。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经济未独立,追求新奇,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诱惑,缺乏理财意识。对于一些手头比较宽裕的学生来说,这笔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可能会被用于奢侈品、娱乐等消费,造成资源浪费,对精准资助的长足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二)高校资助工作管理机制体系的未完善

高校资助的宏观措施制定大多来源于国家和政府,但是具体工作的实施开展,精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是高校。落实好,能将学校资助育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高校的资助工作量大且原则性强,部分高校的管理机制体制冗赘且未完善,无法解决现存问题,导致资助工作时间延长。国家资助工作的目的是要治本而不只是为了治标,更注重的是受助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需要高校提升相配套的能力提升机制。

二、高校精准资助实施的优化

(一)精准认定,物质资助与精神培育两手抓

首先,精准划分资助对象贫困等级是精准资助实施的前提。高校在贫困认定工作应在原有衡量标准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多方面、多渠道核实申请贫困认定学生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为其提供人性化的资助与帮扶。其次,精准资助不单是简单的输血式物质资助,而是造血式的物质资助与精神培育相结合的统一体。换言之,既要解决学生目前的经济困难,又要对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滋润,使其对未来有长足发展。物质的贫穷使人遭受身体上的折磨,可精神上的贫穷却使人丧失前进的动力,无所事事。高校可组织贫困生定期心理沙龙和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培育学生感恩意识和理想信念,使其树立正确价值观。

(二)运用好新媒体这把“双刃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也为传媒注入新鲜血液。与传统传媒相比,新媒体显示出巨大优势,如传播广、成本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检索方便快捷等等。这些优点有利于高校精准资助政策的宣传与普及,还有利于高校资助管理走向信息化。学生通过平台能够直接了解相关政策与资讯,同时,高校一定要准确核对学生提交的信息,不让一些经济非困难的学生浑水摸鱼。还可联合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学生提供外界帮扶。但新媒体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个人信息泄露、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和不利信息的处理,以及安全危机的随时性,所以高校资助工作在借助新媒体平台时,一定要做好对新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关键是要引导其发挥良好的社会作用。积极保护资助对象的个人隐私和信息,不能让不法分子借机钻取空子,盗取信息。

(三)把握各个层面资助政策,扩大资助受助的范围

在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高校需要正确理解国家和各级政府的资助政策制定具体措施,把握好“奖、助、贷、勤、补、减、免、缓”八位一体资助政策总体系,把握好学校与各个院系的资助工作配合。第一,校本资助应当始终贯彻上级政府的资助政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协调调配校内各种资源。第二,校本资助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切中要害,合理调配好资助资金,在保证主要金额用在特殊困难群体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资助受助范围,使资助金最大限度帮助到各类困难学生群体。第三,高校要和学校内部的各个院系资助工作巧妙配合,学校资助重点放在“面”上,院系资助重点放在“点”上,形成点面结合的良性工作发展趋势。

高校资助工作的进展要把握好教育扶贫的两层含义——“靠教育扶贫”和“扶教育之贫”,根据贫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其提供精准资助,响应教育部“不让一个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号召。

参考文献:

[1]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8 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N].人民政协报,2019-03-07.

[2]曹烨.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心理月刊,2020,15(03):7-8.

[3]万洪莲.“以基金形式建立高校学生资助经费长效机制”探究——机制建立的可行性及资金来源的广泛性[J].文教资料,2015(25):110-111+139.

[4]才智颖.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机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8,34( 1) : 138-139.

[5]农建南.关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96-97.

作者简介:黄沁萍(2000-),女,福建漳州人,汉族,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高校精准资助实行难点及优化。

猜你喜欢
精准资助优化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大数据背景下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刍议
“精准扶贫”思想下的大学生“精准资助”
高职院校精准资助模式探究
浅析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理论与实践
优化中职助学政策提高资助精准度策略研究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