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应对解析

2020-07-07 07:41刘祥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9期
关键词:梁板通病夹具

刘祥

(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七公司,甘肃兰州 730060)

0 前言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房屋建筑企业合计完成营业收入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72%。可见,我国房屋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且竞争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话题,而有效应对一些质量通病是关键。房屋建筑施工主要包括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和钢筋工程等施工内容,下文针对每一项施工存在的质量通病提出防治建议。

1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1.1 现浇梁板下挠

模板工程施工出现现浇梁板下挠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在梁板支撑施工之前,未按要求平整、夯实基土面;支撑间隔太宽,且未设垫块和扫地杆;钢管支撑的扣件松动未拧紧;模板主次龙骨间隔太宽或选材不当。对此,建议从下列方面进行有效防治:①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搭设梁板支撑体系;②在梁板支撑施工之前,按照稳定度、刚度、承载力要求夯实并平整土地,同时将木垫枋安放在基土和支撑之间,而若荷载较大时,建议将垫铁安放在垫枋上;③关于支撑间距的设计,板间距一般设计为800~1000mm,而若梁高≥750mm,则间距应设计为600~800mm,并将剪力撑增设在梁支撑上,同时将纵横钢管锁脚杆安设在支撑底部与地面相距200mm的地方,将纵横水平杆安设在中部,以平衡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受力;④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检查并扭紧钢管支撑扣件;⑤关于板模板主、次龙骨间隔的设计,主龙骨间距应<600mm,而次龙骨应<200mm,并将50×100木枋安放在主、次龙骨之间,注意刨平其上下立边。

1.2 轴线偏位、涨模

在模板工程施工中,时常出现轴线偏位、涨模等质量缺陷,究其原因是:在浇筑短肢墙(柱)纵向筋混凝土之后,未及时开展扶正和校核工作;预拌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导致模板承受着太大的侧压力;梁侧模板未支撑牢固,或是间隔太宽,这都将可能导致涨模、钢筋移位等质量缺陷。对此,建议采取下列防治措施:①在短肢墙(柱)纵向伸出楼面处,增设至少二道箍筋,并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及时校核轴线,并扶正移位钢筋;②关于梁侧模板的支撑间距,设计要求<400mm,并在梁侧模上支撑其主、次龙骨。

2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2.1 焊接接头偏心

在电渣压力焊施工中,接头偏心问题非常常见,究其原因可能有:焊工技术能力有限,对细节问题处理不好;钢筋两端不直或下料不平,亦或在夹具中倾斜;夹具磨损,导致上下钢筋不同心;预压力度太大,导致上端钢筋移位;在焊接结束后,未待接头冷却便放松夹具,导致上钢筋倾斜。由于焊接接头偏心会对钢筋焊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建议采取下列防治措施:①每一位焊工都应参与岗前培训,且一律要求持证上岗;②在焊接钢筋之前,先矫正或气割切断歪曲、不直或不平的钢筋头;③当钢筋夹持在夹具中时,保持上下钢筋同心,而在焊接钢筋时,保持钢筋的稳定、垂直状态;④如若夹具中上下钢筋因导管与滑杆的缝隙过大而不同心,则应先修正,注意合理控制上下钢筋的直径;在对钢筋进行下送加压时,严格控制顶压力;⑤当焊接结束之后,先停焊2min,再卸夹具,从而防止钢筋倾斜或钢包流淌。

2.2 梁柱接头搭接错误

针对钢筋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梁柱接头搭接错误问题,常见的原因是:施工人员不熟悉标准图集,未有效控制纵向受力筋最小搭接长度。对此,建议从下列方面进行有效预防:①如若纵向受拉筋的搭接接头面积≤25%,则应按表1规定控制其最小搭接长度;②如若搭接接头面积>25%且≤50%,则应按表1中数值乘以1.2的标准控制其最小搭接长度,而若搭接接头面积>50%,则应乘以1.35;③在搭接纵向受压筋时,应保证其最小搭接长度≥200mm。

表1 钢筋最小搭接长度标准

3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3.1 混凝土表面缺陷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表面容易出现蜂窝、麻面、孔洞和夹渣等质量缺陷。针对蜂窝、麻面和孔洞缺陷,建议采取下列预防措施:①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清理干净模板表面,并涂刷隔离剂;②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直到气泡完全排尽,注意控制好插入式振捣棒的移动距离及其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③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检查垫块数目、间距、厚度和固定方式等隐蔽工程;④在钢筋密布处,选择直径30mm或插杆进行振捣;⑤在充分湿润模板之后,开始浇筑混凝土,而若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2m,则用串筒下料;⑥为了防止因拆模过早引起混凝土表面缺陷,要求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拆模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拆模强度达标;⑦严格混凝土浇筑和拆模报验申报管理工作。针对夹渣缺陷,究其原因有: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未清理干净梁、板底和柱根处的残留物;施工缝未处理到位。对此,建议采取下列防治措施:①先人工清理干净梁、板底的杂物,再用水冲洗到柱根处,并将清渣口开在短肢墙或柱根处;②对于施工缝,先凿除松散的混凝土,再冲净;③涂刷同一标号的水泥浆;④浇筑混凝土。

3.2 混凝土开裂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开裂缺陷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即: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出现一些规则或不规则的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出现纵深裂缝。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包括:未对混凝土板面进行二次赶压收光;对于强度<1.2MPa的混凝土板,上人、上料或搭设支撑都可能引起开裂;混凝土在浇筑时或养护初期出现下沉现象。鉴于混凝土结构开裂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严重影响,做好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即:①在浇筑楼板混凝土时,用长2~4m的木枋赶平并压实,而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压实收光板面共两遍,注意控制好楼板标高及其浇筑厚度;②在混凝土初凝后约12h之内,覆盖并洒水养护混凝土,注意若环境温度<5℃时,不应洒水;③待混凝土强度>1.2MPa之后,方可允许上人或上料,但不得在卸料时冲击到模板;④模板及其支撑稳定且刚度足够大,保证支撑支承的基土坚实且支承面足够大,同时在支撑体系中安设剪刀撑、水平杆和锁脚杆,以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定状态。

4 结语

房屋建筑施工是一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工事,且质量缺陷的存在会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性、美观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本文针对房屋建筑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中质量缺陷的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梁板通病夹具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浅谈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浅谈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
浅析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的要求、质量控制及其意义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方形夹具在线切割切槽的应用
盖世神功是青春期美丽的通病
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的要求及质量控制
变速器输入外轴内外圆磨削夹具的缺陷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