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创环境 以境启智

2020-07-07 09:33苏小晓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幼儿环境

苏小晓

摘 要:当前,幼儿教师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作用,并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环境创设之中,但许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创设的环境却出现“满、花、停、断”等形式化问题。随着对课题的不断研究和深入实践,课题组逐步认识到:富含教育价值的环境对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作为教师应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多元化的环境,运用大量生活化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拓展生活化的探究空间,以境启智,并努力让幼儿园充满生活化的艺术气息,为幼儿的艺术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關键词:生活化材料;环境;幼儿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4B-0027-02

一、问题提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生活化材料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教师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已经能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材料进行环境创设。但是,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让环境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环境创设是否满足幼儿的需要?如何让环境与幼儿之间更好地形成双向互动从而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为此,我们确立了“以生活化材料为切入点,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一主题,并进行研究。

二、理论依据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因为环境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并引发幼儿的相关行为与活动,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增进认识,获得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浓郁的生活化审美环境能充分利用幼儿直觉、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使幼儿浸润在艺术的熏陶之中,这些幼儿熟悉的生活化材料,对幼儿的感官能产生有效的诱导和激发效应,让幼儿的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因此,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活教育理念,运用生活化的材料与环境相互结合、互动、对话,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研究与分析

(一)结合课程,环境突出目标性和发展性

幼儿园的课程以领域课程和主题课程为主,其融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科学等各领域内容和多样的活动形式于一体。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中有效地结合课程,并加以迁移、整合,这样的环境就能够突出目标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多元发展。每学期开学初,教研组都会组织全体教师预设班级主题,拟定课程计划及班级区域活动计划,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环境创设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这样的环境创设能突出目标性和发展性。

例如,中班开展主题“秋天到”活动,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就运用了大量树叶、树枝、树皮、干木片等生活化材料。科学区投放树叶和放大镜让幼儿观察叶子的秘密;美工区投放各种树叶、木片、松果等开展拓印、拼贴画;生活区投放茶叶,让幼儿泡茶、品茶等。这样的环境不仅是活动的铺垫、延续和展示,更推动了活动的发展,有效达成目标。

(二)材料丰富,多元环境激发幼儿求知欲

1.材料投放从多样化到多元化。

材料是幼儿学习的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决定着儿童可能进行什么操作、获得哪些学习经验、得到什么发展。因此,我们在每个班级设置生活化材料资源库,如纸箱、卷纸芯、报纸、鞋盒、罐子、贝壳、石头、吸管、海绵、布类、筷子、纽扣、棉花等。教师将结合课程所需要的材料收集来分门别类地进行摆放,让幼儿根据游戏需要自取。除此之外,我们努力让看似“琳琅满目”的材料巧含“教育意图”,让多样化的材料向多元化发展,增加它真正的“类别”,使幼儿获得不同类型的经验。比如,美工区幼儿涂画的材料除了提供平面的一些绘画纸之外,还可以提供一些立体的塑料瓶、玻璃瓶或者纸盒,经过加工处理让幼儿在其表面进行线条、造型的创作,这样幼儿除了可以通过在纸上涂画获得平面绘画经验,还可以在瓶子、立体纸盒、水管等物体上进行涂画获得立体的绘画经验。在表现与创造中不同种类的材料给予幼儿不同的体验,也增强了涂画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2.能引发幼儿探索的动机和兴趣。

教师在不断探索如何将生活化材料有效运用时,脑洞大开,在不断探究之后让我们的环境“有魅力”,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例如,中四班的音乐曲,教师运用了生活中大小、材质不同的废旧不锈钢碗、碟,还投放了筷子、勺子、木棍等不同物品让幼儿敲击,探索出碗材质、大小不同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孩子们为了演奏出好听的乐曲,自主操作、探索,寻找自己创作的“好声音”,这样的过程能很好地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三)以境启智,拓展生活化的探究空间

1.提升环境的操作性。

环境与材料不仅仅是课程活动中的摆设,还应有可操作性,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思考、合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每个班设置了生活化材料操作区。例如,在大班请家长们提供生活中废旧的电吹风、台灯、闹钟和各种可拼拆的玩具以及一些半成品和未加工的原料等,并投放了安全面罩、手套、螺丝刀、钳子、小锤子等工具,在一日活动中,幼儿可以任选操作区的生活化材料,进行持续、反复的探究和操作。

2.凸显材料的层次性。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性,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不同,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幼儿。因此,材料的投放还应有一定的梯度性。以不同层次的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游戏需要,实现不同的游戏意图,这样能更好地支持幼儿多样化的选择和发展水平。例如,在中班区域游戏《小熊豆谷坊》中,教师让幼儿将各种大小不同的豆子装进瓶子里,一开始提供了大小不同的杯子、碗、瓶子、汤勺,发现个别幼儿手眼协调性发展较弱,不能顺利完成游戏,因此很快就失去了兴趣;而个别幼儿动作协调、迅速,一周下来,此区域游戏已不能满足他的挑战。于是,教师为幼儿又增加了其他材料:大漏斗、长柄勺子及瓶口大小不同的瓶子、筷子、镊子等。这样,不同层次的梯度性材料满足了不同操作水平的发展需求,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四)艺术生活,增强亲近生活的表现机会

为了让幼儿园充满生活化的艺术气息,我们在走廊、墙面环境布置大量运用生活中的物品。例如,发动家长和幼儿收集废旧的电脑键盘、鼠标、启瓶器、门锁等铁制品,拼摆创作“机器人”系列作品;让孩子们用玩具汽车滚颜料画背景,然后再用废旧的玩具车及零件进行装设创作“动感世界”;用碎纸皮片涂色、拼贴小人、恐龙世界;用开心果壳、核桃壳、豆子、贝壳等进行各种主题创作等,使许多不起眼的生活化材料都成了一件件艺术珍品。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生活的美丽,增强了他们亲近生活的表现机会。让幼儿的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为幼儿的艺术潜能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思考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创设必然指向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环境也是幼儿成长的平台,平台搭建得越高,幼儿获得发展的机会就越多。因此,在环境创设中,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对幼儿兴趣、需要、意图进行观察与解读,使投放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互动,将已知的、未知的各种经验不断连接,让幼儿产生有意义的学习。第二,要让环境会“说话”,与孩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家长对话。第三,在创设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中给予幼儿更多自由表达、自由思考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袁爱玲,廖莉.幼儿园环境创设理论与实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 曹文真,孙凤霞.“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主动学习环境创设[J].幼儿教育导读,2017,(1).

猜你喜欢
幼儿环境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
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