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卢塞恩的环境美看瑞士环保管理

2020-07-09 01:24刘少才
保健医苑 2020年6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瑞士分类

文/刘少才

多次去过瑞士,走过瑞士多个城镇乡村,感觉瑞士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国家,人间天堂,名不虚传。而小城卢塞恩无疑是瑞士最美的城市之一,很多名人形容“最美不过卢塞恩”,的确是美得属实,形容得恰如其分。

卢塞恩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从意大利乘旅游大巴进入瑞士后,看见盘山高速公路,绿色的山野,山野里的小木屋,你才会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安居乐业和真正的繁荣。一个山地之国,一个近百年来未经战火洗礼的国家和人民依旧保持着他们的祥和与清雅,就像瑞士城市中流淌的河水一样清澈见底,天鹅海鸥共戏于上,让游人惊叹不已。这里每年游客都高达数以万计,但它依旧保持着犹如山野清泉般的澈丽,这不禁使人叹服。进入这个高原山地之国后,但见这里山成型,树成林,草成片,有如进入天堂一般。这里的城市干净整洁,处处是花草树木。

到瑞士第一站就是卢塞恩,卢塞恩是瑞士中部只有8 万人的小城,别看小城不大,可是已经有1300 多年的历史了。早在罗马时期,它还只是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小渔村,后来,为了给过往的船只导航而修建了一个灯塔,因此得名卢塞恩,拉丁文便是“灯”的意思。1178 年卢塞恩建城,1386 年,卢塞恩及其周围地区组成了瑞士的一个州。悠长的岁月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上古人类历史的文明。在这个靠旅游业变得越来越富有的国度里,卢塞恩的地位也显得日臻重要,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天络绎不绝。

有人形容“上有天堂,下有瑞士”,而小城卢塞恩是最被人看中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有“湖光山色卢塞恩”之美誉,是真正的人间天堂。上天造就的自然美与人工修饰的建筑美和谐地融为一体,世间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处如此之美的地方了,这里便渐渐形成了令人心荡神驰的旅游胜地。而卢塞恩又是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生活方式,把生动活泼、便利舒适的城市生活的优点与美丽自然的生态环境相结合,真正达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生态城市”定义。

卢塞恩是环保型的城市

说到卢塞恩的美,除了自然环境外,就是人为环境的管理与保持,卢塞恩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的干净,到底有多干净呢?干净到大街小巷无纸屑果皮,墙壁无涂鸦无乱写乱画乱张贴;干净到自来水打开水龙头就可直接饮用;干净到大街小巷看不到任何垃圾,那么垃圾都哪去了呢?原来当地人不但垃圾入箱入袋,还仔细分类,垃圾分类分为10 类。当地人喜欢养狗,还专门给狗设置了专用垃圾箱。他们的环保意识真是值得我们学习,绿地草坪可以进去,或坐或卧或野餐都可以,但是仔细观察,人们在草坪上坐一下,离开的时候不但将垃圾带走,还会主动把草抚平,尽量减少给小草带去的伤害。

瑞士人的环保教育是从孩子做起的,除了出生后受父母的环保行为影响,孩子从上幼儿园就开始上环保课了。除了书中的环保知识外,还有专门的补习机构,这个机构不是补习英语,而是环保。瑞士国家有环境保护基金会,各州各市还有分会,会里有专职的环保教师。他们的环保课程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专门设计,还有统一培训。这一切都是因为瑞士人深信,童年的熏陶、浇灌和培育,会深刻影响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方式,同样也会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州乃至整个国家的整体形象。

瑞士的垃圾分类

瑞士是个联邦国家,全国划分为26 个州,虽然每个州对垃圾处理都有自己的规定,但都是大同小异。在瑞士,垃圾处理早已走上法制化轨道,而扔垃圾也是有规定的。比如食用油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废油瓶不能直接投入回收瓶子的铁柜;日常垃圾使用统一的黑色垃圾袋,以方便装运等。而专用的垃圾回收车有良好的密封性,既不影响市容,也没有难闻的气味散发出来。

瑞士垃圾分类详细,回收再利用率高。据说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瑞士全国就开始实行了垃圾分类处理。多年来,垃圾分类标准不断细化,分类越来越详细,从具体如何区别垃圾属性都有资料可查证。

垃圾回收在瑞士有法可依,政府立法规定,企业生产塑料瓶包装的产品,必须保证回收空瓶75%以上,否则不予批准。瑞士的城镇和乡村都设有资源回收中心,废物分成10 类:玻璃、纸、铁、铝、油、电池、轮胎、家具、砖瓦和化学药品。树叶和草屑在院子里制成堆肥,只有不可回收废物方可当作垃圾处理。在瑞士人均每年消费5 公斤包装瓶,其中96%得到了回收利用。

对于有害物质的回收,瑞士规定更为严格。每年销售3800 吨干电池几乎全部由销售商店回收后,运到废电池厂进行集中处理。废弃的家用电器集中收回后还要在专门工厂进行了检测、分拣,分类处理。

由于瑞士在垃圾处理上舍得投入,有专门的处理措施,使得瑞士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再利用堪称世界最彻底、最高效的国家。

瑞士的垃圾处理

瑞士政府很早就重视对垃圾的处理问题,并制定了垃圾回收制度。对垃圾的处理做了明确的规定:厨房垃圾要装进棕色袋中,每天按时放在指定地点等人收取;旧书报要单独装入袋子,按指定日期放在外面;炸过食物的废食用油要单独放进容器,每月定期收取;汽车用过的机油每月有固定的收取日期;对于玻璃瓶子,居民要按绿色、棕色和无色透明三类放进指定的回收机开口;包括手表使用的微型电池在内的所有干电池绝不允许随便丢弃,必须送到出售电池的商店,并放入专门回收旧电池的盒子里。

由于国家规定分类处理垃圾,所以在许多家庭大都有5 个垃圾袋,一个装剩菜、果皮等生活垃圾,回收后可以生产肥料;一个装报纸和废纸;一个装玻璃瓶子;一个装塑料瓶子;另一个装一般性的生活垃圾。分类详细,既避免污染,又可回收利用。

瑞士对乱扔垃圾者罚款

瑞士一项新法令用来强制维护市容的整洁,所有被抓到乱扔垃圾的人,将被处以罚款。比如乱扔烟蒂将被处以40 瑞士法郎的罚款。养狗者如不及时将狗屎用塑料袋捡起扔到狗屎箱中,则罚款80 瑞郎。对这一政策,民众反映较好,瑞士家庭杂志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95%的市民认为,乱扔垃圾者,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这项新法令,其目的不在于征收罚款,而在于通过这种威慑力使人们都意识到现在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瑞士人是世界公认最遵守纪律的人,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能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所以在瑞士是看不到有人乱垃圾、乱吐痰、乱扔烟蒂的。我们在大街上行走时,一位同团游客犯了烟瘾,只是拿出香烟闻一闻,最终没敢点燃,因为大街上看不到一个吸烟的。

在当今世界上,环境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瑞士政府最早认识到,为了国计民生,必须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环境优美,才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人、投资商进入瑞士。而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垃圾的处理本身就与城乡居民的健康、洁净的生存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

由于瑞士政府非常重视对垃圾的处理,并采取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甚至还有垃圾警察,瑞士各地的干净程度在全球是出了名的。这么一个干净的国家,旅游名城卢塞恩怎么会拖后腿呢,所以导游说,在瑞士皮鞋穿一个月不用擦并不奇怪,随便在马路边找个地方坐下,屁股上不沾土是事实。卢塞恩只是瑞士的一个窗口,从卢塞恩的环境美,也就看到整个瑞士的美。为此,不但瑞士人常常为自己身居美丽的国家感到自豪,就是外国人亲眼看见瑞士美化绿化的环境,也赞不绝口!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瑞士分类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探索科普垃圾处理知识的有效路径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环卫型推土机的设计与相关研究
瑞士镇迷阵
给塑料分分类吧
一起游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