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8年不孕不育患者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临床药敏分析

2020-07-09 01:29朱国兴冯佩英陆春卢荣标尹颂超李美荣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喹诺酮

朱国兴 冯佩英 陆春 卢荣标 尹颂超 李美荣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在女性下生殖道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前期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1]。临床上Uu与不育不孕症和不良妊娠结局之间也密切相关[2-4],在不孕症患者群体中也是高检出率[5-6]。目前,临床上用于Uu感染的抗生素主要有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三大类药物,多数不孕不育患者如果检测到Uu感染,会主动或被动接受抗生素的治疗,但是长期不合理或不规范应用抗生素治疗Uu感染,可能会诱导Uu对临床常见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耐药性。因此,分析不孕不育患者群体中Uu对抗生素的临床药敏结果,不仅可以指导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也有利于优生优育和二孩政策的落实。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2007—2018年本院不孕不育科(生殖中心)6 516例诊断为不孕不育症并送皮肤性病科性病实验室的患者的Uu临床药敏结果,标本均取自患者泌尿生殖道,其中男性2 090例(32.1%),年龄22~56岁;女性4 426例(67.9%),年龄20~46岁。

二、方法

1.标本与试剂:所有临床标本按常规取材、送检。Uu培养、鉴定和药敏试剂均采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解脲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Uu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该试剂盒同步测定Uu对米诺环素(minocycline,MIN)、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红霉素(erythromycin,ERY)、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I)、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ROX)、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司帕沙星(sparfloxacin,SPA)和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EV)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剂盒由选择性液体培养基和含有24个微孔的试剂条组成。1~2号微孔是质控部分,3~6号微孔是鉴定与半定量计数部分,7~24号是药物敏感性试验部分。

2.检验方法:取出所需数量的液体培养基,平衡至室温,摇匀。将50μl培养基加入C-空白孔中。将无菌拭子采集的分泌物标本插入培养基中,挤压旋转拭子数次,使拭子中标本渗入,弃拭子。充分混匀接种了标本的液体培养基,用加样器分别准确量取50μl接种到试剂条余下各孔中(除外C-孔)。然后往试剂条的每一孔中滴加一滴石蜡油,并盖上盖子。将剩余培养基连同试剂条一起置35℃~37℃隔水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分别于24 h和48 h观察结果。

3.药敏结果判定:当指示孔变色,2个药物微孔48 h不变色,提示敏感(S);2个药物微孔均变红,提示耐药(R);低浓度孔变红、高浓度不变则提示中介(I)。

由表1和图1、2、3可知,从敏感率角度,Uu临床株DOX、MIN、CLA和AZI占据敏感率前四位,分别为DOX(男性95.6%、女性93.5%)、MIN(男性95.4%、女性94.8%)、CLA(男性 89.5%、女性89.4%)和AZI(男性88.5%、女性88.1%)。从中介率角度,Uu临床株对LEV、SPA、ROX和ERY的中介率相对较高,分别为LEV(男性61.5%、女性61.1%)、SPA(男性47.9%、女性51.3%)、ROX(男性21.2%、女性42.6%)和ERY(男性24.4%、女性33.9%)。从耐药率角度,Uu临床株对CIP的耐药率(男性80.4%、女性71.9%)尤其突出。

目前临床上治疗泌尿生殖道的Uu感染,仍然限于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和四环素类三大类药物,在不孕不育患者中亦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耐药性,而且耐药率和敏感率因地区、因时间不同而报道不一。国内刘思宇等[9]报道,200例不孕不育患者Uu的检出率是62.5%,相应药敏实验显示Uu对DOX、MIN和CLA高度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7.6%、96.8%和93.6%,而氧氟沙星(OFL)和ROX的耐药性强,耐药率分别为20.0%和10.4%。陈芳芬等[10]报道140例不孕症妇女中,Uu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次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而对红霉素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对环丙沙星敏感性最低。国外对Uu的耐药率报道也不一,其中Maldonado-Arriaga等[11]报道不孕不育患者中Uu对DOX(100%)、CLA(93.3%)、AZI(86.6%)敏感,对CIP高度耐药(86.6%);Foschi等[12]报道,Uu对喹诺酮类药物有明显的耐药性,尤其是CIP(77.0%),其研究结果同时表明,MIN和DOX仍然是治疗Uu感染的一线药物。Skiljevic等[13]报道Uu对CLA(94.6%)、四环素(86.5%)、CIP(83.8%)和ERY(83.8%)均耐药。本研究结果提示,6 516例从不孕不育患者泌尿生殖道分离的Uu临床株对上述9种抗生素的临床药敏结果不一,其对各个抗生素之间敏感率和耐药率差异各有波动。

6 516例不孕不育患者泌尿生殖道分离的Uu临床株对MIN、DOX、ERY、AZI、CLA、ROX、CIP、SPA、LEV 9种抗生素的临床药敏结果见表1,其敏感率、中介率和耐药率之间的比较见图1、图2和图3。

成岩后影响鲕粒的主要为重结晶作用。形成鲕粒的碳酸盐在结晶时为文石,后期已转变为方解石,部分方解石切穿泥晶层,为重结晶形成。且重结晶现象越靠近核心越强烈。鲕粒核心也已重结晶为细晶方解石,在核心附近泥晶层纹已很难分辨,并有两粒自形白云石晶体结晶。

结 果

耐药率=耐药菌株数/菌株总数×100%

A组共有20例治愈,26例有效,4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2.00%;B组有10例治愈,22例有效,13例无效,有效率是71.11%,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敏感率=敏感菌株数/菌株总数×100%

表1 2007—2018年不育不孕患者Uu对9种抗生素药敏结果一览

图1 2007—2018年不育不孕患者Uu对9种抗生素敏感率比较

图2 2007—2018年不育不孕患者Uu对9种抗生素中介率比较

讨 论

Uu在不孕不育人群中的检出率因地区、时间不同而差异很大。Sleha等[7]报道111不孕症女性患者中,44例(39.6%)检出Uu。国内沈瑛红等[2]报道,在4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中,25例(62.5%)检出Uu;白玮等[8]报道457例女性不孕症Uu感染检测阳性率为50.0%,其相应男性配偶的Uu感染检测阳性率为48.3%。虽然检出率不一,但是均提示Uu与不孕不育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治疗不孕不育症合并的Uu感染,也是多数临床医生的选择之一。

图3 2007—2018年不育不孕患者Uu对9种抗生素耐药率比较

中介率=中介菌株数/菌株总数×100%

这些问题的出现恰恰表明,员工缺乏内部控制观念,缺乏对理念的理解,只停留在内部监督的层面,而不能深入理解内部控制的本质和内容[1],导致执行力和约束力低。

从敏感率角度,DOX、MIN、CLA和AZI占据敏感率前4位,也就是说,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不孕不育患者泌尿生殖道Uu感染的首选药物种类。从耐药率角度,CIP的耐药率尤其突出,提示近几十年随着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包括临床各科室和养殖行业,Uu长期面临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选择压力,比较经典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如CIP的耐药率亦随之在高位波动。而从中介率角度,Uu对LEV、SPA、ROX和ERY的中介率相对较高。这提示,如果这4种抗生素继续不合理使用或滥用,Uu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率亦随之增加,反之,如果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能够得到落实或规范,Uu对这些抗生素的选择压力随之减少,耐药性亦可能会下降。

教师对翻转课堂的了解情况:熟悉了解占25.9%,基本了解的比例为39.6%,不太了解的比例为34.5%;教师对微课的了解情况:熟悉了解37.9%,基本了解46.6%,不太了解15.5%; 教师对慕课的了解情况:熟悉了解17.2%,基本了解31%,不太了解51.7%。

当不孕不育患者检出泌尿生殖道的Uu感染时,即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医患双方的治疗意愿往往都比较强烈,部分患者甚至反复主动或被动治疗,不仅容易诱导Uu对临床常见抗生素的耐药,而且容易造成菌群失调、继发二重感染等,同时也造成有限的医疗资源被浪费,加重患者负担。所以,根据药敏结果规范化治疗不孕不育患者泌尿生殖道的Uu感染,具有现实的、迫切的意义。

猜你喜欢
泌尿生殖道喹诺酮
喹诺酮类抗菌药应关注哪些特殊的不良反应?
分析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和生殖道感染特征分析
优质护理在泌尿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泌尿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多媒体技术与P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46例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