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革命遗址流传的几个关于毛主席的故事

2020-07-09 10:40
云南档案 2020年5期
关键词:渡江立春毛主席

■ 董 杨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毛泽东同志表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他思想博大深邃、胸怀坦荡宽广,文韬武略兼备、领导艺术高超,心系人民群众、终生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以下几个长征革命遗址流传的小故事,是毛主席一生丰功伟绩、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的点滴。

中国革命的春天来到不会太久

水田寨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

1935年2月5日,在四川、贵州、云南3 省交界处一个叫“鸡鸣三省”的地方即威信县水田寨花房子,决定以洛甫(张闻天)代替博古(秦邦宪)在党内负总的责任,实现了党的最高领导人的顺利交替,从而使遵义会议决议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从组织上巩固了遵义会议成果。博古交权后,“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博古交权这一天,是1935年的农历节气立春。”常委顺利分了工,研究解决了一系列问题,毛主席松了一口气,他心情很好地说:“今天是多好的日子,乙亥年立春,在‘鸡鸣三省’迎来立春,这是天愿人意。”他还回味道:“在我的湖南老家有个风俗,在立春的这一天,不走亲访友,一家人来到田边,给田地拜个年,希望有个好收成,有钱赚。回家后,有钱无钱都要打牙祭,大米饭要煮到腰身高,猪肉要切成有楼板厚,那红烧肉啊,一口含在嘴里,好烫好烫,油从嘴角淌了出来。”

周恩来露出了笑容:“立春、立春,大自然的春天到了,中国革命的春天也要来到了。‘金鸡齐鸣,三省皆闻’,到了‘金鸡齐鸣,全国皆闻’的时候,我做东,烧上一大锅红烧肉,随使吃。”

张闻天深感责任重大:“是啊,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副担子我先挑着,挑不动的时候,让力气大的来挑。那锅红烧肉我要先舀上一勺,这回我要坐在凳子上慢慢品尝。”

毛主席坚定地说:“那个时候不会太久!”

一定要派最得力的干部和最好的连队

193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进驻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后,当晚就召开会议,对抢渡金沙江作周密的战略部署。会后周恩来几乎一夜未眠,尽快考虑出一个具体的方案组织实施渡江。经过缜密思考,第二天凌晨,周恩来就来到毛主席的北屋。把他直到昨夜才考虑成熟的渡江方案向毛主席交换了意见。

毛主席听后连连点头说:“这个方案很好,为了保证中央纵队顺利渡江,一定要派最得力的干部和最好的连队。”

中央红军书写在柯渡镇清真寺墙上的“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的标语

周恩来胸有成竹地说:“准备派干部团三营为渡江先遣支队,他们在遵义、土城战斗中都打得很好,士气很高。”毛主席完全同意周恩来派干部团组成渡江先遣支队的安排。他略思后说:“还可以考虑再派一个工作组配合前卫连队行动,我的意见派保卫局副局长李克农,再带上几个人去。”“好的,我派人通知李克农同志,要他再物色几个人。”

红军要严格党中央在民族地区的政策

4月30日,在寻甸丹桂村发生了一名新战士对回族群众的风俗习惯不了解,冒犯了回辉村清真寺,导致了一些误解,这位战士向在场的清真寺主持金阿訇和回族群众诚恳地道了歉。朱德总司令知道后,再次来到清真寺向主持金阿訇道歉,讲解党的民族政策。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后,也即刻与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商量,说:“红军要严格党中央在民族地区的政策,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保护回民利益。”王稼祥把毛主席的指示和朱总司令的要求立即向各部队传达,并安排在清真寺门口的墙上写下了“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等大标语。

寻甸丹桂村墙上毛泽东所作的诗

红军在柯渡镇的这个小插曲深深地打动了当地的回族群众,使清真寺主持金阿訇深受感动。红军走后,当地反动派四处铲除红军留下的大量标语。金阿訇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家人砍了许多柴火把这条标语严严实实遮盖了。80多年过去了,这条标语仍然完好地保存在墙上,成为文物保护单位。

党中央交给的任务要做到万无一失

毛主席在赴皎平渡途中经过石板河时,看到这里地形险要,森林茂密,是阻击追敌,掩护红军主力渡江的极好地方。当毛主席得知干部团先头部队已经找到船只,并顺利渡过金沙江的消息后,他首先想到的是要使红军顺利实现渡江计划,就必须狠狠打击尾追的敌人,使之不能贸然前行。

5月3日,中革军委把阻击敌人的任务交给向来都有打硬仗、恶仗传统的董振团及其所率领的五军团,毛主席亲自向董振团布置说:“前面报告,刘伯承、宋任穷率领的干部已经在皎平渡夺得6只木船,顺利渡过金沙江并控制了两岸,为了保证中央红军顺利渡江,军委决定,五军团在石板一线构筑防御工事、阻击衔尾追赶红军的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纵队,掩护主力过江,军委要求你们,至少要坚持三天三夜。”

丹桂村

红军长征渡江时毛泽东住的山洞

毛主席还特意交代说:“要告诉大家,这是党中央交给五军团的任务,3万红军能否安全渡江,就全看你们了,要抓紧时间搞好动员,同时还要选好位置,构筑好工事,要做到万无一失啊!”董振堂铿锵有力地回答:“请毛主席放心,决不辜负党中央的希望,保证人在阵地在,五军团只要还有一个人,敌人就别想跨过石板河。”

董振堂接受任务后,把军团部设在了地势险峻的小庙丫口的山梁上,并在此向团以上干部传达了毛主席和中革军委交给的石板河阻击任务。会后,董振堂深知责任重大,为了万无一失,他约上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等人,亲自查看地形地貌,确定阻击地点,构筑工事以及火力部署。特别是小庙丫口一带是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御敌屏障,利用好了还真能发挥毛主席所说的“以一当十,以十当百”的效果。5月9日,红五军团成功完成掩护主力过江的任务后,也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

吃饭喝水睡觉是小事,工作最重要

5月3日拂晓,毛主席渡过金沙江,在江北岸头一个岩洞内住宿办公。毛主席过江后,曾风趣地对刘伯承说:“前几天,我们有的同志老担心,怕渡不过金沙江,被敌人挤上绝路。当时我对恩来、朱德同志说,没关系,四川人说刘伯承是条龙下凡,江水怎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说完,在场的领导和战士都开心地笑了。

根据毛主席警卫员陈昌奉回忆:“主席过江后就住在江边附近的山洞里,一到洞里,主席就出去和刘伯承他们研究布置渡江的事去了,我就找了块木板给主席铺了地铺,上面有块油布和被单。办公地方就不好办了,这里没人家,找不到桌子也找不到凳子,我这个任务完不成。想主席一天行军200 里只吃了两顿饭,还没喝上水呢。我就去给主席烧水,用个有盖搪瓷缸烧的。这时主席进洞去了,办公的桌凳、文具都没弄好,见我不在就问另一个警卫员:“陈昌奉呢?叫他来!”那个警卫员找到我,我就请他转告主席说我正在给他烧开水哩。没隔一分钟,那个警卫员又来叫我,说主席叫我赶快去。我急忙赶去站在主席身边。主席问我:“陈昌奉,怎么办公的地方还没弄好?”我回答说:“这里没有人家,哪来的桌凳呀?”主席说:“你不会想办法吗?”我说:“想什么办法呢,没有人家哪里去找呀!”这时主席严肃地对我说:“你忙烧开水做饭干啥呀,这时工作最重,江那边还有几万同志没过江,关系着几万同志的性命呀,吃饭、喝水、睡觉是小事,工作最重要!”主席说完,就自己动手把装文件的铁皮箱提了一只过来,我赶快又把另一只提了过来,我同主席一边把箱内的文件和文具拿出来,把两只铁皮箱拿来并排起,铺上一张油布,就算是主席的办公桌了,又把背包提过来当凳子,于是主席马上开始办公了。

毛主席在江边办公和生活,伴随他的只是油布一床,白洋布被单一床,毛毯一床,四五斤重的被子一床,装在枕头套里做枕头的换洗衣服两套,一件灰色大衣,一个干粮袋,一把雨伞,一双雨鞋,一个暖瓶,一个饭盒,还有一个带盖的搪瓷盅。办公用品只有铅笔两支,铜墨盒一个,另有军用地图和四部皮盒装的电话机,这就是毛主席在金沙江畔指挥千军万马时的全部家当。

猜你喜欢
渡江立春毛主席
农事 立春
《一叶渡江》作品赏析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农事 立春
电影《渡江侦察记》与聂凤智
吕蒙白衣渡江
命题小品——一苇渡江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