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背景下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0-07-09 03:16卢海妮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财税会计专业证书

【摘 要】本文分析财务机器人背景下企业对财务人员需求及学生就业的影响,并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相脱节、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等问题,提出基于“1+X”智能财税证书改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优化课程建设,实现“1+X”“课证融通”;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实现“理实相融、多元互通”。

【关键词】“1+X”证书  会计专业  智能財税  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4C-0115-03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19年6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作为第二批“1+X”证书(智能财税)制度试点院校的试点专业,以育人为导向,以“1+X”证书制度为抓手,以“1+X”试点工作为契机,发挥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实现精准育人和高水平育人。

一、财务机器人背景下企业对财务人员需求及学生就业的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出现,财务共享、财务机器人、金税三期的到来,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账务处理从传统记账转变为机器人记账,会计机器人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利润表、国地税申报表等;财务工作也从“填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账务报表”的传统财务核算工作转型为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及总结分析,提供财务分析报告、税务筹划方案、预测决策方案等。对企业而言,财务人员是一项特殊的资产,其水平和能力能为企业提供更高价值的服务,能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因此,在现代经济发展形势下,企业需要具有核算能力、岗位适应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适应企业发展的高技能复合型财务人才。

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笔者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的形式,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专业对口率、工作满意度、教学环节满意度以及教学工作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具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大赛获奖证书的学生,以及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更受企业的青睐,对口率、就业满意度及稳定性较高。其他学生则存在专业对口率、工作满意度较低且更换工作频繁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促使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脱颖而出,更好地提升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应开展智能财税“1+X”证书工作,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二、“1+X”智能财税证书背景下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未与智能财税“1+X”证书衔接

智能财税是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财税行业的应用,是企业和经济领域价值管理与运行的基本业态及核心基础工程,其考核内容包括社会共享初级代理实务、社会共享初级外包实务和社会共享初级企业管家三个科目,旨在考核学生的管理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及智能办公能力等。2019年开始,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会计技能赛项的竞赛内容进行了较大改革,由原来的电算化内容替换为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等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事前预测、事中核算及事后分析,以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为竞赛题目,核算和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由此可见,高职会计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转变为培养复合型智能管理会计人才,单纯开设财务会计、行业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传统的专业课程远远不能满足智能财税背景下对会计技能人才的需求,体现为实践课程少,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将“1+X”证书考核内容进行课程衔接,没有体现财务共享、财务信息一体化。

(二)校企合作力度不够,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相脱节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企业多数为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等财务服务公司,此类财务公司的特点为专业性强、人才需要量少及对人才要求高等。近年来,学校经常到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洽谈校企合作,但没有取得新的进展,缺乏深度合作企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没有政策支持,税收优惠政策不能落实,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校企合作缺乏利益联结,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校企合作处在学校“一头热”的状态,企业参与度不高;三是企业没有深入参与学校的办学过程,合作程度仅限于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临时用工等形式,校企合作方式单一,学生人身保险缺少保障,没有享受到工人的待遇,工学矛盾较为突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四是会计教学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时,虽然都进行了企业调研,但与企业合作的深度不够,对学生的教学目标没有形成统一口径,缺乏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评价和诉求,使得岗位技能需求与之脱节严重。

(三)教学手段相对落后,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进入智能化信息时代后,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涉税业务千变万化,青年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从事会计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经验,重理论、轻实操,有知识、缺技能,课堂教学常常“纸上谈兵”,短期的岗前培训“大而全”,却少了“精而专”。个别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滞后,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的需求。

三、基于“1+X”智能财税证书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优化课程建设,实现“1+X”“课证融通”

1.通过缩减、合并、融合等方式优化课程设置。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从横向来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从纵向来看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专业课程通过缩减、合并、融合等方式优化课程设置。一是将职教云、云班课、智慧云与微信雨课堂等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提前预习,教师布置作业、线上答疑等,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缩减专业课程课时,增加智能会计和管理决策实训课程;二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合并重复的课程内容,整合课程逻辑框架,将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升级为会计智能化,实现财务信息共享;三是将智能财税“1+X”证书考核内容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使企业经营管理业务融入“开具发票—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分析”全过程,实现智能财税一体化,核心课程财务共享智能化。

2.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平台,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学资源平台通过系统设计、先进的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建设核心课程、主干课程、职业资格应试课程、财税智能“1+X”证书考核课程等,形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特色的、开放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该教学资源平台可以讓在校学生提前预习、课后复习,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也可以为顶岗实习学生、四类在职人员开放线上教学等个性化学习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提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1.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邀请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会计专业校企人才指导委员会,开展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洽谈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课程标准研讨会等,对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会计人才职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

2.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共同制订“1+X”证书标准。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共同培养人才,实现共赢。邀请企业共同制订“1+X”证书标准、资源建设、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与总结反馈等,最大限度地与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相吻合,实现方案共商、信息互通、教师互融、共同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发展等目标,促进人才结构与专业结构、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行业活动与专业教学实践活动间的互动融通。

3.搭建行业信息化校企合作平台,提高校企无缝链接智慧服务水平。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行业信息化校企合作平台,用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发布、行业企业证书认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1+X”证书考核认证、会计行业行情发布、税收政策宣传等,给学校及时提供智能化人才需求和智能化岗位能力要求。企业形成校企合作办公室,建立行业企业专家库,给教师提供参与企业业务能力提升项目、寒暑假实践挂职锻炼的机会。

(三)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实现“理实相融、多元互通”

智能化信息时代背景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势在必行。一是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安排副高级以上教师带教青年教师,全面提升其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行政能力等;二是通过企业挂职锻炼的方式,每学期选送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全脱挂职半年至一年,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三是通过校外培训的方式,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收获新的知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其综合教学能力。

理实相融、多元互通是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多元互动、多方位参与、多层次协作、多角度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以开启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通过边学边教、激发兴趣、挖掘潜能、以学定教、顺势导学等多渠道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例如,《成本会计》教学以“观摩—调查—演练—展示—评议”等流程实施。首先,第一次课,教师将学生分组后带到工厂了解工厂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观摩工厂的生产车间、半成品库及成品库,了解工厂生产各个环节的业务核算流程。其次,小组通过调查、研讨形成调查报告和汇报课件,以“破冰之旅”的形式,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评议,各小组以汇报、小品、表演、展演等多样化形式,展示参观后对企业成本会计的认识、成本核算业务的了解、成本管理的理解,以及心得体会等。最后,企业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点评,分析成本核算业务,总结此次活动的开展效果。理实相融、多元互通不仅围绕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陈玲晖.创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于“1+X证书制度”[J].现代交际,2020(2)

[2]宿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0)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大智移云背景下‘课证融合、多元互通的高职会计专业1+X证书的探索与实践”(XY2020ZD008)

【作者简介】卢海妮(1982— ),女,广西横县人,高级会计师,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副主任,研究方向:财会、教学管理。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财税会计专业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