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X社会企业养老服务机构部分倒闭案例研究

2020-07-09 03:30李欣遥吴薇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2期
关键词:社会企业居家养老PPP模式

李欣遥 吴薇

摘要:我国目前养老问题给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带了许多新挑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的不断弱化及机构养老的局限性使得居家养老模式的地位不断突出。考虑到政府直接提供服务的局限性、公共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PPP模式逐渐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重要方式。本文以X社会企业养老服务机构为例,探究该企业部分门店倒闭的原因,并基于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方法,分析其内部发展的优劣势以及来自外部环境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战略提出合理建议,为其他社会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居家养老;PPP模式;社会企业;SWOT分析

一、X社会企业概况

吉林省X商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对外投资三家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一家机构承担了吉林省某些社区居家养老定制化服务,具体分为康护之家、日托之家、助老之家三类,其中前两类均在2018年成立,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月收费在三千元到六千元左右,而助老之家的十一家分店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和附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同,其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老人参与程度都有所不同,多数助老之家在走下坡路,有的已经确定失败并撤出社区。

二、X企业在养老服务领域的SWOT分析

(一)优势(S)。第一,企业具有综合性,经验丰富;x商业服务集团旗下有多家子公司,员工总数近3500人,年总收入过亿,是一所横跨清洁、养老、家政、饮食、后勤服务等领域的综合企业。本文所研究的公司成立晚于其他子公司,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可以借鉴早期经验,良好对接业务交叉的部分。第二,品牌优势;该品牌已经在国家工商总局获得注冊商标,完成V I标准、选址标准、设施标准、产品标准等标准化建设。荣获多项光荣称号,参加多次高峰论坛,承接过多项试点工作,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劣势(W)。第一,依赖政府资金;养老行业福利性和微利性的特点导致养老机构难以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再加上项目管理运营的财政支出、风险应对支出以及设备投资等资金问题,处于初创期或经营状况不善的企业仅能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资金上。第二,服务和产品质量差;在调查过程中老人普遍反映饭菜味道差,很少有肉,而且用来补差价的挂面定价高于市场价格。该机构医疗设施不先进,不齐全,只能提供最基础的血压等生命体征测量,缺乏专职医护人员。第三,缺乏专业人才;X企业不重视求职者的专业性,招聘门槛太低,没有把吸纳人才当作重点,吸引来的求职者质量参差不齐。另外,社会服务性企业由于行业待遇不高,本身较难吸引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

(三)机会(O)。第一,养老产业市场需求大;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阶段,养老产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兴朝阳产业,已成为当前经济的热点投资领域。第二,政策支持;长春市从2014年初起,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城区困难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养老服务券,依托企业和社会组织为符合条件的困难老人提供服务,并对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以建设集中供养的日托、短托或长托服务为主的城市社区托老中心给予一定补贴。第三,内外部资源整合的便捷性;企业可以和周围的学校、公立医院,草根组织,慈善基金会等组织合作。NPO作为第三部门,在政府领域和市场领域之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威胁(T)。第一,PPP模式在我国方兴未艾,缺乏系统成熟经验;现阶段我国尚没有建立完善关于PPP应用的法律法规。资本金问题和风险在项目参与方之间的分担问题成为制约PPP项目落地或失败的主要因素。第二,市场竞争压力大;同行竞争,非物业服务行业的涉入以及非营利机制的竞争劣势都是制约社会企业发展的因素。第三,企业信息透明度低,导致大众对社会企业的曲解;网络上关于X企业运营管理的介绍和开展各种活动的纪实非常少。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愿意向我们透露公司运营情况,附近的居民老人只知道政府给该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免收房租,并不了解其他内部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建构X企业SWOT分析矩阵(见表1)

三、结论(X社企部分倒闭的原因)

第一,商业化逻辑盛于社会公益逻辑;X社会企业机构在提供服务时钻地方政府对PPP模式运用职责定性不到位的空档,忽视自己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偏离了政府投入起初良好愿望轨道,能使社会公众不能享受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所能给他们带来的便捷和满意。第二,忽视公众参与,未及时获得反馈;X企业依附于政府行政职能部门,缺乏积极自主性,缺乏调整和改进服务的意识以及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企业不透明的信息以及低质量的服务很容易使老年人猜测公司的资金流向,怀疑公司承接政府项目的目的。第三,企业的阶段性决策;面对市场复杂变化的宏观形势,社会企业难免为自保而回归商业模式以维持存活。X企业助老之家部分门店的倒闭与合法性不足、缺乏资源、激烈竞争以及市场环境都有很大关系。

四、发展建议

第一,确立合适的服务项目;服务项目并不是越多越好,企业应专注于那些有长期大量需求、对资本消耗较少的同时又使被服务人群获益效果明显的项目;社区养老服务项目要讲求规模效益,可考虑与周边社区合作、与企业协商各自开展不同的养老项目,减少同质项目的过度竞争。第二,提高人力资源专业化水平;企业可以阶段性地进行员工培训,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根据对员工技术水平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案,并提供到高校或者其他养老模范机构交流学习的机会。第三,增加企业透明度,接受公众监督;在信用缺失的今天,加大信息披露是企业及其领导者赢得广泛信任、创造更多价值的重要保障。公众反馈反映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效果,为企业遵纪守法施压;媒体监督有利于敦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减少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正面的媒体报道还能提升企业形象;接受第三方监督机构的监督一般是履行义务,而一份满意的答卷则是再次与政府合作的巨大优势。

五、结语

“理想的社会,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是社会企业:为社会成员提供均等机会,为社会创造有意义的价值,不给环境造成破坏。”这是2013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发展报告》中的美好愿景。当所有的商业都有高标准的道德底线并坚持立业为善时,他们便是绿水青山、老有所依生活的缔造者。

猜你喜欢
社会企业居家养老PPP模式
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