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抽样及针对性检验探析

2020-07-09 09:35杨永成
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 2020年3期

杨永成

摘 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食品安全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黔东南州食品产业基础薄弱、点散面广、生产方式落后,从业者素质总体不高,特别是各县(市)农贸市场规模不一。农贸市场的食用农产品是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该食品的抽样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农产品的抽样检验关系到群众食品的安全食用。为规范黔东南州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安全,笔者查阅了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抽样及检验相关规章和标准,本文从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的抽样方法以及检验技术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抽样;针对性检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贸市场的农产品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全。国家相关部门对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强调以高标准、高要求对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人民群众食用的农产品安全可靠。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近年来农贸市场中食用农产品的抽样方法以及针对性检验方法展开分析[1]。

1 农贸市场农产品抽样检测存在的问题

1.1 全面监抽难度大

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黔东南州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经营者以小农经济为主,面对小、散、乱的个体经营主体,相关监管部很难统筹全局,监管到每一个个体经营者。不仅如此,目前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多采用实验室定量抽样检测方法,这种抽样检查方法流程复杂,成本高,耗时耗力,现场操作技术难度系数大。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品种多,散而杂,有许多农民种的产品进入,受人员、经费等影响,难以兼顾全面。总而言之,由于目前黔东南州地区差异,检测方法成本高等诸多因素导致对农贸市场监管难度增大[2]。

1.2 传统检测方法成本高,产品检测针对性不高

目前,我国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的抽样检测方法属于实验室定量抽样检测方法,这种方法的检测流程非常复杂,部门人员对地区食用农产品进行集中检查,在小、散、乱的农贸市场中想要对各个个体经营者进行逐一调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抽测检验成本非常高。此外,不同的经营者售卖的农产品种类不同,质量也是层次不齐,在检测过程中很难进行针对性检测,这导致检测出的数据结果与检测标准有着很大差异,信息明显不对称,检测方法缺乏科学性[3]。

2 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抽样针对性检验的对策

2.1 加大食用农产品的抽测监管力度

针对农产品抽测过程中人员专业性不一、人员少等特点,有关部门应该强化对内部人员的监管,设置严格的审查标准,从严执法。同时,提高农产品检测标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售卖卫生质量不达标、农药剂量超标等食用农产品的现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所食用的农产品安全可靠[4]。

2.2 采用智能性的平台管理

有关部门合理利用网络,通过高度集成化和信息化的网络组建网络食品安全检测平台,采用云技术实时将现场检测出的数据传送到相关的检测平台,确保监测信息的时效性。为检测样品统一配置唯一的生产编号,通过农贸市场的信息填报与之绑定并且进行相关定位,显示各个农贸市场的交易数据,方便检测人员在抽测过程中的数据校对,去除抽测过程中的冗杂部分,提高市场食用农贸产品的抽测效率。

2.3 加大检测机构扶持,更新先进的检测设备

尽管目前黔东南州农产品生产产业发展迅速,相关的农业生产资源不断更新,但是黔东南州地处偏僻,产业链受到制约,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方法与结构功能,还不能跟上发达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时,对检测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黔东南州食品检验机构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进行机构整合、人财物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检验机构条件、高端仪器设备、高端人才与先进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再则,依据国家食品抽检细则要求,对检验指标,特别是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添加剂、非食用物质与真霉菌素等人民群众最为担忧的风险指标的检验要求越来越高,黔东南州食品检验机构受资金、人才等制約,检验指标尚未健全,政府需要加大对检测机构的扶持,更新先进的设备仪器,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技术培训,进一步完善机构融合,将食品监抽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

3 结语

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食用安全,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市场监管部门应对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的检测予以高度重视。检验技术机构针对农产品检测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展开了针对性的探讨,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采用更能适应农贸市场这种小、散的市场环境的检测方法,进一步提高抽样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充分利用云技术,通过政府平台、新闻媒介、技术机构“实验室公众开放日”等多种方式公布检验结果、检验机构实验环境、精密仪器设备与技术专家等,提高政府公信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梓建,黄和兴.食用农产品流通环节抽样检验若干问题探究[J].现代食品,2019(9):48-50.

[2]张一青,顾炳仁,苏佳惠,等.应用快速检验抽检苏州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状况[J].中国卫生产业,2019(19):152-153.

[3]蔡若纯,刘海虹,申超群,等.广东省农贸市场兽药残留风险清单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3):4092-4098.

[4]王立明.吉林省食品检验所食品检验检测研究专题[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6):1429-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