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启发下的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0-07-09 12:45蒋渝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院校护理高职

摘 要:高职院校若是想有效提升办学质量以及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要从教师、教材以及教法这三点作为切入点。通过加强校内师资力量、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更新教材内容与展现形式等多方面来进行护理专业教学,同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等。本文就将从“三教”改革背景下如何对高职院校内科护理学科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为主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字: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护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046-02

内科护理学作为高职院校中护理专业的重点课程,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該课程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巧,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临场实习和护理工作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在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是当前学校应当关注的问题。通过“三教”改革能够帮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关联,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一、“三教”改革的意义

高职院校内进行“三教”改革是为了培养出具备更高职业素养的人才,也是学校在展开教学时最为关键的核心内容。贯穿“三教”改革的核心实际上是促进高职院校积极开办专业性产业,将产业与教学进行密切结合、加强校企合作,通过这些来提高教学中实用性以及针对性[1]。在“三教”之中,教材作为课程规划以及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载体;教法则是作为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必要条件;要达成教师、教法、教材的全方位改革,就必须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进而改善教学方式以及教材[2]。

二、教师改革

教师作为推动“三教”改革的主体之一,无论一所学校的教学主旨以及课程规划如何的优秀、合理,一旦在教师教学方面出现了差错,还是无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学校要突出教师在教学时的主体地位,为教师营造出好的教学环境。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改革方式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以及教学使命感。

1.1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在组建教师团队时,由于护理专业的专业特性就要求教师具有多样化的教学能力。只有教师具备多种才能,才可以为学校和学生带来新的知识教学方式。学校应当尊重教师之间的教学分工。

教师团队可以以多人共同教授一门课程的形式展开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自身教学任务之后,多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确保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详细的了解[3]。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师生和谐关系,提高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逐渐推动高职院校中的教师管理制度

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团队建设需要满足当前“三教”改革的需求,重点就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首先需要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增加有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一方面学校可以安排专业知识储备能力较强,但实践经验较少的教师去合作企业中积累工作经验,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则需要聘请具备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都兼备的人才来校担任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逐渐增加内科护理学这一课程的教师专业性,让学生能够接收到更加专业、完善的知识教学。

三、教材改革

教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为师生呈现教学内容的载体,要求教学科具有内容浅显易懂但知识又不浮于表面[4]。所以教材中的内容除了要考虑到专业的知识,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且高质量的教材也要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方式来教授。但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材中关于内科护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不全面,甚至有些教材只是将知识集中于课本内,并没有进行有序合理的划分。

2.1制定高职院校教材编辑标准

教材的标准应当是能够体现专业的知识、科学严谨的逻辑性以及专业的历史发展。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做好对教材的合理规划和建设,必须严格把控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毕业学生的质量。只有通过与合作企业一同开发专业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实训教材,才能保证学生所接收的都是有效知识。

同时学校还可以对教材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更改,要求突出教材的实际应用性,并且注意要与时代最新科技接轨,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进一步完成对教材的改革。

2.2及时更新教材大纲以及教材内容

随着时代的进步,护理专业的相关知识也在不断得到更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及时或定期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所接触的都是专业内的最新动态的知识。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需要考虑到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合作企业实际用人情况,再来将内科护理学的教材大纲进行修改,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教学培养,可以安排更多的课程让学生可以得到实践操作的机会[5]。只有在有限的课程学习中让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才能让学生对患者病情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材的更改应当突出护理专业的特色,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作为第一要素。

四、教学方式改革

教材是教学内容展现的载体,那么教法就是教师教学的工具。教学方式是由教师与学生双方的配合去完成的,通过教师的知识教授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能够有清晰的理解,并且有助于学生增强自身专业实践的方式[6]。教法的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专业知识和技巧能够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3.1以校企合作作为切入点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教学的基本特征。而教法改革的重点就是通过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机会、专业性以及开放性,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实训和专业实习等环节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问题,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展开知识创新。

除此之外,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不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考核方向更着重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等等,从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3.2综合教学方式

在进行内科护理学这一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情分析以及護理病历等等教学方式进行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确保学生每项学习任务都能过关。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病例的分析,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看待同一病例情况。

教师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输,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学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三教”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中关于护理专业中的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方式在不断改进,与此同时教材的优化和师资力量不断的增强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学生通过护理技能的相关培训,可以早日掌握护理技能的实际操作,既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护理意识,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护理知识学习的探究欲等特点,展开更具有针对性、更为合理化的护理教学。

参考文献:

[1]梁克东,王亚南. 基于“三教改革”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创新路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8):28-34+41.

[2]孙进. 高职院校全面深化“三教”改革探索——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煤炭高等教育,2019,37(04):59-62.

[3]杭彩云,尚润玲,周方颖,张素俭. 基于“三教”改革提升高职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以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94):19-21.

[4]宋良玉. 工匠精神视域下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路径初探[J]. 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22):40-43.

[5]李臻.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园林类专业“三教”改革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9,6(88):55-56.

[6]彭湘华. “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4):146-147.

作者简介:蒋渝,1980年2月生,女,汉族,湖南岳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猜你喜欢
院校护理高职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