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空间批评视域下的《偶遇者》

2020-07-09 12:58安晓通
青年生活 2020年2期
关键词:身份文化

安晓通

摘要:“空间批评”是西方社会文化后现代化的产物,它是在文化地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关注文学空间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拟借助空间批评理论,从物理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试图探讨《偶遇者》中的空间意义。

关键词:《偶遇者》;空间批评;身份;文化

一、前言

近三十年来,空间批评理论是西方学界兴起的重要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亨利· 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5-1991) 可以说是空间批评理论的奠基人。其在《空间的生产》中提到“空间是产生于目的的社会实践,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并提出了空间的“三元辩证法”,即自然空间、感知空间和社会空间。[1]

《偶遇者》是南非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白人富家女朱莉和黑人修车工阿布杜相爱后,阿布杜无法摆脱非法移民身份被驱逐,朱莉跟随他回到沙漠,并融入其中,而困居沙漠的阿布杜不停申请其他国家签证,努力逃离沙漠的故事。[3][6]

物理空间中,非洲城郊、奢靡宴会、广阔沙漠、贫苦村落等場所对主人公禁锢及解脱起到重要作用;心理空间中,主人公被自我及人际关系所束缚,在打破着心灵桎梏的过程中,找回自我;社会空间中,朱莉和阿布杜的不同境遇反映了城乡、阶级等各类社会矛盾的存在。本文通过发掘文本背后的空间意义, 展开对种族、文化及身份的深思,试图在生命归属、身份认同等问题上有所启示。

二、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是可以客观存在的,承载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实践,它存在于空间实践中。文本中的地理景观便属于物理空间,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意义。[2][5]

南非“城郊富裕区”的“奢侈宴会” 和阿拉伯“荒凉沙漠”中的“贫苦村落”,都是《偶遇者》中重要的物理空间,空间之间的置换可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在南非富郊区,朱莉作为南非白人银行家的富家小姐,对自由充满向往,她努力摆脱上层阶级优越感,融入下层阶级,始终未能摆脱枷锁。随后她与阿布杜相爱,而阿布杜作为非法移民被遣回国,这时故事情节发生变化,朱莉选择冲破阻挠和阿布杜一同回到故乡,也正是在阿布杜的故乡——沙漠村落中,朱莉获得新生,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所以,最终解开朱莉心中枷锁的是沙漠村落。

这一物理空间的移动影响了故事的走向。两个相对的地理空间,不仅彰显了阶级、文化差异,也显示了身份与思维结构差异。而两个空间的变化也象征了朱莉心理从束缚到解脱的重大转变。

三、心理空间

心理空间,承载着人物特征和想法,是外界环境和社会经历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反映,“它将物理空间建构的文本框架深入,为作者提供间接表述情感的渠道,也为读者打开了窥探人物内心的窗口。” [1][4]

朱莉在离开南非,去往阿布杜的家乡后,“她发现自己慢慢构建成另一个自我。她的生命中有过好几个自我,包括那个在“市郊区”的千金小姐;包括那个想开创一番事业的公关女郎......直到她在小村屋里把机票递给阿布杜的那一天,这情形才有了彻底的改变。”[5]她在沙漠中逐渐融入了当地文化。在面对选择和困难时,可以听从内心,做出选择。她找到了自我的归属感,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人际关系的束缚,实现了心理空间上的巨大跨越。

四、社会空间

社会空间是小说空间表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生产社会又反映着社会。它不只是人的活动场所,更重要的是人物关系的构建。[1][4]因此,城乡、阶级、种族矛盾等都是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莉本是南非富家千金,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城市中,最终跟随着阿布杜来到阿拉伯,入乡随俗,接受当地文化,改变自己外来者身份,融入其中,最终朱莉在沙漠村落中找寻到自由与归属感,成功突破了阶级的束缚。而阿布杜作为阿拉伯非法移民,摆脱不了非法移民身份,仍旧想突破身份门槛走向上流社会。即使重新回到贫穷落后家乡的他还是一心想要逃离,始终未能突破。[7]

在朱莉和阿布杜的身上,体现了繁华都市和贫苦乡村的城乡矛盾、上流社会和下流社会的阶级矛盾,反映了当今社会白人特权仍存在,有色人种仍受歧视的事实。

五、结语

《偶遇者》塑造了两个种族、阶级相差甚远的“偶遇者”。其身份的悬殊和境遇的不同,让这对恋人因欲望而渐行渐远。笔者通过分析,发现空间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它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借助空间批评角度分析这部作品,挖掘了背后的社会文化属性,揭示了在全球范围内像南非这样多种族、多文化共存的社会中,个人身份建构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M]. UK: Blackwell, 1991.

[2] 车莉莉. 在迁移中重构身份: 读戈迪默《偶遇者》[J]. 文学教育(上), 2017(10): 18-19.

[3] 纳丁·戈迪默.《偶遇者》[M]. 梁永安 译, 广西: 漓江出版社, 2015.

[4] 郭佳会, 孙森. 空间批评理论视域下的青山七惠小说研究——以《灯之湖畔》为例[J]. 美与时代(下), 2019(03): 85-88.

[5] 夏静, 胡忠青. 在本我与超我的博弈中快速成长的强大自我——《偶遇者》主题解读[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3): 32-33.

[6] 徐恬. 纳丁·戈迪默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7] 朱梦蝶. 从空间批评的角度看《偶遇者》的文化意义[J]. 文学教育(下), 2015(04): 37-39.

猜你喜欢
身份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假如你和孩子互换身份......
关于“take”的其中身份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