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加固中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分析

2020-07-09 10:33张旭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张旭

摘 要:在路桥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加固桥梁常常用到钢纤维混凝土,这种路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对其施工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提供有用的借鉴。

关键词:桥梁加固;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热平衡

现今我国路桥施工各项技术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桥梁重要的检测标准和核心的技术手段,并通过相关研究和实践,已经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实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对路桥造型、结构、材料等多方面的工艺和施工方法、科学技术等熟练掌握,进而能够让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施工中能够体现更丰富的个性化目标[1]。在对相关施工中的高性能化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中,需要坚持不懈,如此才能够让我国的路桥施工水平更加飞速发展。

1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适用性

技术适用性对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影响十分严重,在技术适用性分析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钢纤维混凝土特点,来优化混凝土中的长径比,使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广。另外,钢纤维混凝土技术还会应用在很多恶劣环境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地区适用性。在实际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由于路面对热量吸收程度的影响,可保持路面之中冻土的热平衡效果,实现路面抗冻性能的提升。在此种前提之下,公路桥梁施工中需要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技术。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想要保证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工作人员需要保证钢纤维混凝土在应用之后达到规定的设计强度,这点可通过抗压强度检查工作进行具体确认。

2 桥梁加固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工艺

2.1 定位放样与支模

对槽钢侧模标高进行有效控制是本工程施工定位放样的主要目的,将混凝土设计厚度定在250~300mm之间,并选用槽钢侧模进行施工。首先将灰饼设置在侧模下方,确保其间距在1500mm以下,进而对标高进行有效控制。挂通线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根据挂线位置在基层上进行侧模板的放置,对其位置进行初步固定,通过水准仪对模板顶部标高的准确度进行检查,确保其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并对模板的平直度进行详细检查,当侧模顶标高与设计要求相符后,利用钢筋棍钉入地面下和侧模焊接,达到槽钢水平固定的作用。

2.2 拌和施工

相关施工操作人员务必要清晰正确科学的物料投放顺序,明确所有物料的搅拌时间,保证钢纤维的整体配制过程是科学合理、工作有序的。在进行钢纤维材料的配制时,重点观察是否有出现钢纤维结团现象。施工操作人员应该选用合理的物料投放方式,一般进行物料投放时选用先干后湿的顺序,按物料的分级进行投放。在进行物料投放的同时,使用分散机将钢纤维投放至混凝土搅拌机中。分散机的使用过程中建议将功率控制在0.7kW~1kW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投放物料,力争钢纤维混凝土性能要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并且使得物料分散均匀,最终达到实现搅拌均匀的目的。最后要严格把控物料的搅拌时间,混合料的搅拌需要控制好时间,一般时间把控建议为干拌时间控制在1min内,湿拌时间控制在2min内,湿拌完成后,外加剂的搅拌时间控制在2min左右。

2.3 运输施工

因钢纤维混凝土坍落度不高,在运输的时候,一般选择自卸汽车,不必使用混凝土搅拌车,为了提高施工效率,需要对运输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为30min,保证卸料—浇筑时间的科学合理。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全面控制,避免出现材料离析现象。

2.4 摊铺

混凝土选用跳仓浇筑,设置时施工缝应与伸缩缝相结合。每个区段内短向(6m)隔跨支模,进而实现隔跨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与设计要求符合时,将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地面作为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的侧模,并进行第二次浇筑施工。选用商品混凝土作为混凝土材料,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拌和作业,通过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并把混凝土自卸入模,出料与铺筑过程中,应在1.5m范围内严格控制卸料高度,进而对离析状况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纵向分条的方式进行钢纤维混凝土铺设作业,相比分隔缝,纵向分条宽度应与其具有一致性。从端部进行摊铺施工,在膜内倒入混凝土拌合物后,要集中卸料,保持较慢的速度,厚度应比模板高出2cm左右,特殊情况下应增、减材料,以此确保纵横断面与施工要求相符,混凝土摊铺过程中不能出现中断情况,应确保其持续性。

2.5 振捣压实

與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钢纤维混凝土需要较长的振捣时间,需要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钢纤维下沉、过振等问题。同时,可以选择功率相对较大的平板振动器,使上下结构层钢纤维的均匀性达到规定标准,在出现结团现象的时候,需要将钢纤维及时分撒,对混凝土堆积或漏料区域及时进行处理,并向混凝土内均匀洒布。另外,可以利用滚筒碾压、整平,避免钢纤维等材料凸出,增强其密实度。

2.6 整平及切缝

在对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方面进行探讨时,也需要关注整平及切缝处理,满足这方面施工技术科学应用要求。在此期间,应做到:(1)施工单位及人员在了解钢纤维混凝土特点及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可使用凸棱金属滚进行整平处理,以防出现钢纤维直立现象。同时,应对路面进行抹面与压纹,实现对钢纤维混凝土的高效利用,避免引发其应用问题;(2)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进行切缝处理时,应根据相应的规定要求,在性能可靠的切缝机支持下予以处理,给予这类路面使用寿命延长、性能优化等更多支持,在规定期间内完成好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计划,最大限度地提高这类材料的利用效率。

2.7 抗滑处理

在桥梁抗滑处理的时候,压槽、拉槽的施工方式存在弊端,会带出钢纤维,使抗滑结构深度无法达到规定标准。为此,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考察,刻槽法能够发挥理想的作用。当钢纤维混凝土强度范围在8~15MPa之间时,选取刻槽机,保持其横向施工的如期进行,控制槽距在25mm以内,控制槽宽与槽深为3mm。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目前的优点非常多,在路桥施工中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效果。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路桥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理清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消除负面影响,合理应用各项技术,增强整个施工的适应性,提高路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仝芸.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山西建筑,2013(04):158-160.

[2]郑峰.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4(17):51,53.

[3]鲁强.浅谈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2(17):99-100.

猜你喜欢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隆潘卡尔电站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泵送施工
论配合比设计在公路建设施工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