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2020-07-09 10:33胡晖晖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桥梁施工

胡晖晖

摘 要:通过对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桥梁预应力技术的分析以及在路桥施工中应用的论述,旨在提高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

關键词:桥梁;预应力技术;施工;应用

1 引言

在中小型桥梁工程中,有着较大的工程量和较广泛的施工面积,通常会采用预应力技术。很多以前修建的钢桥,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做好维修和养护措施,通过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促使桥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2 预应力技术应用的优势

在如今的道桥施工中,通常会见将预应力技术给应用进来,这是因为预应力施工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将其应用到桥梁的加固维修、提升大件以及顶推施工方面,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预应力技术作为公路工程桥梁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有许多自身独有的优势。

(1)具有较强的使用功能。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密度较大,承重和抗压抗变形的能力较强,在道桥建设中采用钢筋混凝土能够很好的保证道桥的质量,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冲击力。

(2)具有较强的耐久性。桥梁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桥梁的使用寿命是施工人员的核心价值追求,可以通过使用钢筋混凝土之类的材料等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其耐久性的提高。

(3)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在施工前设计人员对道桥的受力进行分析,包括受力的大小和角度等,这样有助于设计出最大承受能力的使用方案,提高桥梁的质量,确保桥梁使用的安全性能。

3 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

(1)在受弯构件中应用。因为碳纤维有着较高的强度,并且有着较为简单的施工操作流程,因此,在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过程中,往往会将碳纤维片给应用过来。通常情况下,在加固之前,有初始内力存在于受弯构件的内部结构中,有压应变和拉应变存在于混凝土本身,因此,在压力的影响,就会升高混凝土自身的压应变,进而提高受弯构件的承载力。

(2)在工程加固施工中应用。为了促使桥梁的结构性能得到改善,通常情况下,就需要将一些必要的加固措施应用到路桥施工过程中,也就是将补强措施应用到构件中,促使现有桥梁的承载能力得到恢复或者提升,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并且还需要将一定的卸载措施应用到桥梁构件中,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桥梁加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所具备的初始应变。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将一定的预应力施加到桥梁构件上,有拉应力产生于受压区域,当压应力形成于受拉区,就会有效减小构件的拉应变和压应变,即便构件的承载力达到了一定的限值,依然会增加应变,并且钢筋应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加固,这样就可以将加固钢筋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

(3)在多跨连续梁桥梁施工中的应用。通常情况下,可以划分为两种多跨连续梁,分别是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前者指的是跨中区的桥梁,后者指的是支座区域。如果梁的抗弯载力和抗剪承载力无法与施工规定的要求所符合,那么施工人员就需要将一定的加固处理措施应用过来,如果跨中正弯曲的抗弯承载力无法与施工规范规定所符合,那么就需要将粘贴纤维加固措施给应用进来,虽然有着较为简单的施工操作流程,但是加纵筋锚固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4 桥梁预应力技术施工工艺

(1)将下料处理工艺应用到桥梁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在结束张拉工序前,需要灌浆于锚垫板和钢管中,以便形成粘结段,促使预应力筋得到固定。此外,在预应力筋下料过程中,首先要对粘结段部位的钢绞线进行干净的清洗,并且去除PE层和油脂。此外,施工人员需要对粘结段的长度和位置进行控制,避免有错位问题出现于施工过程中,并且在穿束钢筋的过程中,需要对钢绞线下垂带来的影响充分考虑,还需要将张拉伸长带来的影响充分纳入考虑范围,这样整个预应力筋两端的粘结段有着大致相等的粘结力。

(2)将穿索工艺应用到桥梁预应力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桥梁预应力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筋的长度,保证不小于150米,施工人员往往会通过墩顶导向槽以及跨中转向位置来进行穿索施工,但是要想在箱梁里面全部穿索12根钢绞线,就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施工人员就会采用单根穿索的方法来穿索预应力筋,在穿索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在整个桥梁范围内缠绕钢绞线,这样才可以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来进行预应力施工。在穿索工作开始前,需要分别编号施工所需的钢绞线、锚板孔以及密封盖小的孔,只有利用单束穿索的方法来穿索12根钢绞线,结合钢绞线的位置,将相应的限制措施给应用进来,避免有钢绞线缠绕问题的出现。

(3)压浆施工方法应用。如果采用预应力技术来进行桥梁构件的施工,在固定体外索锚横梁过程中,将局部粘结的方法给应用进来,并且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的标准来控制它的粘结度。通常情况下,要在保证压浆密实度符合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控制粘结路段的粘结力,保证超过了施工设计规定的张力,只有这样,方可以与锚固施工规定的标准所符合。在桥梁预应力施工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序就是压浆施工,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按照一比一的模型试验之后方可以进行。一般完成了张拉施工之后的一天之内,需要开始压浆施工工序,并且,只有将手动压浆机应用过来,方可以对压浆的均匀稳定性和压浆的压力适度给有效控制,促使桥梁工程的施工效果得到保证。

5 提高桥梁预应力技术应用质量

(1)设计要符合桥梁施工标准。因为预应力技术主要利用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所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融合必须要按照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实施。设计与管理人员必须结合设计方案内容做出正确的混凝土设计,同时还应该注意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预应力技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结构强度的测量验证,进而强化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保持建筑的美观性与实用性。在施工过程中设计测证阶段,施工人员还应该重视施工环境的安全程度,同时要将材料的应力控制在允许的施工范围中,也就说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更准确地做好预应力控制工作。此外,在进行设计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对整体设计内容按照可以标准做出针对性计算与验证,进而强化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与效率。

(2)加强施工过程规范管理。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如果采用了预应力技术,那么就需要严格依据施工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来控制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并且在灌浆阶段,需要严格准确的计算灌浆量,避免孔道浆体的饱满程度不符合相关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避免管孔中流入异物,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堵塞或者渗漏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密封预应力的孔道接口位置以及孔道和孔端等多个位置,特别是一些下层孔道中有着较大长度的灌浆孔和排气孔,更是需要对它的牢固性充分重视。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振捣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损伤或者移位现象,在振捣的过程中,要避免振动棒接触到预应力孔道和锚具。通常情况下,要集中设置预应力孔道以及锚具,那么就存在着较大的施工难度,那么就需要选择合适的钢筋棒,附注采用人工插倒容易出现塑性沉陷裂缝的地方。

(3)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素质。在整个道桥的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具有极其的优越性以及良好的经济指标,预应力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到道桥施工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预应力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对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那么对于施工技术人员来讲,就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工作经验,促使自身素质以及施工技术获得不断的提高,对工程施工质量严格控制,促使桥梁工程的施工效益得到提升,使用期限得到延长,以便更加充分的发挥整个桥梁的性能。

6 结语

总之,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于公路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抛砖引玉,愿和同行一道深入研究,对公路桥梁建设提供一些帮助,推动预应力技术更加完善,造出更多安全路、舒畅路、致富路。

参考文献:

[1]刘一强.市政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探讨[J].广东科技,2014(02):144-146.

[2]严建敏.路桥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传播,2014(08):210,209.

[3]张卫国.浅析道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12):375-376.

猜你喜欢
预应力技术桥梁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问题的探讨
基于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研究
探讨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