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应用

2020-07-09 10:33张朝
关键词: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应用

张朝

摘 要:對于路面来讲,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应用的较多,能够实现合理有效的摊铺压实,保障路面的稳定性与坚固性,满足车辆的通行需求。基于此,本文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促进公路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应用

目前随着交通流量和运输载荷的持续增长,公路工程对路面结构的承载力也有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而公路沿线的工程地质以及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使得路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变化较大,如果路面基层没有足够的抗渗性和机械强度,极易在冻融循环、雨水侵蚀以及运输载荷等因素的作用下,过早出现路基沉降、路面结构变形以及出现裂纹等问题。而水泥稳定碎石工艺是增强公路路面结构承载力与耐久性的最佳选择。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准备

1.1 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与配件应在施工前配备齐全,并对其进行养护与试机作业,确保施工期间不会有施工故障的产生。一般选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分层施工等方式进行路面基层施工。每层压实最大厚度必须控制在20厘米以下。根据单幅施工要点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两层梯队摊铺施工,一般选用拌和机、摊铺机及压路机进行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

1.2 材料准备

水泥:作为结合料的重要稳定剂,水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集料的质量。道路工程施工中选用的水泥应具有较长的终凝时间及较低的标号。如选用快凝水泥、早强水泥等,在拌和、运输、摊铺等作业环节中则时间不足,强度也达不到设计规定。通常情况下,都会选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混合材料:活性与非活性材料是混合材料的两大类型。粉煤灰等物质就是活性材料,其作用就是从水泥内进行氧化钙的析出。不具有活性或具有极低活性的人工、天然矿物质材料统称为非活性材料,要求这类材料必须具有相应的细度及不能具备有害物质。

碎石:碎石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起到骨架作用,碎石质量的优劣对基层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一般都会选用石灰岩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主要材料,其特点为高强度、坚硬,无风化。其粒径最大应在30毫米以下,如其粒径过大,将降低碎石间的粘结力,在受力后级配碎石将出现松散等现象,进而对整个基层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当粒径较小时,将对基层强度造成极大影响,极易出现干缩裂缝及温缩裂缝等问题,基于此,应严格遵循施工实际情况及相关要求进行碎石级配的选择。

水:通常都会选用饮用水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材料,但应对其质量进行试验,确保其所含杂质不会对水泥强度造成影响。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实践

2.1 混合料拌和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厂拌形式,混合料的拌和能力要与摊铺能力相匹配。拌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合料含水量和水泥剂量。拌和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高1%,以补偿混合料在运输和摊铺过程时的水分损失。试验人员应在拌和开机10分钟后进行取样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加水量。正常施工时施工人员、试验人员、拌和操作人员应加强联系,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混合料的含水量,以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中还应严格控制水泥剂量,及时对灰剂量进行检测、调整,做到经济合理。

2.2 混合料运输

通常来讲,混合料搅拌场与施工现场需要保持适度距离,以防在施工过程中降低混合料的性能。应安排合适储量的运输车辆,均匀放置混合料,事先确定运输线路,控制好运输的时间和速度,整个运输过程应平稳进行,避免出现离析现象。为了保证混合料的质量,可以采取一定的遮挡措施,使用薄膜、布料等进行遮盖,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空气、湿度等造成的负面影响。

2.3 摊铺施工

(1)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底层摊铺前,在确认路基的强度、位置和形状精度等达到设计标准,而且表面无杂质或积水情况后洒水湿润,否则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2)按照工艺设计要求复核宽度、高程以及中线,并且确保两侧路肩、中央隔离带模板与待摊铺的基层高程一致。拌合料的松铺厚度应以试验段铺设获取的参数为准,控制好摊铺设备的行进速度、摊铺顺序,并保证摊铺厚度均匀[3]。(3)在路面基层分层摊铺的过程中,摊铺、碾压以及水泥浆喷洒设备之间应密切配合,每台摊铺机配备三辆自卸式拌合料运输车,保证摊铺完毕的路段按时完成终压,并在相邻层摊铺前喷洒水泥浆,促进基层之间的稳固结合。

2.4 碾压施工

压实处理在破碎施工结束之后进行,主要目的在于保证颗粒粒径达到工程设计方案的要求。选择型号和大小适宜的压路机,对相应部位进行碾压,完成后开始破碎性能检测,间隔的距离一般控制在50m。压实试验过程中,应对压实度、路面含水量、速度、力度等技术参数进行考量,在最精准的数据下,保证压实的科学化。对于碾压设备的选择,Z型压路机和光轮压路机的使用的最为广泛,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化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在压实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粉状粒料,因此可以将两种压路机相互结合,采取共同作业的方式,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保证压实的效果。

2.5 接缝处理

仔细分析施工技术方案,完成摊铺施工后,安排合适的施工人员,接头刨出横向方向,在该步骤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应用长度为6m的铝合金杆压在基层结构上来进行性能的检测,将那些因为压实度不足而导致的表面推移或者是因为人为操作不合理而导致的质量不达标部分刨出,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后续的施工接头位置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在后续的混合料摊铺施工的过程中,首先组织人员将接头位置清理干净,同时还应该根据需要来进行水泥浆的涂刷施工,然后将摊铺机熨平板垫高到规定的位置才能开始摊铺施工,保证摊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技术的要点较多,施工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化的分析。从工程特点出发,把握技术的特殊性,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在合理摊铺的基础上进行压实,提高路面的坚固性与平整性。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提升交通的顺畅性,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欣梅.水泥路面碎石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04):89-90.

[2]王祥宇.水泥路面碎石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33):123-124.

[3]庄思雄.公路路面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J].人民交通,2018(08):90-91.

猜你喜欢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应用
高速公路路面基层全厚式施工技术的应用
基于振动成型技术的水泥稳定碎石在城市道路基层中的设计与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防裂性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试验研究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
白崇公路骨架密实型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公路路面养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