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究

2020-07-09 11:35王健
关键词:发展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

王健

摘 要:农产品电子商务具有供应链扁平化、信息公开以及透明共享、市场规模持续性扩大、物流成本大幅下降等特征,使得其成为我国未来农产品流通与销售的主要渠道。但是,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尚未得到合理解决。为此,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农产品流通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讨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同时论述了农产品开展电子商务可能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经济房以补充卖方信息数据以及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等具体方案,以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1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

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四个背景特征:第一,广播电视网络覆盖范围明显拓展,实现了村村通;第二,农村电话与网络发展速度大幅提高;第三,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加快;第四,涉农网站数量明显增加。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形成以及开展是基于“三网融合”与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所产生一种新型交易模式。近年来,物联网技术于农村之中的运用以及发展所获得成就十分明显。当前,大部分农业部门或是与之相关的企业,均开始运用关物联网技术进行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与控制,并实现对视频安全以及质量的追溯,也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帮助。对农产品贸易来说,电子商务已然是农产品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2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优势

2.1 农产品供应链呈现扁平化

电子商务背景之下,农产品流通之中供应链的层级被大幅精简,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的消费者均借助互联网进行交流,并联合何为一体,进而构成B2B、B2C以及C2C等多种电子商务模式。而所有参与该商务模式的主体均能够结合自身需求直接挑选交易目标实现网络交易。传统交易流程之中位于链条末端的农产品生产者以及消费者均能够借助C2C这一电子商务模式将全部中间流程剔除,实现直接交易,大幅缩减生产者以及消费者所投入的交易成本,也对稳定农产品价格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2.2 农产品信息数据公开、共享

电子商务背景之下,不同类型农产品的销售以及需求信息数据均可对外公开与披露,而卖方与买方也可通过不同类型电子商务平台以了解自身所需要的商品。因为网络具备无边界的特点,所以即便是在地域空间方面相距甚远,双方交易主体依旧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对方有关信息数据。以真正达到了信息数据公开化、透明化的目的,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

3 农产品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3.1 卖方信息链大规模缺少

就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而言,依旧处于将家庭经营为主的经营模式,若希望令农产品买卖双方能够于电子商务平台之中完成直接交易,代表农产品生产方应具备对应的电子商务能力。然而我国农民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而农民缺乏这种能力必然使得农产品电子商务环境下身为供给方信息数据链的缺少,或是无法为买方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导致买方难以及时获取农产品有关信息数据。

3.2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匮乏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之中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36.5%,从该数据角度而言,虽然我国农村地区计算机普及率有所提高,但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角度而言,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截至2015年,我国农村依旧存在5万余个行政村尚未接通宽带,而拥有计算机的农村家庭不足30%,农村地区家庭平均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为25.7台。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程度远远不足,信息化水平偏低,也是使得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缺少足够的交易平台的根本原因。

4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具体策略

4.1 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经纪人

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研结果限制,农村地区非网民人群之内约有38.8%的人数是因为不了解计算机或是网络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而无法上网。而为了解决因为农产品卖方缺乏电子商务操作能力而造成的卖方信息链缺乏的问题,当地政府应积极培养一大批农产品电子商务经纪人,以协助农民在网络之中发布不同类型农产品相关信息数据,同时帮助农民汇总以及分类不同类型消费者采购相关信息数据,为农产品买卖双方大家沟通的通道。虽然农产品电子商务经纪人培养以及存在相较于电子商务模式最优化添加了中间流程,但同传统交易模式相比,中间各项流程大幅精简,所损耗的经济利润也大幅降低,帮助农民增加了利润空间。

4.2 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如今,我国许多乡镇地区实现了100%互联网开通,而上述乡镇政府机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及农家书屋均掌握了互联网的应用功能,许多行政村也积极接通了互联网。虽然目前农村信息平台构建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但若可以充分整合以及运用农村既有的公共网络资源,依旧可以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足够程度的支持。

为了充分运用农村既有的公共网络资源,各个乡镇地区可以尝试采用如下电子商务模式结构:第一,互联网平台可以划分为经营性平台以及非经营性平台。一部分属于经过市场化的电子商务平台,其构成企业均为经营性电子商务企业,然后交由企业经营。另一部分是不同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將县级公共网络资源作为中心,乡村个人工网络资源作为节点组建网络,乡镇与行政村所有节点均朝向经纪人开放;第二,信息流方面,构建农产品生产者—电子商务经纪人—乡村节点—市场化电子商务平台—客户双向流动状态下的信息链;第三,技术方面,县级网络技术人员作为核心应承担非经营性网络的建立以及养护工作,乡村基数工作人员重点需要承担网路节点所波及范围之中信息数据上传以及公布发布服务等责任。

5 结束语

近些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方式,帮助精简了传统产品流通流程,对农民经济效益提高而言具有积极效益。故而各个地区政府应积极普及电子商务平台,明确当前电子商务平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经济人以及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等具体方法,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形成,从而保障农产品销售价格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鞠曾,余江霞,王英,etal.欧美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创新做法及启迪研究[J].科技资讯,2019,017(011):249-250.

[2]李芳.“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8):340-341.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农产品争奇斗艳
电子商务: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