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正策略探讨

2020-07-09 12:19谭雨青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2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心理特征学困生

谭雨青

【摘要】小学“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小学阶段学习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心理上往往存在着懒惰、自卑、怯懦等心理特征,甚至还存在孤僻心理,这些心理特征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知识水平有不利影响。这些心理特征的形成往往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因素共同造成的,因此,想要矫正“学困生”的心理问题,需要三方齐心协力,共筑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困生   心理特征   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11-0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其中小学“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尤为受到社会关注和家庭重视。作为刚开始校园生活的小学生,正处在天真烂漫和爱玩的时期,在学习上容易产生厌烦、自卑等情绪,再加上学校学习环境和家庭状况的影响下,极易产生自卑、懒惰、怯懦心理,甚至是孤僻心理,这些心理既影响着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和接受力,也影响了学生正常的交流交往生活,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极为不利。根据分析调查研究,本人发现这些心理问题的形成往往与学校、家庭、个人乃至社会都有密切关联,因此秉承着寻因觅果的原则,本人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成因提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矫正策略。

一、针对自卑心理,以尊重宽容为主,加以鼓励支持

学生的自卑心理往往是在备受打击、忽视、冷落甚至责备下形成的,这与学生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家庭中,父母无意识的责备或者训诫都容易造成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导致学生不敢辩驳、不敢表现自我,乃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这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小学生正处在学校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很多问题、很多事情的判断和解决能力都不足,这时就急需要父母的指导,而不是父母的责备。所以,在家庭中父母應该多多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对于孩子在学校中好的表现要给予恰当的赞扬和奖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于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不要急着责备,而是耐心分析事情,引导孩子采取正确的处理办法,提高学习能力。在学校中,老师对待学生要做到公平公正,奖罚不能有差别,要在学生中树立公正的形象,而非偏心偏帮的形象,对待学习落后的学生,要给予尊重,宽以待人,不能冷言冷语的斥责。在社会上,社会人士对待学生也应该做到尊重宽容,不应该片面评价学生。总之,自卑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以尊重宽容为主,做到公平公正,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

二、针对懒惰心理,以引导教育为主,辅以惩戒惩罚

学生的懒惰心理大多数是家庭的原因和自身原因造成的。父母对于子女总是十分关心包容的,但是过分的关心包容就容易成为孩子不愿学习的助推力,当孩子在学习遇到困难时,父母不应该因心疼孩子的辛苦而不让孩子继续学习,而是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困难,在克服困难的途中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自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非助长孩子的懒惰性。如果遇到个别极端情况,父母应该适当惩戒,而不是放任溺爱。学校老师面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懒惰时不应该一味I采用威胁惩戒手段,而是耐心引导教育,发现学生懒惰的原因,并加以引导,这才能从根源上找到解决办法。总之,学生的懒惰心理需要家庭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以引导教育为主,辅以惩戒惩罚。

三、针对怯懦心理,以鼓励包容为主,辅以教育奖励

怯懦心理的成因与自卑心理的成因相似,但是怯懦心理比自卑心理更加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学生有怯懦心理就意味着在表达自我和表现自我上有更严重的困难,学生对于外界刺激有更敏感的反映。在家庭关系里,学生扮演者孩子的角色,父母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呵护孩子的心灵,对于孩子的所作所为有更大的包容心,不轻易责备孩子,父母要时常带着孩子外出旅游或者参加亲子活动,扩大孩子的接触面和视角,培养勇敢自信的品格。学校要做好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展现学校公平公正的形象,老师要尊重呵护有怯懦心理的学生,不可鄙视贬低,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社会上对于有怯懦心理的孩子要做到包容,要多多鼓励激励,而非耻笑批评。总之,怯懦心理的矫正需要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学生重新拥有勇敢、自信的品格。

四、针对孤僻心理,以实践引导为主,辅以奖励激励

孤僻心理的形成往往与家庭和学校有关。小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多在家庭生活中,也受家庭生活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父母的矛盾争吵极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容易造成负面情绪,尤其是因为事业和生活忙碌的父母,没有太多时间关心陪伴孩子成长,更加容易造成孩子孤僻心理,封闭自己的内心,不与人进行沟通。所以,父母在家庭中应该和谐相处,尽最大努力关心孩子,陪伴孩子成长,多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同时鼓励孩子结交伙伴,认识新鲜事物。在学校方面,老师也应该多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面对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应该多多鼓励他参加团体活动,认识新伙伴和新事物,不能放任不管。

总之,小学“学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自卑、懒惰、怯懦、孤僻心理,每种心理问题都有各自的成因,但基本上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矫正“学困生”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建宏.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正策略[J].甘肃教育,2019.09.

[2]王艳丽.正确处理小学生的逆反心理[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11.

[3]孙瑞平.中小学学困生心理探究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8.08.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心理特征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浅析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借阅心理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