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怎么治

2020-07-10 06:48邓宇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鼻部鼻窦鼻腔

邓宇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009-01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鼻中线从而向一侧或者双侧明显偏曲,或者鼻中隔局部明显凸起影响正常鼻腔、鼻窦生理功能或者其他引发其他全身症状的疾病。

1 鼻中隔的发病率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及居民医疗卫生观念的不断提高,鼻中隔偏曲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健康成年人鼻中隔偏曲的发病率为24%左右,其中临床症状明显者约为9.4%,即每100人中有24人为鼻中隔偏曲,其中9.4人需临床治疗[1]

2 发病原因

鼻中隔偏曲的致病因素较多,常见的有4种。①鼻外伤[2],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因鼻中隔组织结构尚未发育完全,故此时鼻部症状多不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鼻中隔损伤部位增生、骨化而形成鼻中隔偏曲,且青少年时期的外伤史多被遗忘。成人鼻部外伤时也可导致鼻中隔偏曲和软骨脱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鼻中隔偏曲。②发育异常[3],临床研究证实发育异常是导致鼻中隔偏曲的首要因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构成鼻中隔的软骨发育不均衡,形成畸形或偏曲。③肿瘤,鼻腔内或鼻窦肿瘤逐渐生长时可压迫鼻中隔,导致其变形偏曲。④遗传因素,临床研究表明直系亲属患鼻中隔偏曲者其直系后代发病率可显著增高[4]

3 致病机理

鼻中隔对于控制鼻腔气体流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鼻腔气道作用根据鼻中隔偏曲的严重程度、偏曲部位及偏曲发生的位置而变化[5]。患者鼻中隔偏曲发病时,可导致鼻部正常组织结构变形,鼻腔较前明显狭窄,从而导致经鼻吸入气体受限,且偏曲局部骐达黏膜长期受外界刺激的影响逐渐发生水肿、肥厚或瘢痕化,进一步加重患者鼻塞症状。鼻腔黏膜腺体受感染、冷刺激等外界刺激的影响后,分泌产物逐渐增多,鼻窦口处软组织肿胀使其引流作用发挥受限,分泌物外流从而导致负压性头痛、流涕等症状。此外,部分鼻中隔偏曲患者其偏曲部位可压迫鼻甲黏膜,经三叉神经传导入脑后可表现为慢性头痛。若偏曲部位较高时可阻塞嗅沟,使嗅沟长期与外界相隔离,嗅神经末梢长期受偏曲部位压迫,易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嗅觉减退或缺失。临床实践表明,鼻中隔偏曲患者偏曲部位前段鼻腔粘膜较薄,长期受粉尘及冷空气刺激后易出现干燥、结痂,清晨擦拭或用力吹鼻涕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鼻出血[6]

鼻中隔偏曲发病后患者鼻腔气道功能逐渐弱化,且由于患者鼻部症状较重,通气受限,可导致异物感或入眠时打鼾。多数患者偏曲对侧鼻腔因长期的补偿性过度使用是的黏膜、鼻甲逐渐增生、肥大。致使对侧鼻腔也相应缩小,进而出现双侧同时鼻塞等症状。也有少部分患者,长期偏曲后对侧鼻腔因过度使用而造成鼻粘膜及腺体萎缩,鼻腔反常性增大,局部气流通过增加,而形成“空鼻综合征”[7]

长期的鼻中隔偏曲影响的不仅是患者鼻部简单症状,其对于身体其他系统的危害亦不容小视。鼻中隔偏曲患者其鼻部通气长时间受限,尤其是患者入睡时其通气严重不足,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使机体缺氧、高碳酸血症,进而影响患者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可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加快动脉硬化过程等。同时,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多数患者会出现头昏头胀、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

4 诊断

鼻中隔偏曲的诊断较为容易,患者临床症状较为典型结合鼻内镜下观察可见鼻中隔偏向一侧或双侧、鼻腔气道明显缩小即可做出临床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在诊断鼻中隔偏曲后尚应排除鼻腔、鼻窦、鼻咽等其他更为重要疾病,如鼻咽癌、鼻窦真菌病等的诊断,防止漏诊、误诊。

5 鼻中隔偏曲的治疗

通过分析鼻中隔偏曲的致病机理,我们不难发现鼻中隔偏曲的病因在于鼻中隔组织结构的异常。因此,及時通过外科手术纠正鼻中隔偏曲的异常结构,使鼻腔通气恢复至正常水平,对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价值[8]。同时,手术矫正治疗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面部结构,具有一定的整形效果。

5.1手术指征

并不是所有鼻中隔偏曲患者均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者需有如下情形[9]:①长期鼻塞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质量者;②高位偏曲合并鼻窦引流功能障碍者;③长期、反复鼻出血者;④因长期偏曲导致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者。

5.2手术方法

目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主要采用鼻内镜经鼻内或者鼻外唇龈沟切口进入,并行矫正手术,切除增生、肥大组织,矫正骨性机构,恢复鼻腔正常通气功能。

5.3术后并发症

研究显示[10],临床上部分鼻中隔偏曲患者拒绝行手术治疗,究其原因在于对手术后并发症的畏惧心理,认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大且并发症的危害更大。临床实践证明,90%患者经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且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一定要引导患者正确看待鼻中隔偏曲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

目前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5种:①鼻中隔穿孔,主要是手术过程中黏膜张力过高,黏膜撕裂引起,可在手术过程中将取出的软骨置于双侧黏膜裂口之间,可起到预防穿孔的作用。②血肿,是由于黏膜下积血导致,局部小血肿可自行吸收无需处理,较大者需切开引流处理。③脓肿,由于细菌感染所致,须予以切开、引流、抗感染等处理。④塌鼻,手术操作时对骨性结构改变较大,鼻部软组织失去支撑所致。⑤颅内感染,发生概率较低。

参考文献

[1]      王亚林,汪银凤.鼻中隔偏曲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免疫治疗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9,40 (8):885-888.

[2]      赵雅楠.围术期护理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中的作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 (8):1021-1022.

[3]      吴斌.手术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 (13):1589-1592.

[4]      胡林,薛娜,王珮华, 等.鼻中隔偏曲的形态学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8,26(5):323-327.

[5]      周晓芳,许敏达,赵志翔.鼻内镜手术治疗常年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9,21(2):247-248.

[6]      方炜,王铁锋,袁晖.鼻中隔偏曲患者鼻内镜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6):917-920.

[7]      高曼.个案化管理对鼻中隔偏曲术后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 36(3):609-611.

猜你喜欢
鼻部鼻窦鼻腔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清理鼻腔内污垢请选生理盐水
面部形态特征及美学标准的研究进展
清洗鼻腔治感冒
为什么打喷嚏一般都连续打两个?
常挖鼻孔招来感染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鼻窦内窥镜手术的研究进展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