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2020-07-10 16:10张亚娜
好日子(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探究

【摘 要】宏观调控是经济学家凯恩斯所提出的一项经济理论,也是我国目前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宏观调控手段,也有利于解决区域经济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我国地域跨度大,各地区在资源、历史文化、科技水平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各地区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例如,对于长三角、珠三角来说,由于其处于沿海地区,具备海运优势,因此上述地区通过海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内陆地区由于不具备此种优势,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三个经济区,同时也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较大差异。为了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保持东部快速增长的同时,积极发展中西部与东北地区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也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目前,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目前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我国经济建设初期实施计划经济,资源配置上主要依靠政府干预,此方式的优势在于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并能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问题,该模式下企业难以实现自由发展,不利于市场调控能力的发挥。而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逐渐增大的趋势下,政府部门还应充分重视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

二、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式

(一)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及其作用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主体为包含国家行政系统、国家立法系统、司法系统在内的国家政府部门。实行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国家经济发展保持平衡与稳定性,弥补市场经济调节的缺陷与局限性。市场经济调节的不足之处在于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如果单独应用市场经济调节,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进行有效结合,更加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衡与稳定发展。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具体表现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三个方面:

1.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能够发挥良好的调控效果。主要应用用于于产产业业结结构构调调整整以以及及促促进进资资源源合合理理分分配配。。具具体体调调控控措措施施包包括括发发行行国国债债、调调整整利利率率、发发放放贷贷款款等等方方式式,支支持持国家经济项目建设,并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与企业生产行为作出调整。在其应用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根据价值规律合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制定科学的政策与计划,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政府规范市场机制的有效调控措施,可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各类行为主体进行约束。同时,采取强制手段有效保证法律法规的充分落实。比如,针对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恶性竞争与违法现象,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此类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法行为加以处理,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地维护各类经济组织及社会成员的合法利益。

3.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行政机构通过下达命令、制定规定等方式发挥经济调节作用,是一种强制性管理措施。管理范围包括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及其行为。比如,在某种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行政调节手段,要求其生产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作出整改措施,并对其进行问责与罚款。如生产商未达到规定的整改效果,可以采取查封处理。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和速效性的特点,在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

(二)运用宏观经济管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应在不违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宏观调控手段,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达到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在开展宏观经济调控之前,应事先对当前的经济状况作出准确判断,制定出有效的调控措施,同时要有效结合经济信息,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其中,可以应用以下方式开展宏观经济管理,起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综合运用调控手段。

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并建立区域发展规划,才能更好地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在调控手段的具体应用方面,也应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域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对于市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可以更多地选用货币政策,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调节作用。而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由于其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应加强对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应用,发挥对当地各行业及企业的直接影响。

2.促进区域协调与互动。

区域协调与互动机制的建立,能够为政府发挥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提供更好的保障。区域协调与互动机制具体可以包括市场机制、合作及互助机制、扶持机制等,建立上述机制更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有利于充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协调与互动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政府在此基础上发挥调节引导的作用,实现各地区域经济的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

3、加强区域利益共享与补偿。

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不同地区经济上存在相对的优势与劣势,造成区域利益由劣势地区转移至优势地区。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采用相应的宏观经济管理措施,使优势地区给予劣势地区一定程度的补偿,有利于实现长期区域合作。政府应建立区域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对区域产业分工进行合理布局。

4、完善管理机构与法律体系。

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政府部门应对管理机构及法律体系作出不断完善,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效果。在管理机构设置上,目前主要包括“西部开发办公室”、“中部崛起办公室”、“东北振兴办公室”等,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起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而难以发挥更大层面的协调作用。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还可以设置全国性区域管理机构,更加充分地掌握各区域发展变化及趋势,发挥协调区域发展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要对相关法律体系加以完善,其中应包含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有效的规范。

三、小结

在我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宏观调控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三种。在应用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时,应在把握市场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

参考文献:

[1]甘立勇.浅议新时代宏观经济调控机制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文信息,2019(8).

[2]吕文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5(17).

[3]宋莉.浅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下的区域经济增长[J].现代经济信息,2017(4).

作者简介:

张亚娜,(1979- ),女,汉,重庆璧山人,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