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八音会素描

2020-07-12 08:55长治市群众艺术馆046000
大众文艺 2020年8期
关键词:八音上党民间

(长治市群众艺术馆 046000)

上党八音会是我省民间器乐的一大支脉,是流传于我省东南地区、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在其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它始终与晋东南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民间音乐传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不断汲取戏剧、曲艺、民歌等姊妹艺术中的精华,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器乐艺术。2006年5月20日,上党八音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上党八音会主要流行于晋东南地区,是群众自娱自乐和社火活动中演奏的器乐乐种,民间多称之为“吹家伙”“耍家伙”,可分为“行道家伙”和“细家伙”两种。“行道家伙”即“乐户”出身,世代相传,是具有专业性质的演奏团体;“细家伙”即指民间业余团体,如各地的“八音会”“音乐团”等。建国后,由于“乐户”的地位提高,且长期参来各种流派、团体的互相交融,在演奏曲目上已大体趋于一致,因此,现一般统称为“八音会”,按其流传地域和演奏风格的不同,可分为“潞府”(长治)和“州底”(晋城)两大流派。

一、上党“八音会”的历史沿革

上党八音会究竟产生于何年代,现无具体文字记载。虽然从长治出土的一些文物表明在很早就有了一些基本乐器,比如1955年长治分水岭出土的战国时代编钟、编馨及潞城市潞河战国墓出土的甬钟、石馨,《襄垣县志》也记载,唐代礼乐“御用六十七事,民间三十七事分别去取”;“祭祀神圣”“迎春”“秋祭”“庙会”“求雨”“庆丰”“婚丧嫁娶”等均有音乐活动,但并不能证明这就是如今的上党八音会的源头滥觞。根据各方面的研究表明,上党八音会大致形成于元末明初,这一时期上党地区的音乐活动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初具规模,并已广泛地应用于民间各种场合。明代中晚期,民间已经传有各种曲谱,乐户也活跃起来,随着唢呐等乐器的普遍应用,成为八音会的主奏乐器,使该乐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渐形成其特有的风格。

关于上党八音会的历史沿革,可从演奏的曲目和当地其它艺术形式的关系来分析。

上党八音会同该地区各剧种的关系极为密切,这表现在:(1)上党地区地方剧种特别丰富,仅上党梆子就有昆、梆、罗、卷、簧五种声腔,此外还有上党梆子、上党落子、干板秧歌、襄垣秧歌、壶关秧歌、沁源小调等,而且剧团的演奏员经常同“八音会”合作,增加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这就使八音会音乐与戏剧音乐互相影响,互相汲取,这也是促进八音会发展的一个因素。(2)在八音会曲目中,除了套曲、联曲体及小型单曲体外,还有很多是地方戏选段、选场、折子戏甚至整本戏。如上党梆子《五福堂》、上党落子《灵堂计》及地方小戏襄武秧歌、沁源秧歌、壶关秧歌等,而许多戏曲音乐中的曲牌(过场、过门用),则与八音会的曲牌完全相同。如《锣》《朝天子》《劝金杯》《小开门》等。此外,八音会曲目还有相当一部分民间小曲,如《大钉缸》《卖膏药》《打黎城》等。总之,在上党八音会的衍变过程中,总在不断地从民间音乐、戏曲音乐中汲取营养,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二、上党八音会的应用场合

上党八音会属民间风俗性音乐,一般应用于如下场合:

民间的各种风俗性活动。如“打春”(迎春)、“求雨”等。

婚丧嫁娶,这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音乐活动。

喜庆节目。如元宵节社火活动,每队社火前都有八音会吹奏,为高跷、旱船等伴奏;其次是坐堂吹,还有的是对台,俗称“打对”。

自娱性的活动。农闲时如春节(有的地方是腊八)打《斤称歌》。

社会活动。如商店开张志喜,欢送新兵入伍等。

各种祭祀性活动。如长治地区四月十五的城隍庙会等。

上党八音会的曲目大多数场合均可使用。如平顺县西社村的《花腔鼓》、《哀祀鼓》、《太平鼓》实为一个曲目,但用于婚事称《花腔鼓》,用于丧事则称《哀祀鼓》,用于祭祀称《太平鼓》,而襄垣县的《太平鼓》则专用于婚事,《哀祀鼓》专用于丧事,壶关县的《喜鼓》专用于婚事等等。

三、上党八音会的乐队编制

上党八音会使用的传统乐器,分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三大类。

吹管乐器:唢呐(分大、中、小三号)管子(现较少用)、梆笛、柴笙(高音笙)、胡笙(中音笙)、哑腔(只用于咔戏)、海笛、口咪(分尖咪子、塌咪子,即高低音咪子)两种。

拉弦乐器:板胡、二胡、中胡、低胡。

打击乐器:板、二簧鼓(单皮鼓)、墩鼓、梆子、老鼓(扁鼓)、大锣、小锣、十样锦(云锣,现少用),大镲、中镲、小镲。

随着社会的发展,八音会在传统乐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条件陆续加入了新的乐器,如扬琴、三弦、大提琴、手风琴等。后又加入了电子琴、小号、长号、萨克斯管等。

上党八音会的乐队编制并不固定,随意性较大,视不同场合而定,艺人们有句行话,叫“七紧八慢九消停”,一般由七至十人组成。鼓一人,唢呐一人,笙一至二人,板胡一人,低胡一人,大锣一人,小锣一人,镲一至二人。如遇场面较大,或者是办大事时,要用三套乐队,其一是对鼓、对唢呐,即两个墩鼓(即同鼓,俗称战鼓),两个唢呐、大锣、小锣、小镲。其二是常规的乐队。其三是细乐队,即由海笛、管子、梆笛、笙、墩鼓、小镲组成的鼓吹乐,这种场合最少要十六人。

四、上党八音会的艺术特色

上党八音会具体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吹打并用、文武结合,不仅使观众吹吹打打的高超技艺,也是文乐、武乐演奏相互对比、相互衬托,其格调粗犷、高亢,极具北方民间人文特色。在一些地方上党吹打乐更着重于“打”,当乐曲进行到高潮时,锣、镲表演者离座而起,手舞足蹈,表演抛击,对击、用镲拍地等特技渲染气氛,形成热烈火爆的场面。如今,上党八音会已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上党地区的一个文化品牌,上党八音会以其丰富多彩的曲目、优美动听的曲调、粗犷豪放的风格、热烈火爆的场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不失为我国民间器乐中的一枝奇葩。

五、上党八音会的现状与发展

上党八音会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政策限制了它的发展。八音会本来就是民间的娱乐方式,在一些民俗活动中广泛使用,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家园,但有的地方部门以移风易俗、提倡间办婚丧节庆活动,使大部分人生礼俗不再使用八音会,导致很多民间团队失去市场。二是从业人员用唱歌、唱戏、低俗表演代替吹奏,不在吹奏技能上积极进取,从而渐渐失去自己、失去观众。三是受众群体的变化,农村中大部分原来的观众外出打工,群众基础越来越薄弱,新一代的人又不了解八音会这种民间音乐,造成断层。四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要学成一个像样的吹手周期较长,不像用其他门道那样来钱快,所以导致从业人员越来越少,现有从业者年龄偏大的现象。综上这些原因,使民间音乐逐渐衰微,前程暗淡。

笔者认为:上党八音会是上党地区优秀的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符号,是本地人的乡愁,从政府到民间传承和发展上党八音会是我辈的职责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是我们的文化根脉,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全面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势在必行。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予以保护,鼓励和扶持一些民间团体的生存和发展,让民间音乐重现往日的美好和兴旺,让民间音乐重新成为良性发展的文化产业,让人民群众重新听到自己的乡音、牵挂自己的乡愁,以提振我们的民族精神,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八音上党民间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旺了产业 富了乡亲 美了乡村
《八音的秘密》
广西八音传承人庞伟元,奏出乐声里的悲欢离合
上党地区民间传统手工艺生态环境探析
上党地区民间音乐调查报告
广西桂南八音班发展现状探究
——以钦州灵山县八音班为例
八音盒有哪“八音”?
论宋初李筠之乱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