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的“先验幻相”

2020-07-12 08:55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550025
大众文艺 2020年8期
关键词:先验知性范畴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550025)

一、幻相

在探讨先验幻相之前,我们首先要厘清什么是 “幻相”。在我国,“幻相”一词可以追溯到王阳明的《传习录(卷下)》:“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到幻相,渐入虚寂去了。”1意思是虚幻的形象或现象,它在汉语词典中亦有假象之意,在国内用作哲学术语时通常将其译为假相。而在外国哲学家眼里,幻相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思。“现在持戒着人类理解力并在其中扎下深刻假相和错误的观念的概念,不仅围困着人们的心灵以致真理不得其门而入,而且即在得到门径以后,它们也还要在科学刚刚更新之际聚拢一起来搅扰我们,除非人们得到预先危险警告而尽力增强自己以防御它们的猛攻。”2弗朗西斯·培根将幻相提升到哲学范畴的高度,认为在通往真理的征途上,由于人类理智常常陷于种种假相和错误的观念的概念,而衡常伴随着人的理解能力的状态而可能会经常产生扰乱我们的正确认识的那些假相,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幻相具有不可避免的特性。

(一)幻相不是或然性的学说

康德批判地继承、改造了培根的这一观点,并在《纯粹理性批判》一著中用大量的篇幅从唯理论的视域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康德认为或然性意味着可能性,属于认识的领域,幻相是由于人类理性将知性作了超验使用而产生的,是不可避免的。在书中,他直截了当地把“一般的辩证论称为幻相的逻辑”,并进一步指出“或然性”不是幻相的属性。虽然幻相产生也与经验有关,但是“这并不意味这它就是一种或然性的学说;因为后者是真理,只是通过不充分的根据被认识罢了,因而它的知识虽然是有缺陷的,但并非因此就是骗人的,因而不必与逻辑的分析部分划分开来。”3康德认为,关于或然性的学说则属于真理逻辑的范围,它的前提为真,结论未必真;反之,它的前提为假,结论未必为假,因而或然性的学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真实的现实性。但关于它,也不是我们毫无由来的猜想,而是我们做决定时,常常会考虑到的可能性事件,亦即或然性事件。它是指存在的可能性,属于认识论范畴。而幻相,虽然它的起点是经验的,但是它由于思维的超验本性将经验表象作了形而上的判断,超出了经验的范围进入了人类不可认识、无法证伪的超验领域,因而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二)幻相不是现象

幻相和现象也不是一回事情,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对象内容。康德认为,幻相在关于被思维的那个对象的判断之中,而不是在被直观的对象里面,即幻相的产生必源于判断。因为感官是“感受表象的能力”(对印象的接受性),并且通过它,表象被给予我们,它根本不作任何判断也就不存在“幻相”一说;同样,知性本身也不会犯错,因为作为概念的自发性,它仅仅是通过表象去思维对象的能力,本身亦不作任何判断,即康德所讲的“对象在与那个(作为内心单纯规定的)表象的关系中被思维”4。当它仅按自己的规律行事时,一切真理的形式的东西与它自己是一致的。因此,在感官中,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到的是客观事物对我们所显现的如其所是的那个样子,即人的感官表象或现象具有客观性,它没有任何判断,既没有真判断也没有假判断。而幻相则不同,它产生于“感性对知性的不被察觉的影响”,即混淆了判断的主客观根据。康德认为,幻相“只是在判断中、只有在对象与我们知性的关系中才能发现”。5如我感觉今天天气很凉快,这个知觉命题只是说出了自身的感觉,哪有什么对错之分,但是换一种情况就不一样了。假如我认为今天天气很凉快,这就成了一个真值判断,即把主观的根据当成了客观的根据,但是客观的根据是我们不可认识的,它只能被思维,所以就形成了幻相。康德在这里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形式逻辑与实际对象存在不相符的矛盾,并进而从理性自身出发去探究这个矛盾产生的根源。

二、先验幻相

(一)康德的三种幻相

康德区分了经验性、逻辑的和先验的三种幻相。经验性幻相,产生于认识主体对感觉表象做出的错误判断中,换而言之,它只出现在知性规则的经验性运用中。逻辑的幻相产生于对理性形式的单纯模仿,不重视对逻辑规则的掌握和运用而导致的,故而也可以称为误推的幻相。例如“非黑即白”、“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等逻辑错误。“先验幻相不是逻辑错误,逻辑错误一经发现便可避免或纠正; 先验幻相也不是经验幻相,因为它是理性本身所具有的必然倾向。”6康德在这里指出了先验幻相是从经验性幻相中引申出某种超越经验之外的东西,将知性范畴误用到理念当中,作出属性关系、因果关系等判断,从侧面看,这已经预示着先验幻相产生的原因。康德非常重视探讨先验幻相,将其置于先验辩证论导言的开头部分,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说明先验幻相如何产生之前,我们首先要分清与其密切相关的三个原理:内在的、超验的和先验的。康德认为“我们可以把那些完全限定在可能经验范围之内来应用的原理称为内在的原理,而把想要超出这一界限的原理称为超验的原理。”7这里的内在原理指的是知性原理只把经验的可能性作为自己的主题,在经验的范围之内,对感性直观对象进行思维,因而是恰当的、正确无误的、合理的,不会产生谬误与幻相。超验的原理则指的是纯粹知性原理(范畴)超出经验范围之外的运用,它通过推理而把握没有经验内容的对象,排除了感性直观,仅用范畴去把握理念,这是非法的超验使用,产生的结论没有任何客观有效性,与内在的原理相对立。先验的原理是通过普遍条件而先天的表现出来的的原理,王增福教授正是在这个意义将其视为“先验理念的内在的运用的原理,即把知性综合而得的一切经验知识由理性再先验地赋予绝对完备的统一性。”8它把那些原本仅适用于经验范围的原理错误地运用到了经验界限之外,不与任何感性直观相符合,在这种情况下对象就只是先验的没有任何经验内容的对象(本体),这不仅误解、误用了范畴,也混淆了现象与本体。

(二)先验幻相产生的两个原因

康德将产生先验幻相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出于知性范畴的超经验使用;二是出于理性形而上的本性,企图“把每一个对象方面的一切知性活动都概括在一个绝对的整体之中”9。

知性是以概念为思考对象的,而这个对象是物自体刺激感性所接受的表象,它属于经验的领域。康德指出“知性先天可以做到的无非只是对一般可能经验的形式作出预测,由于凡不是现象的东西,都不能是经验的对象,知性就永远不能跨越感性的限制,只有在感性中对象才被给予我们。”10这里知性原理的先天性,指的是知性的纯形式能够把感性直观材料综合为经验知识的先验范畴,为的是在逻辑上而不是在时间上说明经验知识的可能性,所以,知性范畴只能应用于经验对象。再者“在任何一条原理中一个概念的先验运用都是这样一种运用,它与一般物以及自在之物本身有关”11,而物自体对于人类的认识来说是无能为力的,因此知性范畴除了经验界外既没有先验的运用,也没有超验的运用。“然而先验幻相甚至不顾批判的一切警告,把我们引向完全超出范畴的经验性运用之外,并对纯粹知性的某种扩展的错觉来搪塞我们。”12纯粹知性对应的是经验领域的知识,但现在却不断扩展企图获得知识的全体—绝对知识。理性思维没能把知识的运用限制在经验的范围,忘记了构成知识的纯粹知性的运用仅属于经验的领域和经验的对象是有限性,强迫纯粹知性作超出经验界限之外的运用向无限扩展只会失去自己的对象(经验的对象),结果只会是形成了先验的幻相。范畴亦是如此,它属于纯粹知性的先天形式,作用于是可能经验的对象,而我们通过有限的经验对象是无法经验到无限的东西,把它运用于理念(作超验的使用)同样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先验幻相。

先验幻相产生和构成的另一个原因是认识主体对理性的误用和滥用。康德区分了人的三种认识能力:感性、知性和理性。感性是指人的感官接受物自体的刺激获得表象的能力,知性是指思维诸多表象的能力,而理性则指向知性(亦即思维)本身,它是使知性规则统一于原则之下的能力。因此,在康德那里,理性以经验和经验对象为基地,通过概念赋予杂多的知性知识以先天的统一性,是思维知性本身的能力。但是这样一来,理性的统一性就不可能是经验的统一性,因为在康德看来,它力图从有限跨越到无限追求的是绝对知识(本体),这已经超出了经验的界限,这是已经构成了知性的非法运用。由于知性对物自体只有思维而决无认识的功用,这样一来理性就会陷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它只是思维本身(纯思想),只能思维对象;而另一方面,它又要求自身不断地超越经验的界限达到认识现象得以产生的根据(本体)。因此,“如果把纯思想混同为知识,把先验理念误当作知识的对象,就会产生理性不可证明、经验不可纠正的先验幻相。”13

三、先验幻相具有三个特征

(一)不可避免性

先验幻相的不可避免性根源于理性将知性范畴的超验运用和理性寻根究底的思维本性。康德认为“先验幻相不论我们是否已经把它揭示出来,是否已经通过先验批判清楚地看出了它的无效性,它仍然不会停止。其原因就在于,在我们的理性中包含有理性运用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准则,它们完全具有客观原理的外表,并导致把我们的概念为了知性作某种连结的主观必要性,看作了对自在之物本身进行规定的客观必然性。”14这是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所能达到的只是知性知识,然而知性毕竟依然具有自身的限制—经验的实在性知识,它仍旧是不完备的知识。知性的有限性要求知识继续扩展,这种扩展只能借助于知性的先天形式(纯粹知性概念)—范畴。于是范畴产生了僭越,即跨越一切经验性的条件,运用于经验范围之外,由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先验幻相。对无限的渴望是人类理性的内在冲动,像在范畴中所想的对象必须符合概念一样,理性也试图将一切经验知识延伸至绝对知识之上,前者称为知性的统一性,后者称为理性的统一性。理性是一种冲动,给知性指定某种确定的方向,将一切经验知识看作是由诸条件的绝对的总体性所规定的,但这已经超出了一切经验的范围,而经验之外的事物,人只能去思维而无法去认识。康德认为除非理性的准则消失,否则这种幻相就一直存在。

(二)整体性

具有整体性的先验幻相,体现为康德形而上学的三个分支:以灵魂为研究对象的理性心理学、以世界为核心的理性宇宙论和关于一切存在者的存在者(上帝)的理性神学。理性心理学混淆了“实体”(事物的独立存在)与认识主体的关系,把思维的主体—灵魂作为实体来研究,把意识的统一性误用到了客体之上,产生了灵魂不朽等超验的结论。理性宇宙论则是根据被应用在经验的先验形式(知性范畴)对世界的整体性质作出判断,产生了正题具有实践意义和反题具有思辨意义的合乎逻辑的四组二律背反命题。而理性神学则代表着向本体论回归的倾向,康德对“上帝”进行本体论的证明分析得出“上帝是一个是者”而不能得出“上帝存在”的结论,并认为对“上帝”进行任何经验性证明都是无用的。如托马斯·阿圭那对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除了理性,我们是既不能由有限的序列给出单纯的无限序列,也不能由偶然给出必然的存在,我们只能像马丁·路德那样在纯粹的思维当中与上帝发生关系。

形而上学的这三个分支通过先验幻相这个桥梁由纯粹理性向其过渡而来。关于从理性心理学到宇宙论的过度,“我思”本是一个经验性命题,但是当它把“我”向“我自己”表象出来时,却抽掉的对这个客体的直观方式,把“我”当成了存在者本身,关于这个存在者本身并未有任何东西给我思维。这是某种脱离直观对存在本身进行规定的自发性,企图将思维的能力从给予的直观联结一个对象的能力扩展到经验性的东西边界之外,引起了由被给予的有条件者都是由诸条件方面的绝对的总体性所规定的。而理性宇宙论向理性神学过渡的契机则包含在四组在逻辑上都成立的二律背反命题之中,特别是“二律背反中的第三个关于世界上是否有自由因的问题,在第四个世界上究竟有无存在者的问题那里找到了归宿,而康德通过第四个问题实现了向理性神学的过渡。”15

(三)功能的双重性

在功能上,康德区分了先验幻相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康德通过先验辩证论揭示了根系于纯粹理性概念之中的先验幻相将先验理念作了脱离现象界的超验使用,为人的认识能力划定界限(消极作用)。但它还有另外一种作用,即通过逻辑思维从现象界跨越到超验的本体界之中,将一切现象或知识产生与归宿都囊括于其中。虽然超验的领域不是任何经验的对象,但是它却能够经由人类理性从经验的领域过渡到实践的道德域成为可能(积极作用)。通过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限制在现象界或自然界而不能认识本体,但是对于本体,虽然我们的认识对其无能为力,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即是说,虽然先验幻相思辨的领域里使得先验理念失去了客观实在性,但却使得一切有条件者归结于诸条件的绝对的总体性成为可能,即在实践的领域(自由的)每一个人的自由都应符合他人自由的最大自由的这一准则。这也促使了康德由自然形而上学转向道德形而上学,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最高的理想和永恒的价值追求。

四、结语

康德对幻相进行了哲学上的分析,并从人的认识能力出发,以先验幻相为研究对象,区分了“先验”和“超验”以及“现象”与“本体”之别与内在联系。这不仅阐明了理性所具有的内在矛盾,也由此清晰地揭示出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在于把先验理念当作知识的对象。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界限限定于知性范畴,但却揭示出人的纯粹思想不受来自经验世界阻力的影响,可以自由地驰骋在超验的领域。通过为人的认识能力划定界限,限制了知识的范围,给信仰留下了实践理性领域的地盘,为人类形而上的追求开辟了道德的空间。康德以独特的方式去克服传统形而上学不去追问人类理性认识能力本身而盲目信任有限理性的认识这一不足,深化了人类对自身认识能力、认识的具体环节以及认识的层次,翻开了哲学史上崭新的一页,但其最后用道德形而上学取代传统形而上学却依然没有走出不可知论的范围。

注释:

1.[明]王阳明著.《传习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71页.

2.[英]培根著,许宝骙译.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8页.

3.[德]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7页B350.

4.[德]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B75.

5.[德]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7页B350.

6.王增福.论康德先验幻相的特性及其解决[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01):15-20.

7.[德]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8页A296.

8.王增福.论康德的先验幻相理论[J].理论学刊,2007(11):48-51

9.[德]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3页A372.

10.﹝德﹞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71页A247.

11.[德]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66页B298.

12.[德]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8页B352.

13.《西方哲学史》编写组.西方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41页.

14.[德]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9页A297.

15.晏敏.关于康德先验幻相学说的阐释[J].学理论,2015(16):85-86.

猜你喜欢
先验知性范畴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康德定言命令的演绎是一种先验演绎吗?——论纯粹知性与实践理性在先天原则证成方面之异同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研究与实现
先验想象力在范畴先验演绎中的定位研究
枫叶知秋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知性优雅
“知”情知性
先验的风
露也露的知性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