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班车管理的变革与提升
——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方式探讨

2020-07-12 11:45袁佩玲陈兆麟曹云祥
运输经理世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班车数字化信息化

文/袁佩玲、陈兆麟、曹云祥

1 前言

“企业班车”,也就是企业为方便员工出行而提供的通勤车。谈到企业班车管理,离不开安全、成本、时效这三个关键词,这三个关键词是老式管理模式下的产物。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对班车管理的需求呈现出分级多元化的局面。班车管理者希望能实时自动获取班车运营数据,以便做出成本管控、线路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措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班车乘坐者希望乘坐方式更多样便利,更注重班车的乘坐体验,这对班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AI 技术的革新和完善,特别是“人脸识别”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班车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的严峻形势下,通过人脸识别和红外测温技术手段实现班车的无感乘坐和体温自动测量,降低了感染风险,增强了管控力度,是“智慧班车”系统在新技术应用背景下提升管理水平的有力佐证。

本文依托企业自主开发的“智慧班车”管理系统实例,运用“人脸识别”新技术满足多方需求,总结出一套针对企业班车管理的新思路和方法。

2 企业班车管理现状

2.1 常规管理手段及弊端

企业班车管理的传统形式是企业与固定的一家传统车队达成租赁合作关系,车队负责提供车辆、司机等服务,企业只需要与车队定期结算租赁费用。但是,这种传统形式面临很大的窘境:

2.1.1 接送方式简单粗暴。1 辆车配1 个司机,完成上下班接送。

2.1.2 线路不合理。员工需求在变化,但线路长期不变。

2.1.3 上座率低,座位空置率高。

2.1.4 企业成本高。班车投入不少,但运转效率低,企业想改动但有心无力,没有数据支撑,没有需求搜集,没有优化计划,干着急。

2.1.5 员工埋怨声大。有班车,但还没车座,基本出行需求未处理。班车司机未按安全要求行车、行驶过程中不文明等不良现象不能及时投诉处理。

2.1.6 对班车供应商考核不足。常出现车辆迟到、线路走错、未发车等问题,因缺少数据支撑,难以对供应商做出全面考核。

2.2 新技术应用下的管理模式变革

相比传统形式的诸多弊端,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形式,可以带来哪些转变?其实,企业管理的目的是降本增效,其着眼于两方面: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1]。流程电子化,员工乘车流程、承运商派车流程、管理审批流程,全部实现电子化,节省人力成本;员工乘车更满意,班车发车提醒、临近上落点提醒,员工不再误车;后台数据支撑,上座率有数据统计,依据时间段内数据察看调整优化线路,最大化降低空座率,为企业降低用车成本;异常自动跟踪线路、车辆异常、司机等状况,系统自动监控,并提醒异常,企业可及时查看,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处理,为企业班车提供安全保障;降本增效,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平台生成多维度报表,协助企业管理决策。简而言之,企业班车的数字化管理相比传统形式,能提供更好的班车体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3 班车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举措

实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前提,数字化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的提升[2]。信息化就是将企业的日常业务流程固化,并自动做好记录,以降低基层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基层人员的工作效率。数字化是将企业管理经验模型化,自动分析系统记录的各项数据,并给出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管理人员拿到报告和方案后,依据现实情况修正解决方案,系统通过不断学习、调整解决方案,最终给出最适合的方案,从而降低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从当前班车总体管理现状上看,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用GPS 设备、手机定位、手机应用程序等不同手段,基本实现了班车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建设。但是,整个管理过程信息化建设的完善程度普遍不高,从而要想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管理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下面我们聚焦班车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

3.1 实现班车管理信息化

班车管理的信息化的实现,关键是打通人员、车辆两个环节的信息化传输通道。

3.1.1 人员信息化

班车管理中的人员因素较为复杂,有班车驾驶人员、班车乘坐人员、班车管理人员、班车经营人员。要实现人员的信息化,必须要从业务上进行梳理,分清各人员在班车管理中所处的环节和参与的工作,分环节分阶段实现全部信息化。

3.1.1.1 班车驾驶人员信息化

加大对驾驶员信息化建设力度,是安全驾驶监管的基础[3]。班车驾驶员的信息化,首先在系统中录入驾驶员的基本档案资料,同时进行审核,确保驾驶员资质过关;再者,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班车管理系统实时监控驾驶行为,包含连续驾驶时长、速度、急刹车、准时率等维度进行数据自动获取、记录、统计。这些方面的数据化可以通过标准的GPS 设备和系统进行获取。

3.1.1.2 班车乘坐人信息化

班车乘坐人是班车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是班车管理中重要的参与者和评判者,通过实现班车乘坐人信息化提高乘坐体验感。传统乘坐方式是企业固定线路,员工登记或者刷卡乘车。“智慧班车”管理系统引入“人脸识别”技术,该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员工通过“刷脸”认证,无感上车,便捷、高效同时信息自动上传平台记录。乘坐人还可以通过手机APP 端进行班线查询、班线申请、站点申请、到站查询等操作,在充分满足乘坐人需求的同时实现数据同步上传以及各环节的信息自动流转。在管理中增加乘车评价环节,乘坐人可以通过手机APP 对当次乘坐进行评价打分,此行既提高了乘坐体验,又便于管理者及时掌握数据,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

3.1.1.3 班车管理人员信息化

通过驾驶人员信息化和乘坐人员信息化的实现,班车管理人员就能全面实时掌握各环节数据,车辆运行情况、班线承载情况、员工意见和建议等整体情况一目了然,有了这些数据支撑就可以对整个班车管理进行宏观调控,通过信息化方式提升管理水平。

3.2 班车数字化管理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是管理方式的一种变革与提升。数字化管理的本质,就是将现代化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充分加以数字化,从而全面提高管理的效益和效率。信息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步成为一个企业管理成熟度标志。班车管理的信息化,从目标来看,关注的是企业本身;主要的手段就是把班车管理和运营中的数据、流程进行标准化、自动化;从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通过这一系列的信息化手段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班车管理中乘坐人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与评判者,因此以班车乘坐人为中心提升班车服务的品质,是班车实行数字化管理的主要目标。其主要的手段是基于班车管理中各个环节信息化通道采集的海量数据,提供多渠道一致、个性化的服务, 并对乘坐人的需求进行及时反馈,对反馈加以分析,从而推进企业内部流程的变革形成以客户感受为中心的闭环。

数字化是后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企业没有很高的信息化程度,数字化根本无从谈起。因此,信息化产生的高质量的运营数据是数字化变革的基础和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数字化管理变革的整个变革的过程需要站在客户视角去审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力,从而驱动企业内部流程的变化,是从外向内看的过程。

回到“智慧班车”管理系统本身,系统通过技术手段赋能,整个班车运行环节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整个班车管理系统包含了大量真实的运营数据,企业具备了进行数字化管理的基础。通过运行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加真实地掌握运营数据,结合自身特点和需要,建立人员管理、承运商管理、成本管理等独立又蕴含丰富数据交互的模块化管理模型,从而更加精确地做到成本分析、时效管理、安全管理、供应商考核、员工乘车管理,实现企业降本增效。

4 结语

信息化管理是助力,数字化管理是终极目标。本文依据企业自身“智慧班车”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分析,提出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的思路和措施,符合企业自身管理需求和发展趋势。“降本增效”是企业管理的目标,实现的途径有很多种,本文就实际案例探讨班车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管理的想法和思路是一种探索,但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紧密联系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开发思路,集思广益,全力提升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班车数字化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月“睹”教育信息化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自动班车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提高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