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思考

2020-07-12 08:00陈雪梅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消费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编内编外人员福利待遇

陈雪梅 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当前事业单位编外用工十分普遍,其随机性、辅助性为事业单位解决了短期内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用工的主要生力军,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对编外人员的统一管理更加艰难,因此有必要对编外用工管理进行探讨分析,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编外用工。

一、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现状

用工数量逐年递增,为了解决编内人员与工作量的矛盾,编外用工呈上涨趋势,甚至有的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数量远超编内人员;用工范围广,岗位多样化,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已不仅仅局限于辅助性的岗位,技术、管理等岗位也开始应用编外人员发挥更大的作用;用工形式多样化,合同工、劳务派遣、借调等是编外人员的主要用工方式,并且编外人员的用工时间也明显增长,临时工有向固定工发展的趋势。

二、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编外人员聘任制度,相对于编制内人员的录用考核,对于编外人员的聘用就显得比较随意,一般情况下是由用人单位或者科室直接决定,进行选择录用,没有形成规范性的录用管理机制,更没有统一的聘用标准。

二是很多单位对于编外用工缺乏管理上的重视,认为编外人员就是临时工,或者是补充人员,并没有把编外人员当成单位的潜在人力资源进行维护开发,认为编外人员就是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在薪酬、培训、晋升等方面都与编内人员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大原因在于单位整体的思想观念对于编外人员的轻视。

三是薪酬待遇差别大,编外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编外人员常被称为临时工,临时工这个词就显示出了编外用工的随机性以及可替代性,由于体制约束、财政支持的不足,使得编外与编内的人员薪酬福利待遇差别很大,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甚至编外人员干更多的活儿却拿较少的工资,其他福利、保障更是没有,对编外人员缺乏吸引力和粘性。

四是绩效考核不科学,工作效率低,事业单位是公益性质的,不以营利为目标,因此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多是基于人事的管理,而缺乏有力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编内人员管理尚且如此,更何况编外人员,付出多不一定获得的就多,使得工作效率不高,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五是单位缺少对编外人员的人文关怀,编外人员也觉得自己不是单位的一部分,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就会缺乏职业信念,降低忠诚度,如果遇到其他更好地就业机会就会选择辞职跳槽,给单位带来了很大的人员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无形中增加了从新聘用的各种行政成本。

三、加强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策略

(一)加强事业单位编外用工制度管理。制度是单位正常运行的保障,对于编外人员的管理首先要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单位对编外人员的重视程度与管理水平,加强依法用工的管理意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来制定合理的编外人员管理制度,并严格按制度规范落实操作,保证编外用工的合法性、规范性,确实保障编外人员的权益,降低单位的用工风险,减少劳动纠纷。

(二)规范执行招录程序,提高编外用工人员质量。编外用工的人员招录基本上都是单位自己决定、执行的,对于招录的员工条件、流程也都没有固定的规范,还有一些单位的招聘是委托代理公司处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录用的灰色地带,对单位编外用工安全存在隐患,因此要提高编外用工质量,在招录环节要把好关口,严格制定招录标准,严禁走关系塞人的现象。

(三)改善薪酬、福利待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薪酬制度: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对编外人员工作的最大认可,也是对编外人员生活的基础保障,因此事业单位对于编外人员也要根据法律法规,当地的岗位薪酬标准来制定合理的薪资待遇,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兼顾公平的原则,按岗定薪,同工同酬,尽量缩小编外与编内薪资差距,薪资标准制定与岗位职责、任务,编外人员的学历、技术、能力等因素挂钩,鼓励编外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激发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够稳固编外人员工作队伍,减少人员流动。

福利待遇:福利待遇是隐形的薪酬,一般来说编外人员很少能享有单位编内的福利待遇,虽然存在差距,但是事业单位应当努力逐步提高编外人员的待遇,增加补助、保险、节假日等福利,让编外人员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帮助改善编外人员的生活条件。

培训机会:培训也是用人单位提供给员工的一项福利待遇,通过单位组织的教育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员工来说也是个人成长的收获,能促进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进步,编外人员应当同等享有接受培训的机会,进行学历、技能的提升,而不应因为身份的不同被拒之门外,编外人员的个人提升对单位的整体人力资源水平提升也有促进作用。

转正晋升:编内人员通常会认为是拿到了铁饭碗,这样的想法难免使得员工存在懒惰心理,对优秀的编外人员选拔也明显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因此给予编外人员一定的转正晋升机会,无论编外还是编内,都有资格参与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形成有效的淘汰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岗位流动和竞争性。

人文关怀:单位是编外人员除了家庭之外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人是群居性的动物,在单位内就相当于一个小集体,编外人员由于身份待遇的原因,总是无法获得单位以及同事的认同,总是有一层隔阂,作为用人单位,要消除这种氛围,对编外人员加强关怀,倾注感情,让编外人员也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切实帮助编外人员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真心实意构建和谐单位,给予编外人员尊重、理解、爱护,做到一视同仁,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编内编外人员福利待遇
编内编外大爆料
编内编外大爆料
浅谈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制度创新与管理瓶颈
关于高校体育场馆编外人员管理制度的建议
探讨市级公立医院编外人员管理问题及对策
编内编外大爆料
编内编外大爆料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及研究对策
党组织的温暖更多了
珠三角外来务工人员教育程度对法律意识(自我维权)、家庭收入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