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针织纬弹布面横条分析

2020-07-13 06:24王发阳姜聪聪
纺织报告 2020年3期
关键词:氨纶毛坯布面

仲 霞,王发阳,姜聪聪

(1.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47;2.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2)

近年来,氨纶针织纬弹面料用途越来越广,从袜子、女士内衣到休闲服饰、外套、车饰、鞋材、医用绷带等。氨纶针织纬弹布的组织越来越复杂,有基本组织、变化组织、花色组织等。其在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横条,主要出现在坯布织造过程中,影响坯布的品质等级,严重的甚至会使整批布报废,并且由于横条没有一个量化的衡量标准,出现问题时各生产环节往往较难区分责任,甚至会引起经济纠纷[1]。布面横条一般有暗条、亮条、有规律横条、无规律横条等。本研究着重对氨纶针织纬弹布面横条原因进行分析。

1 概述

氨纶是一种生产工艺复杂的化纤,被誉为“纺织品的味精”,可以赋予织物优异的弹性、质感和抗皱性能等,显著改善化纤织物的服用性能,可显著提高穿着的舒适性及产品附加值。

氨纶丝在下游产品使用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1)以氨纶裸丝直接喂入机器织造,形成经编布和纬编布;(2)以氨纶丝和硬纱包在一起后(包芯纱、包覆纱、空包纱、合捻线)再喂入机器织造。

氨纶针织纬弹布面横条最直接原因就是氨纶丝成圈大小不一引起的,但是造成氨纶成圈大小不一的原因很多,另外,硬纱也会引起布面横条,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案例及分析

2.1 案例一:70D氨纶+32S棉交织,生产罗纹布,坯布出现布面横条

(1)在横条处附近取样,依次拆出布中的氨纶丝,放在黑色绒板上,取了3处横条。从上往下数,目测第3根、8根、11根氨纶丝偏细。这3根丝在布中是一路氨纶丝。看到这种现象,初步判断是70D氨纶丝里混有1卷40D氨纶丝,布样如图1所示。

图1 拆出布中氨纶丝

(2)为进一步查找横条处氨纶丝偏细的原因,显微镜下对氨纶丝横截面、表面拍照对比,如图2—4所示。

图2 正常处氨纶丝截面

图3 横条处氨纶丝截面

图4 正常处和横条处氨纶丝表面

小结:横条处和正常处的氨纶丝均是4孔纺,横条处氨纶丝偏细,应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引起布面横条。

2.2 案例二:30D氨纶+30S精梳棉,毛坯布面出现等间距横条

(1)取小样一块,样布中有3条等间距的横条,布样如图5所示。

图5 30D氨纶+30S精梳棉毛坯布实物

(2)分别拆出正常处和横条处的氨纶丝、平衡24 h检测,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正常处和横条处氨纶丝物理指标检测数据

(3)送纱长度检测:在布面上连续数50针,拆出棉纱和氨纶丝,平衡24 h后分别量取其长度,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正常处和横条处氨纶丝和棉纱的长度

小结:横条处和正常处氨纶丝指标稳定;横条处氨纶丝送纱长度较正常处长。氨纶丝送纱长度差异引起布面横条。

2.3 案例三:30D氨纶+50D涤纶交织生产圆机布,毛坯布面正常,成品布面出现规律性横条

涤氨布一般是高温定型,由于氨纶丝耐热性能不一样,在高温定形下,有的氨纶丝软化,拆布时大多与面纱缠在一起[2],有的氨纶丝和面纱已无法拆分,无法检测氨纶丝指标和测量送纱长度,只能采用溶解法分析。如果后整理温度较低,可以拆分氨纶丝和涤纶丝。

(1)取原布样一小块,布面横条为等间距横条,见图6。

图6 30D氨纶+50D涤纶毛坯布实物

(2)取小样一块,溶掉布中的涤纶丝,只剩氨纶丝骨架,显微镜下观察,横条处与正常处氨纶丝光泽、孔数、粗细均有差异,见图7。

图7 氨纶丝成圈放大

小结:氨纶丝混批使用或者混规格、混品牌使用引起布面横条。

2.4 案例四:30D氨纶+40S人棉生产圆机布,成品布面出现无规律横条,有的是亮条、有的是暗条

(1)人棉汗布染定后,布面中氨纶丝无法完整拆出,取小布样一块,溶掉布中的人棉纱,只剩氨纶丝骨架。显微镜下观察,布面暗条处氨纶丝成圈偏小,且氨纶丝表面带有凹槽,和正常处氨纶丝有明显区别,见图8。

图8 氨纶丝成圈放大

(2)为了验证布中氨纶丝的不同,分别对两块氨纶丝骨架进行着色实验,一块着粉色、另一块着浅蓝色,结果如图9所示。

图9 氨纶丝骨架着色

小结:这个案例明显是氨纶丝混用(聚合体不同或者不同品牌氨纶丝)引起布面横条。如果不进行着色试验,一般的检测结论是氨纶丝回复力差异导致成圈大小不一、引起布面横条。

2.5 案例五:30D氨纶+40S人棉,毛坯布面正常、成品布面出现等间距的规律横条

(1)取小布样一块,溶掉布中的人棉纱,只剩氨纶丝骨架,显微镜下观察,氨纶丝光泽、表面形态基本一致,其中有3路氨纶丝成圈偏大,见图10—11。

图10 氨纶丝骨架

图11 氨纶丝成圈放大

(2)取小布样一块,溶掉布中的氨纶丝,只剩人棉纱骨架,横条消失,见图12。

图12 人棉纱骨架

小结:布面横条的直接原因就是氨纶丝成圈大小不一。氨纶丝出现成圈大小不一的主要原因是:(1)氨纶丝本身回复力有差异;(2)氨纶丝织造张力有差异。

3 结语

在以上5个案例中,两例是氨纶丝+纯棉交织,一例是氨纶丝+涤纶交织,还有两例是氨纶丝+人棉交织。引起布面横条原因很多,氨纶丝粗细引起横条、氨纶丝送纱长度差异(织造张力有差异)引起横条、氨纶丝混批(混品牌)引起横条等。

需要强调的是,若成品布出现等间距的规律横条,必须到织造厂家了解情况。如果出现这种规律横条的布均是一台机器生产,织造张力差异引起横条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换掉这批氨纶丝,横条消失,或者打乱氨纶丝在机器上的排序,横条也随着发生变化,那么这批氨纶丝有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总之,分析氨纶针织纬弹布面横条问题,必须由易到难、逐步深入,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判断。

猜你喜欢
氨纶毛坯布面
王秋莲
“无氨不成布”或将到来,氨纶企业准备好了吗?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色织氨纶弹力布》新旧标准差异
塬(布面油画)
四月风(布面油画)
飞机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的初始残余应力- 初始几何误差耦合影响与控制
基于直角坐标系的木板最优切割方案研究
最近很火的“菠萝袜”是什么东西?
张方白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