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危机是这一代人的“911”

2020-07-13 09:35安妮-玛丽·斯朗特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恐怖主义威胁军事

文安妮-玛丽·斯朗特

过去30年里,世界一直在试图重新定义“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开始与“人类安全”相提并论,有关人士提出各国应重新集中财力和资源用于应对人道威胁,就像应对国家主权威胁那般 。

不过,上述努力普遍遭遇失败,现在是尝试新路径的时候了。我们不需要扩大对国家安全的定义,而应当将国家安全同全球安全区隔开来,并将军事安全与其他处于优先级的安全领域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我们一开始就得关注这样四个基本问题:保护什么或者保护谁?威胁有哪些?谁来保护?如何提供保护?

保护国家、抵御军事入侵,属于经典的国家安全范式。现在,国家还面临着其他威胁,包括黑客袭击和恐怖主义,只不过整体而言,这些攻击必须由一国发起,针对另一国,威胁其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因此,这些威胁其实属于军事安全范畴。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会引起海平面升高,从而威胁许多岛国的生存,也会导致荒漠化和水资源匮乏,从而危及缺水国家。

不只如此,相比于1945年的世界几乎完全由民族国家所主导,如今的安全领域还必须着眼于超越国界的威胁。和军事入侵不同,恐怖主义、瘟疫、全球犯罪网络、假信息泛滥、不受监管的移民,以及粮食、水和能源短缺等现象,未必会威胁到某个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不过,它们的确会危及全世界人民的安全和福祉。

国家安全和全球安全的区别不仅仅是语义上的。这就要说到第三个问题的核心:谁来保护?国家安全是国家政府的职责所在,对于一小部分用传统思维来看待的本地人而言,几乎就只关注军事安全。

传统上,卫生、环境、能源、网络安全和刑事司法等都被视为内政。在外交政策和安全专家的眼里,国防、外交则是完全不同的領域。而全球安全事务的广泛性却在日益消弭“国内”和“国际”事务和政策的边界。

拼图的最后一张是如何提供全球安全。传统军事安全的终极目标是胜利,而许多全球威胁则不那么看重输赢,过程中的承受力和韧性更为重要。如同新美国基金会的莎朗·伯克所言,与其说目标是毙敌于海外,不如说是构建安全于国内。

我们当然还是想“赢”,如果赢意味着战胜病毒、根除恐怖主义或假消息网络的话。但全球威胁的本性意味着它们只能削弱,从长远角度看,更好的策略无疑是让民众懂得一些方法,能识别这些威胁并避免危险,从危机中求生存并逐渐适应新环境。

如今,美国因新冠病毒致死的人口数量已经远超越南战争导致的死亡人数。但美国的领导人仍专注于大国竞争,看上去没那么关心死亡人数的日益增加,而且一直在想办法通过指责别国来转移国内视线。回顾这场还没有结束的新冠危机,它所留下的主要教训就是,该如何看待未来的安全以及如何提供安全保护。

新美国基金会的亚历山德拉·斯塔克认为,新冠危机是这一代人的“911事件”,美国不应该再次做出高度军事化的应对,而应该以人为本,重新聚焦于人类的健康、繁荣和机遇。这样的话让人感到安全有保障。

猜你喜欢
恐怖主义威胁军事
人类的威胁
“恐怖主义”法律定义的合理程序
观点
搞笑图片
国家实施国际恐怖主义行为的界定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