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教师与《物种起源》的对话

2020-07-13 09:13李晓波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偏科家养内因

李晓波

题记:本文主要是将目前乡村学校里的一些现象和《物种起源·家养下的变异》里一些论点相结合,得到的一些启发和随想,或许有些勉强,有些偏颇,还请包含。原本想取一个题目:《进化论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但是自知知识有限。不管是进化论知识,还是教育体系,我所了解的不过是九牛一毛,不能全面全是其中的关联性。现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结合《物种起源》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

第一,生活条件和食料过剩——教育的变异。

此种巨大的变异性,是由于我们的家养生物所处的生活条件,不像自然状态下的亲本种所处的生活条件那样统一,而且与自然条件也有所不同。【引自《物种起源·家养下的变异》】与教育结合起来,这里所指的“生活条件”,不难理解,它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统一的生活条件”所指的是统一社会价值取向。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在其认识论中提出:最初的心灵像一块没有任何记号和任何观念的白板,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而在经验形成的过程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肯定是不可磨灭的。当然,这样的例子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是不胜枚举的。

耐特指出,这种变异性或许与食料过剩有着部分的关联;我想,他的这一观点,也有一些可能性……而且生物组织结构一旦开始变异,通常能持续变异很多代。【引自《物种起源·家养下的变异》】这里的食料过剩,我把它理解成为目前富足的物质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基础,引发了這些变异,物质基础是“变”的基本前提。目前社会对90后甚至是00后的一些批判和看法,我们是否可以假想:目前他们的状况,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在60后、70后甚至80后所采纳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下的历史必然。很有可能,未来的10后和20后将会彻底颠覆我们的三观,进化成为一个新的物种。

第二,内因与外因——学生是主体。

变异的内因(基因)是生物的本性,外因(环境)是生活条件。内因比外因更重要,它决定了变异的性质和方向。这个是《物种起源》关于变异的重要论点,在唯物论哲学体系中,内因与外因也是辩证的存在的。用教育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学生的进步与否除了外因的作用外,更加重要的是他们的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学生本身不想进步或者缺乏进步的动力,也就是缺乏进步的基因,在这样的前提下,老师们即使手把着手教,学生也不会有太多的进步。

第三,用进废退——偏科现象。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偏科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实际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听到学生这样的解释。因为我喜欢数学,所以喜欢做数学的练习。久而久之,这些喜欢数学的学生,在数学思维的养成上会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在这一学科上可以称之为学霸。而且正常情况下,将会越来越好,而这种行为应该属于“用进”现象。

反之,因为不喜欢英语,所以学生不但不喜欢做有关英语的练习,甚至不喜欢英语老师。《物种起源》的“用进废退”让我对偏科学生以及成绩两极分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让老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打造一个能激发读书欲望的环境和意念。尽量让学生不走上偏科或者两极分化的道路。

第四,“劣种”的淘汰——一视同仁。

一个植物的族群一旦较好的“立足”之后,种子培育者并非挑那些最好的植株,而只是检查一下苗床,清除那些“劣种”,他们称这些偏离适当标准的植株为劣种。对于动物,事实上,也同样采用这种选择方法;几乎无人会粗心大意到允许最劣的动物去繁殖的地步。【引自《物种起源·家养下的变异》】在目前世俗、功利化的教育中,这种“劣种”是普遍存在的,在家长、某些老师、社会眼中,他们都是“劣种”,是该被剔除的部分。然而我们应该注意,“种子培育者并非挑那些最好的植株,而只是检查一下苗床”。结合目前的教育实践,相信在相当部分的班级当中都存在着一些“劣种”。有些人甚至想将其剔除去掉,但是这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也不符合“自然选择”的原则。

第五,生存斗争——教育信心。

在自然条件下,有了变异作为“原料”,生存斗争就成了选择的“工具”,结果是适者生存。由此可见,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现在,在农村学校里,有一部分学生,到了学校后,上课就是睡觉,下课了逛逛小卖部,毫无青少年该有的样子。而目前丰富物质生活,已经让这些学生失去了为生活而奔波的动力,他们不用再为生活而去斗争,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富裕的生活让学生失去了进化的动力和方向。如果此种猜测是成立的,那么在未来,我们的社会岂不是岌岌可危?当然,这里只是对极少一部分学生的行为现象找到了牵强的理论解释。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思考我们想不到的问题,社会的将来也必将属于他们。

第六,适者生存——教育的未来。

我们将“适者生存”这一思想再进一步的放大,把教育比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国家课程标准(教育目的)则等同于教育的共同祖先(同祖)。各省市县区,由于地域文化差异,经济社会发展参差不齐,则出现了教育成果的差异化。公办教育如果再不进行改革,再沉溺于功利的洪流之中不能自拔,在经济社会与教育的发展中寻不到平衡点,不能适应当前社会所处的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需要,公办教育或将被淘汰。

总而言之,《物种起源》是一本创世的经典,它反映了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又是我们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源泉,它的诞生与应用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纵观全书,随处可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执着。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像达尔文一样,对待工作充满好奇,走进万千世界,通过我们的眼睛,将世界带给孩子。在教育事业的征程中,更要坚持不懈,随时怀揣探索真理的精神,走向远方。

猜你喜欢
偏科家养内因
偏科生逆袭指南
偏科生逆袭指南
看!这些家养植物,赏心悦目但要小心
偏科
会叫的泥鳅
偏科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浅析影响银行业发展前景的因素
分分钟搞定英语口语教学